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2021-07-27 09:36淳莲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5期
关键词:多元教学初中音乐有效策略

淳莲

摘 要:音乐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提升学生的身心修养及其综合能力。因此,初中教师应在核心素养角度下重视音乐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优化初中生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音乐;多元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学生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阶段,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在此阶段通过多样的艺术活动的培养、巩固和提升学生的音乐基本水平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目前初中生的音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音乐水平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初中音乐的教学进行改进,确保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一、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教学组织安排能力

音乐课属于艺术教育类课程。开展这一类教学,要求教师不仅需具备专业的音乐核心素养,还要掌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的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式。而部分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核心素养及教学组织方面能力有待提高,使学生不仅降低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初中音乐教学中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音乐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使学生学习多元音乐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初中音乐教学的多元化策略

(一)重探索,吸引学生兴趣

学生对事物都具有一颗探索的心,音乐教师要做的就是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探索,将学生吸引到音乐的大氛围中,带动学生对音乐的敏感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对音乐的学习中来。但是,有的教师只重视教学,最终会导致有的学生在学音乐时容易产生音乐简单、无聊、韵律老旧等印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一音乐《茉莉花》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了解《茉莉花》的历史。接着让他们听歌曲的旋律,听原版和新版的《茉莉花》,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两首歌曲有何不同之处。最后带领学生一起来学新版歌曲以及欣赏竖笛合奏的《茉莉花》。

(二)重情境,加强学生理解

在音乐中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他们的感知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是音乐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但是,有的教师在情境教学时,容易出现引导情感不够细心、情境选择不准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情感的把握不到位,唱歌也大失水准。因此,教师要重视情境的积极效果,增强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音乐“丝路驼铃”这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同时插入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歌曲风格。学生观看完后,都对西北甘肃、新疆地区的音乐有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唱歌、一些学生吹竖笛,引导学生将民族音乐与乐器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利用竖笛,学生能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风格与人文魅力,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与了解更进了一步。

(三)重实践,推动学生参与

音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张口唱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但是,有些教师所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不扎实,上课教学的时间太长,自然就减少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这不仅没有增强音乐课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音乐“江河大地”章节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始终以学生为主,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解决问题。课上随机放5首歌的伴奏,请学生听到每首歌的前奏后,说出歌曲名称,并带着感情来演唱这首歌曲。接着各个小组将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其他组进行补充并做出评价,最后每组请出代表根据“说一说”环节提出问题,其他小组进行抢答。这样,整节课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学音乐的兴趣,从而取得有效的音乐课教学成果。

总之,初中音乐的教学与教师和学生的互相配合关联性很大,不能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应该采取多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和乐感的培养,让学生能从其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为自己的生活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杨萍.初中音乐教学策略的多元化探究[J].好家长,2019(26):63-64.

猜你喜欢
多元教学初中音乐有效策略
让我们有效迁移,多元而教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论述初中英语多元教学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