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环境下德育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

2021-07-28 20:05权洁
速读·下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职业教育德育

权洁

◆摘  要:在21世纪,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进步导致了所有社会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的根本变化。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和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学校覆盖面的扩大使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物流的社会化和学分制的引入削弱了学生团体的信誉和身份,仅儿童的比例有所增加,使学生难以独立生活和共同工作。互联网正在生机盎然,学生沉迷于互联网,甚至变得暴力。这些问题在艺术类专业中尤为突出,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如何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德育教育并加以引导。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美术教育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生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贯穿德育是每一个中学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的问题。

美术教学不但要进行德育,而且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还有许多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有的老师总认为德育是思品课与班主任的事,其实,德育光靠思品课,光靠班主任是不行的,德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哪儿有学生活动,哪里就有德育。

一、在艺术欣赏中渗透德育

欣赏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提高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接受艺术美的教育,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东西,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教师要充分发挥自我作用,为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奠定基础。老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是引领者也是指路人。学生依靠老师来发现美术之美,发现蕴含在美之中的一些更美好的品德。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储备,要能够胜任自己的角色,能够适时的为学生提供可以答疑解惑的知识力量,也要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向更高尚的道德标准迈进。新课改之后,教师的教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书本知识的复述者,需要教师将各种美好的品德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在言传身教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课堂形式传递给学生。教师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声光色的美感体验,达到自我道德层面的提升。

比如在欣赏国画时,先向学生介绍:中国画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其精湛的技艺,恢弘的气概,深遼的内涵,优雅的形式为世界所瞩目。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的国宝。再给学生讲有关国画大师的故事:向学生讲徐悲鸿的故事,讲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邪恶势力的傲骨。讲齐白石的.故事,讲他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深厚的民族情感,讲他一生勤奋追求的精神,鼓励学生立志为国学本领。

最后具体结合作品进行德育渗透。如在欣赏《粒粒皆辛苦》这幅国画作品时,当看到画面中一位农民老伯伯正弯着腰捡马,车.上掉下来的一粒麦穗时,不用老师多说,学生都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以及粮食的得来不易,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每--粒粮食,绝不再浪费。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不仅使学生对中国画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要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通过作品展示,了解作品,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思想的教育一定要回归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道德熏陶和情感共鸣。

二、在绘画技巧的讲解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思,想。例如上《中国古代陶塑》欣赏时,其中有《陶鹰鼎》这一我国古代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学生对于其夸张,简洁的造型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安排了一些国外的优秀飞机,汽车图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了“美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这一-美学原理的重要性。同时,为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就有这样的认识创作而感到自豪,增强了民族白豪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对比我国在这些重工业方面的落后现状后,认识到了这方面设计人才的缺失,树立了相应的远大报国理想。每一副绘画作品的产生都有其特定时代背景,且当时的心境和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通过介绍绘画作品的赏析,向学生们介绍画作背后的一些传奇事件或者是历史渊源,可以让学生们体味到人民的疾苦,时代的变迁以及自身的使命感。例如,在对《格尔尼卡》的赏析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画作的创作背景,作家用蒙太奇的手法,通过极度的扭曲和夸张的技法,来表现人们当时所处的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如在纯技法训练课上,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品质;在教学中搞集体创作,使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会团结合作。教师应深入探求生活德育、情境德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学生创设各種实践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和成长。例如,组织学生到户外去采风、写生,让学生通过画笔展现自己感兴趣的人、事、景、物,积极收集素材,并把这些素材加以提炼,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创造欲、表现欲,使作品体现情趣化、生活化、艺术化、人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品位。

三、因地制宜渗透德育

尽管作为美术老师,与学生的平时交往不多,但我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哪怕是一件小事。例如有许多学生谈到作品拍卖时,中国画不如油画值钱,于是就认为中国画的成就、内涵及其珍贵程度都不如油画。针对这种价值观念,通过交流,终于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中国画在世界上是一个独立的,独一无二的绘画体。

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学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白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学生美术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比如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服装的艺术欣赏,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做到仪表美。比如在介绍油画艺术时,油画这一艺术品种来自西方,但却是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生根、开花,由中国画家耕耘、哺育,在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下开花结果的。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西洋画”,而是带有一些东方中国民族与地方的特色,如意境的追求,写意的笔法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美术课教师必须从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出发主动探究新形势下美术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铺桥架路。教师要对美术课程设置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要在达到课程教学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力争实现预期的情感价值观目标。灵活运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以审美的眼光观察周围环境和自然存在的客观实体注意形状、质地特征、色彩、构成关系等细微的差异与变化,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从多角度深入生活使美术教学更富创造性。如在绘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沙漠和绿洲作为对比题材来表现环境问题渗透环境教育。在手工课中可引导学生利用废瓶子废纸进行手工作品创作变废为宝,同时渗透环境教育在欣赏课中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形式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分析美术作品中优美环境所带来的美的视觉享受或作品中因环境破坏而给人造成的压抑和震撼。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中环境在表达人物思想或作品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内容扩展对学生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四、在工艺教学中渗透德育

工艺教学能使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学习习惯。由于吊饰是由三、四个图案组合在一起做成的学生在学习《室内装饰画》这一课时,让邻近的同学自由组合,一人做一个图案最后组合到一起,共同来制作完成吊饰。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的自由组合,工具材料的互相借用,技能上的切磋、交流、合作都体现着友谊的德育因素,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学生学习了环境艺术知识,就是要懂得美的环境,不是光靠昂贵的材料堆砌的,而是需要有高尚的修养与文化的追求。学生学习了服装美术的知识,就应该懂得自然高雅乐观是-种美,浓妆艳抹,一味追求时装化,并不一定是真美。要使学生懂得,仅有高档的物质享受,还不是幸福的全部,能享受人类的高雅精神文明成果,才能使生活更充实、更幸福。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是通过具体的,有趣且生动形象反映出来的。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应成为每个美术教师的共识,自觉地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

结合周围环境实际开展环保主题美术创作,基本的美术教学可以以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为主题适当加入环境保护内容,加强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使其从小有环保意识。其具体可通过美术作品欣赏、风景写生和山水画创作等引导学生描绘美丽的校园和所生活的城市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指导学生欣赏多彩的大自然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环境状况体会大自然的丰富多彩也体会到污染对自然和我们生存环境的危害性。美术的手工制作可引导学生开展废弃物的再创造利用从材料到构思将废弃物再利用化腐朽为神奇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保护了环境也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美术欣赏课,可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优秀建筑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到室外欣赏大地,海洋.森林、天空等自然景观,学校周围动植物生态环境和通过PPT欣赏到的世界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破坏自然环境对人类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世界是人的世界环境是人的環境建筑是人的建筑。每个人都要关心我们生存的世界、居住的环境与建筑消除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隔膜使之互相渗透、互相沟通。

五、结语

德育教育一直是学生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德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有许多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可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勇.简论环保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论文集.2020:157-158.

[2]李媚.“核”美术在一起——核心素养下美术学科《最受尊敬的人》教学案例[J].文艺生活,2020(23):234.

[3]蔡旭.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J].年轻人,2020(11):142.

[4]吴佩佩.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0(03):127.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职业教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