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机及其排种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07-23 07:42陈贰浩石林榕孙步功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7期
关键词:种器链式播种机

陈贰浩, 石林榕, 孙步功

(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马铃薯俗称“洋芋”“土豆”,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533 hm2,其种植范围广,在全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都有种植,总产量约达8 000多万t[1]。随着马铃薯产业飞快发展,其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提高马铃薯机械种植技术对推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是我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2]。由于我国南北差异较大,马铃薯播种机械的差异也随地区的不同有所差异,东部、北部地区地势平坦,种植面积广,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西北、南部地区,由于平原稀少,多为丘陵山地,地块狭小,大型的马铃薯播种机不适用所以机械化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3]。由于所选用马铃薯播种机的类型不同,其播种所用的马铃薯也就各有差异,可以选择整薯、切块薯和微型薯播种。其中,整薯播种对种薯的损伤小、出芽率高,适合机械化操作,但要专门培育;块薯播种可节约种薯,降低种子成本,但由于增加了切块环节,操作繁琐,而且在切块时容易造成马铃薯交叉感染,降低出苗率和产量[4];微型薯是马铃薯经过脱毒后,经过育苗而得到的微型马铃薯,形状整齐、大小均匀且品质优良,可直接进行播种,出苗率可高达100%[5]。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及常用排种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机械化播种进行展望。

1 国内外马铃薯播种机现状

1.1 国外马铃薯播种机现状

欧美等发达地区对马铃薯机械化播种的研究较早,19世纪末期就已经开始研发以简单的机具劳动来代替复杂的人工种植。1880年,英国人Ransomes和Sims研究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人工辅助的半自动两行马铃薯播种机具,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马铃薯播种机。20世纪30年代后期,随着马铃薯移栽机的出现,标志着半机械化的实现,20世纪中叶开始,马铃薯播种机飞速发展,经过不断加工,不断完善,已经逐步实现自动化。目前,国际上的马铃薯播种机根据其技术水平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德国的Grimme公司、美国的Carry公司和英国的Standed公司为代表,主要生产大型和中型马铃薯播种机,而且其液压系统和检测重播漏播的电子监测系统也十分成熟,自动化程度高;第二类是以韩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小型马铃薯播种机械[6]。

德国Grimme公司的Grime GL34T型马铃薯播种机如图1所示,该机种箱的容量约3.5 t,采用牵引式和链传动,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等作业,喷药和施肥装置是自主选择装与不装,其主要特点是带有电子监控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驾驶员在驾驶室就可以自由控制马铃薯的播种量和开沟深度。

图1 德国Grimme GL34T型马铃薯播种机

美国Carry公司研制的Lockwood606大型马铃薯播种机作业速度快、播种效率高,其为气吸式排种,由拖拉机提供动力,适用于整薯和切块薯种植,可进行4行、6行、8行作业,而且该机器的液压系统采用雷达控制,工作效率高,手臂对种子的损伤较小,同样采用电子监控装置来控制播种量[6],如图2所示。

图2 美国Lockwood606大型马铃薯播种机

英国Standen公司推出了SP400马铃薯播种机,该机采用勺链式排种器,配备先进的电子检测和液压系统;挪威TKS公司underhaug马铃薯播种机,采用液压升降来控制种箱,种箱可容纳8 t种薯;印度MPP-04系列马铃薯播种机是小型播种机,适用于小丘陵等小面积的马铃薯播种,对种薯的形状要求不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马铃薯播种机从无到有,逐渐完善,播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很好地应用了现代科技技术,基本实现了马铃薯播种机械化。但国外播种机以大型机械为主,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1.2 国内马铃薯播种机现状

我国的机械化水平较低,马铃薯的机械化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我国的马铃薯机械化产业高速发展,针对块茎播种,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南北差异较大,国内很多学者针对我国各地区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突破。

