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几何精度控制方案

2021-07-20 06:03路文敬张晋刚张庆武陈吉祥杨建明
金属加工(冷加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轴装夹夹具

路文敬,张晋刚,张庆武,陈吉祥,杨建明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73

1 序言

在机械加工中,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统一体称为工艺系统。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艺系统各种原始误差的存在,使工件和刀具之间正确的几何关系遭到破坏,进而造成几何尺寸超差。一般将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原始误差分为两种,即与工艺系统初始状态有关的“静”原始误差和与加工过程有关的“动”原始误差。下面从工件、刀具、夹具和机床等4个方面,提出应对加工中几何尺寸超差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工件方面

1)应遵循机械加工总体原则,即先基准、后其他,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先粗后精、粗精分开。

2)在工序的精加工工步前,松开压板,适当释放装夹应力,对工件再次找正后进行轻压紧。为保证加工安全和加工质量,建议对轻压紧通过试验验证的方式获得最佳扭矩值,进行定扭矩压紧。

3)夹紧力的作用点要为实点,作用点因不是实点而产生变形的,有3种解决方式:①将原来的一次装夹分解为两次实点装夹,但是要注意切换装夹时的顺序,必要时需对工件重新找正。②对工件设置装夹工艺凸台,待全部工序完成后,根据是否影响工件装配决定是否去除工艺凸台。③在装夹结构薄弱处设置辅助支撑(见图1),当前市场上的部分液压辅助支撑已可实现“零变形”支撑。

图1 辅助支撑

4)保证工件和夹具定位面具有较好的平面度。平面度自检如图2所示。若定位平面较大,夹具定位面可更换为垫块形式,规避工件与夹具大平面贴合产生的装夹翘曲变形;若工件的平面度得不到保证,可使用铜皮、纸屑及翘曲纤维等将定位面塞平后再压紧加工。

图2 平面度自检

5)加工过程中,采用切削液,及时散热,减少工件热变形。

6)时效处理安排在半精加工前,彻底释放工件内部应力。

7)车削时,针对薄壁件,采用软爪或开口套环进行装夹,或者采用端面压紧取代圆周压紧。

8)车削时,根据变形情况进行反变形加工,即反方向预先加工出对应的变形量,加工完成后反变形量与变形量相互抵消。

9)车削大型不规则工件时,要根据工件质心位置进行配重,减小离心力作用。

3 刀具方面

1)钻孔、镗孔及铰孔前,加工部位存在半壁结构的,要先将半壁部位去除;加工部位为毛坯面的,要先将毛坯面锪平,从而保证刀具切削时受力均匀。

2)加工前按照相关标准对刀具进行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的检查。

3)刀具刀柄禁止磕碰划伤,定期使用专用工具清理机床主轴锥孔。

4)控制刀具长度,尽可能地保证刀具有足够的直径,确保刀具牢固。

5)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工件,加工前要对刀具进行动平衡校验。

6)调整切削参数和刀具角度等,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刀具受力、受热及磨损。

7)采用防振、抗振专用刀具。

4 夹具方面

1) 改善装夹方式,杜绝压紧螺杆的安装点与压板的后支撑点一个在夹具上、一个在机床上,防止夹具被压紧螺杆拉起而引发夹具严重变形。

2)夹具要有足够的刚性。

3)夹具采用心轴定位,且心轴上设有压紧螺纹时,要对螺纹进行磨削,保证螺纹与心轴定位端面的垂直度。

4)对精密车削类夹具进行动平衡校验,控制夹具旋转时的离心变形。

5 机床方面

按照机床验收精度标准对机床进行检查确认,例如检查机床主轴与工作台的垂直情况、主轴窜动情况等。

6 结束语

1)在工件尤其是新产品加工出现几何尺寸超差时,首先要确定是哪种变形引起的,然后根据相应的变形解决方案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2)探索利用计算机有限元辅助分析技术,预先做出工艺系统变形分析,这样有利于工艺方案的不断优化。

3)日常工作中要善于对解决方案进行总结,举一反三,从而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心轴装夹夹具
一种立体随行夹具库
方形夹具在线切割切槽的应用
二次曲线组合件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仿真加工
基于机器视觉提高移动机器人装夹精度的应用研究
变速器输入外轴内外圆磨削夹具的缺陷改造
基于CATIA V5夹具零件库的建立
柔性高效装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多品种变批量数控生产中快速装夹应用技术
心轴角度异常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价值
胎儿心轴异常与心脏结构异常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