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羡慕

2021-07-25 16:33圣光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水葫芦名利富人

圣光

羡慕是生长在人的心中的一条虫子,会伴随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时不时就跑出来,用它细密尖利的牙齿咬着你心底最柔嫩的地方,让你热乎乎、痒嗖嗖、麻嗦嗦、苦涩涩、酸溜溜,欲止又起,欲罢不能。【开篇出彩——巧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和一系列叠词,细致入微地摹写了“羡慕”这一心理感受的微妙特点,读来颇具画面感。】

羡慕,其实是一种情结,在自己不熟悉但与之相关的领域不太自信,便产生羡慕。【归因为“不太自信”,可以说是一语中的】孩子羡慕大人:可以不用做作业,可以自由地花钱,可以想干啥事就干啥事;大人羡慕孩子: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必为考核、下岗发愁,也不必为名利、升迁,为繁杂的人际关系殚精竭虑,勾心斗角;穷人羡慕富人:可以大手大脚,挥金如土,饱食终日,不必为几分钱的菜钱讨价还价生磨硬缠;富人羡慕穷人:可以不必为富足而担惊受怕,唯恐让人家绑票敲诈;普通人羡慕名人:天天生活在公众视野里,风光自在;名人羡慕普通人:没有烦人的“狗仔”盯梢,可以自由地上大街、逛风景,不用连出门买棵葱都要戴墨镜;老百姓羡慕官员:前呼后拥,威风八面,可以颐指气使,想训谁就训谁;官员羡慕老百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六根清净无恼人的官场应酬,连喝酒都成了工作;甚至男人羡慕女人:可以撒娇,可以耍赖;女人羡慕男人:不用受例假之苦怀胎之累,可以很随便地当上爸爸……羡慕,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你自己不加节制,它会像昆明滇池里的水葫芦,蔓延开来,疯长开去,弥漫整个心田而不能自拔。【竭力铺陈,突出“羡慕”之“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昆明滇池里的水葫芦”这一妙喻,生动形象,富于张力。】

的确,生活中要羡慕的人、羡慕的事实在太多。【此句起过渡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意识日渐清晰,便发现上帝既不公平,划分了世间的穷富、善恶、美丑、成功与失败、幸福与悲哀,同时他老人家又那样公平,给你金钱,往往剥夺你的真诚和善良;给你美貌,往往不给你智慧和毅力;给你名利,往往拿走你的自由和轻松……【句中“往往”一词不可或缺】世界原来如此不完美,许多人、许多事都比自己强,随便看一个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对象都可以成为羡慕的理由,要命的是人们常常在这时候总看到己不如人处,忽视了自己的过人之处。那样一种滋味,丝丝缕缕触动心灵,令人有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尽管不好受,却不由自主地被缠绕着久久不能甩开。【本段深入一层,分点揭示问题产生的根源——客观上,“世界原来如此不完美”;主观上,“人们常常在这时候总看到己不如人处”。】

其实,羡慕本身并不让人讨厌,它是一种本能,一种欲望,一种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正式亮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人人都在羡慕别人,人人又都在别人的羡慕之中。【本句其实就是对第二段内容的精准概括】就像诗里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羡慕是一场梦,人人都有做的权利,只是,梦醒了该干啥还干啥,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而羡慕过后却往往要生出一些“副产品”来。【指出“羨慕”与“梦”二者的同中之“异”。】

羡慕,努力向上攀一步,是发愤;稍稍往下滑一点,是嫉妒。发愤激励上进,激励追求,为了平衡,为了满足,一个理想可能因羡慕而成为现实;嫉妒造就痛苦,造就邪恶,歪门邪道,走火入魔,一丝丝贪婪因羡慕而引发罪孽。【这是实话实说的影响分析。】

所以,将羡慕的挑衅自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便是人生的学问。能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的人,更是一个快乐的人。【由前文的“分析问题”拓展到“解决问题”上来。“挑衅”一词,用得颇具力度;而“能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风景的人,更是一个快乐的人”,则呼应了前面的“忽视了自己的过人之处”。】

深陷在羡慕的沼泽中可能迷失自己,明天的你也许会羡慕今天的你。【收篇处言简意深,引人深思。】

最要紧的是自己怎么办。

(摘自《联合日报》,有删改)

品鉴

羡慕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本文对此逐层作出了理性的分析:首先,羡慕“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大人小孩互相羡慕,穷人富人互相羡慕,普通人名人互相羡慕,老百姓官员互相羡慕,男人女人互相羡慕……其次,羡慕的存在很正常,因为上帝给予这个世界既不公平又公平,世界不完美,不完美就要产生追求完美的欲望,这就是羡慕。最后,要正确对待羡慕,“将羡慕的挑衅自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要“发愤”,“努力向上攀登一步”,而不是“稍稍往下滑一点”,产生嫉妒。总的来说,“最要紧的是自己怎么办”。

猜你喜欢
水葫芦名利富人
水葫芦
修心
桃子湖的水葫芦
水葫芦
渐富人群
想象与救助
水葫芦的秘密
富人与穷人
看破名利爱名利
看破名利爱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