东北农业大学吕金庆等[7]研制出了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如图3所示。该播种机采用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作业效率高,而且对不同土壤的适应能力强,株距均匀性好,可以简单地调节不同株距的播种,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过程。赵举文等[8]在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上采用了三角形支撑,当马铃薯从取种箱中升运到水平携种时,进行人工补种,提高了充种效率。青岛农业大学郭栋等[9]设计出一款针对山区丘陵地带的2CM-SF型马铃薯播种机,该机由8.82 kW的拖拉机提供动力,对排种链装置进行优化设计,排种链对称分布在种箱的两侧,降低了重种率和漏种率,提高了西南地区马铃薯的机械播种水平。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赵满全等[10]研制出的2BSL-2型马铃薯播种机如图4所示,该机器采用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种箱的倾斜角大于马铃薯的自然休止角,马铃薯可以自然形成流动,种箱底部的横截面与种勺的大小相等,一次仅能通过一个取种勺,大大提高了充种效率。

图3 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

图4 2BSL-2型马铃薯播种机

虽然我国南北种植差异较大,机械化起步较晚,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已经研发出了针对不同区域所使用的马铃薯播种机,相关类型的播种机还有很多。目前,国内马铃薯播种机与国外一体化的种植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排种器是马铃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是影响马铃薯播种机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马铃薯排种器主要采用勺带(链)式,研究多是对排种器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以降低排种器的重播率和漏播率。孙伟等[11]提出一个核心为AT-mega16单片机的补种装置,在排种器工作过程中及时补种,但由于存在专门补种的补种箱,容易发生堵塞;牛康等[12]提出双层种箱式排种装置,基于离散单元法,利用EDEM进行运动仿真,将种箱设计成为双层,增强了种薯的流动性,提高了充种效率。

2 马铃薯排种器研究现状

重播率和漏播率以及作业效率是马铃薯播种机作业效果的关键指标[13],排种器是马铃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目前,按照马铃薯排种器工作原理的不同,将其主要分为气力式排种器和机械式排种器两类[14]。

气力式排种器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气吸式[15]、气吹式[16]和气压式[17]排种器,其通用性好,不伤种子,对种子的几何尺寸要求不高,提高了马铃薯播种的精度,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

机械式排种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用于我国马铃薯产业,因其良好的互换性,被很多学者所研究。机械式排种器主要有勺带式[18]、勺链式[19]、勺盘式[20]、针刺式[21]和输送带式[22]。

2.1 勺链式排种器

勺链式排种器是常用的排种器,德国Grimme马铃薯播种机最初将勺链式排种器用于播种机上,取种勺固定在传送链上,利用链条传动实现马铃薯的排种,但由于自身原因,取种勺与链条的链接容易脱落,链轮上的齿容易被打坏,而且随着链轮的转动,种薯容易出现伤痕[23-25],影响种薯的发芽率和产量。

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如图5所示,排种器由上下皮带轮、排种槽、清种装置和种箱等组成,工作可分为四个过程,即取种、清种、携种和排种。链条带动取种勺自下而上运动,经过种箱时舀取1~2个种薯向上运动,进入清种区,清种装置对链条进行振动,将种勺内多余的种薯去除,以保证每个种勺内只有一个种薯,随着链条继续向上运动,翻越上皮带轮,种薯离开种勺,落在前一个种勺的背部向下运动,最后在播种区排种,完成一个播种过程。

图5 勺链式马铃薯排种器1.上皮带轮;2.清种装置;3.排种槽;4.种子;5.种勺;6.下皮带轮

2.2 气吸式排种器

针对勺链式马铃薯播种机高速作业时产生严重的重漏播问题,吕金庆设计了一种气吸式排种器[26]。影响播种效率的主要因素是转速和正负压,采用小块茎马铃薯播种,将传统的吸气孔改为手臂,将排种板改为配风阀,手臂安装在末端,可更换吸嘴,提高通用性,采用真空压力吸薯,动态喂料装置控制种子高度,提高性能,可调节播种角度,根据环境更换合适的位置,正压气流可以清除残留杂质,延长排种器的使用寿命。

