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圆地方,以人为本

2021-07-17 10:35陈紫杰
美与时代·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情感

摘  要:以秦王朝半两钱的外圆内方造型为切入点,分析其造型特点与文化内涵,进而从产品文化、环境艺术、企业标识与绿色理念四个领域结合具体实例论述圆形方孔造型的在新现代设计中的再应用。当下,新现代设计越来越被关注,可以運用圆形方孔艺术造型,在圆与方中展现新现代设计所遵循的“以人为本”的情感设计原则,赋予圆形方孔人性化的意义,有利于增强人们与产品、环境、企业和理念的交流中发挥情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满足人们的情感价值需求。

关键词:圆形方孔造型;新现代设计;以人为本;情感

中国设计行业一直受传统艺术造型的影响,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艺术造型不断深入挖掘、再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充分体现设计文化多元化的内涵,还能满足人们情感体验需求,使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在设计实践中被赋予新的价值与意义。圆形方孔造型在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占有一席之地,探析其在新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能够为未来新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可能。

一、从半两钱看圆形方孔的造型特点与文化内涵

(一)造型特点

秦王朝的半两钱形制采用圆形方孔状,这种形制对后来各朝代金属货币造型影响极大。西汉时期,汉武帝虽然发行了轻便易用的五铢钱,但是从造型上来看,仍然沿用圆形方孔的形式;唐朝初期,开始发行印有“开元通宝”的通宝钱,“开元通宝”四个字对称环绕在中间的方孔周围。之后的通宝钱大多以皇帝的年号命名,虽然大小、厚薄和纹样有所变化,但是圆形方孔的造型式样仍流行了两千多年。

圆形作为一种造型,早在新石器时期就被利用,人们通过磨光和钻孔技术将石块和玉块削刮刻琢成圆形的石片、玉片、玉坠作为物品交换的媒介,这不仅便于使用,而且产生了新的审美意义。在长期的实践中,圆的造型在人的审美意识中具有对称、和谐、统一和灵动的魅力,给人以自由、灵活的流线感,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易于标准化、批量化。因此,战国时期的秦国和魏国就开始使用中央带有一个圆形孔状的圆形造型铜币,称之为圜钱、圜金或环钱[1]。

作为另一种造型,方形是最简洁而实用的几何形式,往往给人以均衡、稳健、庄严和大气的美感。秦朝半两钱的圆形与方形的造型结合,人们进一步发现了其审美价值。圆形与方形看似非常简单明确,但是在结构、布局和虚实上却并不简单,即简洁而不简单。这种不简单,体现在圆形与方形之间存在着严格的制约关系。从阴阳哲学的角度看,这种方形与圆形结合的形式,圆、方又始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但在整体和谐中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半两钱的圆形方孔造型在对立统一中派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通过外部的圆形和内部的方形的巧妙结合,静中寓动,柔中带刚,呈现出半两钱丰富的艺术形式美,实现造型上对立统一的完美效果。

(二)文化含义

任何一个朝代、一个国家所产生的设计与其时代背景、审美观念以及民族精神都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也是建立在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因此,外圆内方的半两钱的设计,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从整体造型来看,圆形方孔钱把中国远古时期对于宇宙直观的认识——“天圆地方”的思想演绎出来。这一思想在古代诸多著作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我国最古老的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2]传统的“天圆地方”有两个层面含义:一层是“天圆”,另一层是“地方”。这种无形的天与有形的地相对,即虚与实的对应。天又代表着乾属阳,所以,圆形是阳性的[3]。反之,方形是阴性的,亦是阴与阳的对应。另外,天代表持续变化的时间,地代表始终不变的空间,孔子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理解,因此,“天圆地方”也是变与不变的对应与转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化自始至终在圆与方的理念之间“徘徊”,因此便有了“无规矩,不成方圆”的说法。另外,半两钱将中国传统古朴的哲学思想和“外圆内方”的生存之道包含其中。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道家所主张的通权达变的思想与学问;方,则指代的是中国儒家所倡导的内心刚正不阿的修养与境界,正如古人所说:“智欲其圆道,行欲其方正”。这种“外圆内方”造型就象征着行方思圆的做人准则和外柔内刚的处世之道,体现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将造型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让人们感受到其博大精深的魅力。

