化德县包虫病防控技术应用推广效益分析研究

2021-07-16 15:24院东内蒙古化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13350
兽医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包虫病全县经济效益

院东/内蒙古化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13350

内蒙古自治区是囊型包虫病的流行区之一,包虫病病程较长,晚期肝包虫病患者极度消瘦,或腹胀如鼓,或肝硬如石,出现黄疸、门脉高压及肝腹水等症状;脑包虫病患者癫痫反复发作,病情十分凶险;囊型包虫病病灶出现突然破裂,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被称为“虫癌”。

1 全县畜牧业概况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境内低山丘陵与山间洼地相间,全县总土地面积2527 平方公里。全县辖6 个乡镇,330 个自然村,全县共设立8 个基层畜牧兽医站,有动物防疫员180 人。全县存栏肉羊60 万只,牛3 万头,猪4.5 万头,犬2 万条。

2 经济效益

按照《内蒙古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年)》等文件要求,我县各级政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健康养殖,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采取终末宿主(犬)驱虫、健康教育、切断了病原循环链,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避免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危机。

根据《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说明、总则中“该办法对于农业如此众多、门类繁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不可能都完全适用,需要应用者在遵循本办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使之逐步完善和提高。”及“本办法对于农业门类众多、类型各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可能不完全吻合,需要应用者在遵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活合理地运用,以使计算办法逐渐完善和提高。”等陈述要求,客观遵循经济效益计算基本原则,科学参考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2.1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项目总收益(项目减少的可计算经济损失)/项目总规模

本项目总收益按照减少、避免的经济损失计算,所以单位规模新增成本为零。

2.2 总经济效益

总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总推广费用

式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和规模缩值系数分别规定为0.7 和0.9(见计算参数说明)。

2.3 年经济效益

年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推广年限

通过包虫病综合防控措施的推广和实施,保障了我县牛羊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减少和避免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的治疗费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 年)》文件指出“2012 年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自治区区包虫病标化患病率为0.087%”,化德县常住人口14 万,预期发病数为14 万人×0.087%=122 例,由于我县包虫病综合防控措施的推广和实施,2016 年-2020 年全县人间包虫病网报新发病例为0 例,减少包虫病发病病例为122 例-0 例=122 例。内蒙古自治区是囊型包虫病的流行区之一,包虫病病程较长,按照《包虫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3-1997》,包虫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阿苯达唑为首选药物,治疗费用,以采用小剂量长疗程或多疗程反复治疗的方法较好。据卫健委相关资料统计:包虫病患者有18%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每人手术治疗及后期维持治疗费用约为10万元,82%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平均终生医药费用约为2 万元。减少或节约医疗费用为:

(减少病例数×手术治疗比率×手术治疗病例费用)+(减少病例数×药物治疗比率×药物治疗病例终生医药费用)

(122 例×18%×10 万元/例)+(122 例×82%×2 万元/例)=419.68 万元

(2)丧失劳动力,导致劳动收入损失

减少包虫病发病病例为122 例,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16-2020 年度社平工资的平均数3.84 万元/年,据卫健委相关资料统计,规范用药或手术治疗后,包虫病病例患者劳动能力丧失约30%,包虫病患病平均年龄45 周岁,按劳动至60 周岁,平均丧失劳动力15 年,劳动收入损失为:

2016 年-2020 年全县肉羊屠宰数量统计表

减少病例数×年社平工资×丧失劳动力年数×丧失劳动力数比例

122 例×3.84 万元/年/例×15 年×30%=2108.16 万元

(3)减少的病害脏器处置经费

据2016-2020 年全县病害处置费用统计,平均每个脏器处置经费100元(实际费用包括:脏器补偿费、无害化处理费、消毒费、人员防护及保健、检疫监管费、车辆费用、宣传教育费、各项人工费等)。2016~2020 年全县畜间包虫病病害脏器减少的处置经费为:

2016-2020 年全县羊出栏数、感染抗体阳性率

羊年屠宰量×(2016 年度阳性率-本年度包虫病脏器阳性率)×病害脏器平均处置经费

2017 年:2.5 万只×(9.69%-3.29%)×100 元/只=16 万元

2018 年:2.5 万只×(9.69%-2.26%)×100 元/只=18.575 万元

2019 年:2.4 万只×(9.69%-0.57%)×100 元/只=21.888 万元

2020 年:2.1万只×(9.69%-0.26%)×100 元/只=19.803 万元

首先,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一项措施,成本控制的结果反映了管理者是否具备对企业管理的能力。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中各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与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有着紧密的联系[1]。实行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动员整个企业各部门、各生产环节的全部人力制定对施工环节、施工材料等具体的成本控制措施。是一项企业整体参与的活动,因此非常有利于提升企业整理的管理能力。

减少的病害脏器处置经费合计:16+18.575+21.888+19.803=76.266 万元

(4)减少病羊的出栏效益。经过连续5 年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实施,畜间包虫病阳性率的逐步下降,阳性畜数量逐年降低,出栏效益增加。

患病羊生长缓慢,出栏周期延长,每只羊较正常周期出肉减少约5 公斤。

减少的出栏效益为:

羊出栏量×(2016 年度阳性率-本年度阳性率)×5kg/只×羊肉市场价

2017年:78.4 万只×(5.7%-4.96%)×5kg/只×72=208.86 万元

2018 年:75.6 万只×(5.7%-2.55%)×5kg/只×76=904.93 万元

2019 年:80万只×(5.7%-0.35%)×5kg/只×78=1669.2万元

2020 年:81万只×(5.7%-0.07%)×5kg/只×80=1824.12万元

减少的出栏效益合计:208.86+904.93+1669.2+1824.12=4607.11 万元

综上所述,2016-2020 年全县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项目实施以来,共投入项目防控经费500 万元,累计减少经济损失(即项目总收益)共4 项合计:

419.68+2108.16+76.266+4607.11=7211.22 万元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项目总收益÷项目总规模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为:7211.22 万元÷343.2 万只=21.01 元/只(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中:2016-2020 年羊存栏总数为258.2 万只,牛存栏为15 万头、犬存栏10 万只(按规定1 头牛折合5 个羊单位、1 只犬折合1 个羊单位),所以项目总规模为:258.2+15×5+10=343.2 万只)。

创造总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总推广费用:21.01 元/只×0.7×343.2 万只×0.9-500 万元=4042.7 万元;年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推广年数4042.7 万元÷5 年=808.54 万元/年

3 社会效益

3.1 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包虫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一方面会引起畜牧养殖的经济损失,另一方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于一个依靠农牧生产收入的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打击都是非常严重的。而包虫病又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由此会导致一个地区的长期贫困,社会矛盾加剧,脱贫更加困难。因此,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当前的脱贫工程意义更为深远。

3.2 保护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5%,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家畜感染包虫病后生产繁殖能力降低,扩群繁育规模化时间延长,养殖户收益减少;另外,包虫疫情会降低消费者对我县畜牧业下游产品企业品牌的信赖和良好期望,影响品牌价值的提升。因此,包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对稳定养殖规模,提升草原绿色品牌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县畜牧业经济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

3.3 促进餐旅业的蓬勃发展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保障了我县羊肉产品的安全。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草原旅游、边境旅游、农家乐等不断涌现,草原羊肉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草原羊肉做成的美食成为来草原游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4 生态效益

棘球绦虫卵对低温(-30~56℃)、干燥及一般常用消毒剂、化学试剂都有较强的抵抗力,虫卵可随狗或人的活动及尘土、风、水散播在人及家畜活动的场所。犬和家畜的身体各部也可沾有虫卵,在与家犬亲昵、嬉戏,剪羊毛、挤奶或毛皮的加工活动,可使虫卵经过手、食物、水源进入人体的机会增多。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控工作的开展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切断了病原传播途径,减少传染源数量,降低了寄生虫传播风险。

5 体会

畜间包虫病防控综合技术应用推广后,畜间疫情下降的幅度越大其取得的社会效益就越大,直接的经济效益越高,反之则小。但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病,还存在包虫病检测设备匮乏、源头控制能力水平有待提高、村级防疫员工作补助低、检疫监管难等问题,需要建立包虫病监测、驱虫、免疫、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包虫病全县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包虫病科普课堂:认识它 预防它 根除它
健康中国,哪儿都不能落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