气吸式排种器如图6所示,其工作过程可以分成四部分,即抽吸、搬运、播种和空转过程,手臂在真空状态下从种箱内抽吸种薯;被吸出的种薯与旋转阀同步旋转,搬运种薯;当支臂在播种区时,支臂与真空室的连接被堵塞,吸附力消失,种薯掉落空转;为了防止杂质堆积,阀门堵塞,在空转区产生正压,排出杂质,完成工作循环。

图6 气吸式排种器1.吸嘴;2.吸臂;3.种箱;4.静止阀;5.静止轴;6.吸管;7.旋转轴;8.旋转阀;9.吹管;10.调节螺丝;11.护壳

2.3 勺盘式排种器

勺盘式排种器的结构简单,通用性较好,苏联CH-4A马铃薯播种机上最早使用勺盘式排种器。勺盘式排种器如图7所示,其工作过程简单,将取种凹勺固定在排种器的勺盘上进行取种,刮种器作业,刮掉多余的种子,然后在自重和推种器的作用下掉入种沟,完成排种过程,取种凹勺的大小由种薯的大小确定,这种排种器的缺点是排种的均匀性不稳定,播种的质量低,精度也远低于勺链式排种器[27]。

图7 勺盘式排种器1.种箱;2.推种器;3.排种盘;4.种子;5.刮种器

2.4 针刺式排种器

20世纪末期,针刺式排种器在美国被研究与应用的较多,其工作原理是一个排种盘的外围固定了多个脱毒刺针,在排种盘的转动下,脱毒刺针从种箱中刺取种薯,随着排种盘的转动,种薯在脱种装置的作用下脱离刺针,排入种沟,完成一个排种过程,达到精密播种的目的。但由于针刺式排种器伤种的致命缺点,如果一个种薯有病毒,会造成其他种薯的大面积感染。工作过程中,泥土中混有的碎石、杂草等杂质能使刺针变形,造成损坏,因此国内外对针刺式排种器的研究很少,市场需求也少。

2.5 指夹式排种器

指夹式马铃薯排种器的工作原理是排种盘的下部浸于种箱内,指夹随着排种盘转动,经过种箱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张开指夹获得种薯,然后指夹带着种薯随着转动盘转动,到达投种区时弹簧打开指夹,完成播种过程。

这种排种器主要用于玉米、谷物等颗粒较小的作物播种机上,马铃薯的块茎分布不均匀,质量参差不齐,这种排种器会产生极大的漏播,国内很少有人研究。

3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步较晚,相比发达国家机械化水平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马铃薯播种机上漏播补偿装置的方案尚不成熟,传感器的使用和开发不成熟,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来提高马铃薯的播种质量,提高播种机的适应性和寿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播种机作业时,由于机具振动等原因,重播和漏播现象明显,与世界马铃薯播种机平均水平相比,生产效率低,同时所需配套的动力也大,作业损耗大。在之后马铃薯播种机的发展中,勺链式排种器将广泛用于马铃薯播种机,对其参数、工作状态的优化、降低重种和漏种率,提高链条的稳定性和播种效率是研究者未来的研究方向。

(3)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马铃薯排种器的市场将以机械式为主,而气力式排种器则被广泛用于玉米、小麦等种子粒径较小的作物。由于马铃薯块茎较大,如果气力式排种器用于马铃薯播种时,应提高气力式排种器吸嘴的吸入能力,控制吸入的个数,降低重播率和漏播率。

4 小结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拥有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起步较晚,目前虽然在一些技术上有所突破,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总体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不高,工作稳定性较差。未来我国农业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现机电液一体化联动,马铃薯播种机在未来必将朝着更加大型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种器链式播种机
20220503 双粒花生精量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学步期焦虑影响5岁幼儿创造力:一般认知和掌握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
体育锻炼赋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认知重评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
基于EDEM的双腔式棉花精量排种器排种性能仿真研究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家庭—医院链式管理在婴幼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上海全链式布局电影产业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