二、新现代设计概述

早期的现代设计是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将人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融入其中,通过颜色、形状、材质及其他辅助元素将信息直接传达给受众,形成强烈的冲击力,给人们带来多感官的审美体验。

新现代设计是现代设计早期的延伸与发展,着重突出其蕴含的“新”。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可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所追求的早已超过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甚至超越审美需求,而不断向自我情感、文化精神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等新的方向转变。因此,传统的现代设计停留在实用、经济、美观的层面是存在一定价值缺失的。新现代设计更多的是关注人,认为人是一切设计活动的原点和终点,即“以人为本”,不断向“义”“利”平衡,“美”“善”兼得,“衰”“荣”与共的全方位发展,才能契合人们的伦理道德和精神的需求,更加系统地感知设计,引发由表象到内在最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交互体验和情感共鸣。

三、圆形方孔艺术造型的新现代设计应用与分析

(一)圆形方孔艺术造型在产品文化新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产品文化设计的领域,无论是造型还是包装,消费者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基本功能,更多的是向互动性、灵活性、有文化特色并富于人情味的方向转变。这就使得设计师常常在设计中不自觉地借用各种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促进产品与消费者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比如借鉴秦王朝的半两钱圆形方孔造型,在现代配饰挂件上进行应用与创新,能够非常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设计师用隐喻“吉祥”的红绳串起“财富”的象征——外圆内方的半两钱,做成项链、手圈和室内挂件等;或是利用圆形方孔的造型,进行演化、扩展与创新,突破圆形套方形的造型式样,呈现方形套圆形或者自由组合的新造型,实现现代配饰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精神面貌。因此,这样的配饰挂件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审美与装饰意义,逐渐形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与情感交流的载体,并增强消费者的联想与想象,使消费者的使用的过程变成一种与民族文化精神的交互行为。

(二)圆形方孔艺术造型在环境艺术新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圆是美满和平的象征,方是刚正大气的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任何活动素来推崇“天人合一”“天圆地方”。象征式的艺术手法是设计师通过人们自身情感感染受众的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法。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圆形方孔艺术造型常常被应用于环境设计和建筑规划,在形式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表达造型孕育的精神文化特质。

比如在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中,运用了很多半封闭式的圆形或者方形来进行“框景”“隔景”“漏景”,以增强景物的层次感,从而充实和点缀景观,在方寸之间营造无限的空间。通过圆形或方形框住山、植物等元素,由外向内看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作,传达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在竹子、假山和兰草之间形成虚隔,增加空间的神秘感。同时,漏窗的设置,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让观赏者主动参与其中,窥见其中无穷的趣味。这种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使空间得到很好的运用,让观赏者在受到其意境感染的同时,主动与环境进行对话。

又如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上海喜马拉雅艺术中心,整体建筑造型规划上,北楼的外部造型就是按照商朝灿烂的青铜文化中的琮的方正的外形打造,中庭类似于玉琮的内圆。琮,早在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良渚文化等史前遗址中就有出现,其形制大体是外方内圆而中通,如筒形,是我国古代早期最重要的礼仪用玉之一[4],隐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整体建筑参天而上,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步步高升的意境。目前,上海喜马拉雅艺术中心已然成为艺术文化基地,是上海市重要的文明名片。人们在其中进行各种商业活动,主动追求美好的事物,拉近了人与建筑的距离,就是一种与建筑文化的对话。

