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07-27 08:10孙海娟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孙海娟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调整与优化,高效课堂构建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基于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高效课堂构建尝试,但无论是高效课堂的构建,还是高效课堂构建价值的凸显都不简单。诸多难点性因素的影响不容小觑,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也具有很大难度。具体分析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事宜,并提出更为有效的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得益于系列创新教学法的应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越发新颖、成熟,小组合作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备受关注,很多教师也进行了相应尝试。但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高效课堂构建对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而诸多难点性因素的制约性影响则加大了高效课堂构建的实际难度。为此,探寻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概述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很多初中历史教师纷纷在教学中进行相应尝试的直接原因[1]。一方面,高效课堂构建能够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内的诸多创新教学法应用创设良好条件,同时也能为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内涵的丰富提供很大帮助。另一方面,高效课堂构建能够大大降低学生历史知识学习的难度,一些创新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也可以给予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应用更多帮助,并给予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更多支持。对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其自然需要在小组合作背景下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构建尝试。

二、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小组合作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进程中,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通过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的方式,提升高效课堂构建中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例如,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历史知识学习兴趣作为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目标。在“青铜器与文甲骨文”一课中,通过分发一些精美的青铜器图片,让不同学习小组进行赏析的方式,对青铜文明形成浓厚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历史理解这一核心素养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在讲解“秦统一中国”相关知识时,要求各个小组进行统一、分裂影响的分析与探讨,使小组合作成为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的一个具体途径。通过不断达成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能够较好提升。

(二)加强小组合作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互动

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中,加强小组合作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互动也具有重要意义,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更加能够避免高效课堂构建事宜流于形式[2]。具体来说,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哪些”等教学问题,让学生在熟读课文、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探究。这一情形下,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式问题探究便是具体的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背景下,除了推动教学中的生生互动外,教师还应当观察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并结合学生的合作学習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将教学中的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教学互动频率得到较大提升后,课堂教学时间也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这都可以较好促进小组合作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借助微课精细化讲解重难点知识

基于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经验分析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在重难点知识学习上十分吃力,教学中往往也要耗费大量时间讲解重难点知识。在小组合作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构建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法与微课教学法的应用联系在一起,借助微课精细化讲解重难点知识也十分可取。例如,在“北伐战争”一课中,北伐战争时间线以及主要战役知识相对复杂,大部分学生在这一部分的知识学习上较为吃力。为此,教师可以搜集或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制作微视频。在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系统讲解一般的教学内容。最后几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则要借助微视频精细化讲解北伐战争相关的重难点知识,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杨贞贤.谈论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东西南北(教育),2019(24):181.

[2]何汝兰.探究小组合作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南北桥,2019(21):111-112.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文评改“五步曲”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