(三)圆形方孔造型在企业标识新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具有设计和塑造企业文化的作用[5]。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在企业标识设计的领域,设计师逐渐意识到方与圆的文化中隐藏着中国传统哲学、寓方于圆的观念,并从中汲取养分,从而赋予企业文化理念更深刻的内涵。因此,当今存在许多金融企业标识设计以圆形方孔的造型进行创意设计,采用解构、重组的手法进行创新。

比如中国银行的行标提取了圆形方孔的造型元素,并对其进行了重新组合、创新,将中间的方孔改良成类似于中国的“中”字,体现出中国的汉字文化。中国农业银行的行标亦以圆形方孔的造型为基础,中间的方孔进行解构、重新组合,形成类似于“麦穗”的造型,凸显传统的农业文明;又如2013年9月10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银质纪念币,以圆形方孔钱造型为基础,正面为象征钱币、地球的点线装饰图案,与201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会标组合设计;背面图案为中国明代钱币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钱币图案对应设计[6]。这一系列金融企业的设计标识,显示出独有的东方艺术魅力和人文精神,不仅成为中国文明的象征,更是企业文化的符号表达。人们通过这种新现代设计标识,满足了与企业文化进行交流的需要,从而有助于更好地解读标识设计的精神内涵。

(四)圆形方孔造型在绿色理念新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艺术家、设计师对于人生、宇宙因有着最虔诚的“爱”与“敬”,他们从情感的体验发现真理与价值,这与近代由于应付自然,利用自然,而研究分析自然的科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一是以庄严敬爱为基础,一是以权力意志为基础[7]。当今社会,人们不仅仅满足于享受生活条件进步与物质文明,还逐渐增强了对于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因此,将生态环境的因素、可持续发展观念贯彻到设计始终,是新时代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环保责任,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设计理念来看,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就是在设计中遵循“3R”原则,即减少原则、再使用原则和再循环原则。而圆形方孔艺术造型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被提炼成一种新的设计语言,成为一种减量化的结构设计,富有新的含义。

比如,日本设计师坂茂的设计就是对圆形方孔艺术造型的良好表达,既不浪费资源,又合理地达到了目的。他将目光放在了卫生纸上,外部整体是圆形,中间的芯是方形,卫生纸自然也是以方形的方式被卷上去。这样使用者在抽取卷在方形纸管的卫生纸时,一定会因为产生阻力而发出“喀哒——喀哒——喀哒”的声音。若是平常的圆筒状卫生纸,只要轻轻一拉,就可以很滑顺地抽下纸张来。这个设计的用心之处正在于它造成的不便:因为方形的卫生纸卷筒会产生阻力,这种阻力发出的信息和实现的功能便是节约资源[8]。这样的设计,让人们不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而是在这一活动中引导人们主动去反思人所生存的环境问题,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思考,给予人们启发式的交互式体验和良好的情感体验氛围,让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主动与这一设计理念进行交流,富有新意,这便是一种绿色设计理念。

四、结语

圆形方孔造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它的功能价值和审美感受带来的满足感,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辨。将其运用到新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有利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主观的思维与事物进行情感交互,并引发人们对于产品文化、环境艺术、企业标识和环保理念等领域的思考,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创作源泉。因此,在未来的新现代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深刻思考多元的、互动的和情感化的精神与心理层次设计,并以此为创新点,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地完善人与设计的深层次情感交流。

参考文献:

[1]徐长春.中国古铜币形式意蕴与平面设计表达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

[2]徐长春.中国古铜币形式意蕴在平面设计中的表达[J].作家,2012(2):253-254.

[3]刘栋,程越.中国传统动态审美的形成因子[J].家具与室内装飾,2018(1):74-75.

[4]邓昶,朱和平.宋代仿古青铜器造型的设计学考察[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5):72-78,208.

[5]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63-64.

[6]2013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银质纪念币[J].金融博览(财富),2013(10):2.

[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40.

[8]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46-47.

作者简介:陈紫杰,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应用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情感
情感
台上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