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GAV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1-07-29 13:11曾兵李锦宏蔡灿锋辛海洋曾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1年3期
关键词:胞外基质生存率直肠癌

曾兵,李锦宏,蔡灿锋,辛海洋,曾军

整合素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属于细胞膜蛋白 受体,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整合素αv(integrinαv,ITGAV)是其家族成员之一。该蛋白质经过翻译后切割,产生与二硫键连接的重链和轻链,这些重链和轻链可与不同的β链结合形成不同的异二聚体,其中αv和β3的异二聚体是Vitronectin的受体,在调节细胞外基质和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整合素ITGAV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外科手术切除并经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9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其中男性50例,女性41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63.10±12.15)岁。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Ⅰ~Ⅱ期45例,Ⅲ~Ⅳ期46例。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

1.2 ITGAV蛋白表达的检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TGAV蛋白的表达。一抗为兔抗人ITGAV单抗(1∶500),二抗为通用型二抗。采用免疫反应评分法(IRS)对ITGAV染色结果进行评估,以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的乘积为IRS总分进行判断。根据IRS评分将患者分为ITGAV低表达(IRS=0~4)和ITGAV高表达(IRS>4)两组。具体参考课题组已发表的文献进行[2]。

1.3 ITGAV表达与结直肠癌生存预后的关系

从GEO数据库和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患者的RNA测序数据,其中GSE17536数据集共纳入177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完整随访信息,TCGA数据集共纳入619例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完整随访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TGAV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

ITGAV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膜,呈棕黄色至棕褐色着色。91例癌组织均有阳性表达,其中强阳性35例(38.5%),中度阳性26例(28.5%),弱阳性30例(33.0%)。18例癌旁组织中有16例阳性表达,中度阳性3例(16.7%),弱阳性13例(72.2%),2例阴性表达(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IRS评分将ITGAV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其中高表达组61例,低表达组30例。

2.2 ITGAV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ITGAV高表达组中脉管和神经侵犯33例(54.1%),显著多于低表达组7例(23.3%),P<0.05;高表达组浸润深度为T3~T4 57例(93.4%),显著多于低表达组23例(76.7%),P<0.05;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35例(57.4%),显著多于低表达组8例(26.7%),P<0.05;高表达组TNM分期Ⅲ~Ⅳ期37例(0.7%),显著多于低表达组9例(30.0%),P<0.05;高表达组远处转移12例(19.7%),显著多于低表达组1例(3.3%),P<0.05。ITGAV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详见表1。

2.3 ITGAV与结直肠癌生存预后的关系

GSE17536数据集中结直肠癌177例,ITGAV高表达组85例,低表达组92例。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风险比(HR)=2.20,95%置信区间(CI):1.384~3.481,P=0.0024。TCGA数据库中结直肠癌619例,高表达组211例,低表达组408例,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风险比(HR)=1.74,95%置信区间(CI):1.187~2.536,P=0.002。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约56万,发病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2位;死亡病例约29万,死亡率位居全部恶性肿瘤的第5位[3]。对于中晚期患者,尽管治疗方案不断优化,其预后仍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因此目前对于探索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尤为重要。整合素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受体,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黏附,从而调控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整合素在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会激活某些信号通路,促进原发灶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失去细胞之间的黏附发生转移[4]。最近研究显示,肿瘤的转移有赖于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整合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参与了特定器官的远处转移[5]。

图2 ITGAV与结直肠癌生存率的关系

ITGAV作为整合素家族的一员,有文献报道其与恶性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Loeser等[6]发现ITGAV在食管腺癌中高表达,在非新辅助治疗患者中,ITGAV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和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李锋等[7]报道ITGAV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淋巴结转移和血管生成显著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ITGAV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hen等研究报道结果一致[8]。临床病理因素方面,本研究发现IGTAV高表达与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显著相关,提示ITGAV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Waisberg等[9]检测了ITGAV等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发现ITGAV高表达与神经侵犯有关,与本研究蛋白表达水平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在结直肠癌中,研究还发现miR-217-5p可通过调控PRKCI,BAG3,ITGAV及MAPK1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10]。本研究纳入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随访时间较短,暂未能进行3年或者5年总生存分析。通过GEO和TCGA数据库有关结直肠癌ITGAV的表达及临床随访数据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ITGAV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提示ITGAV高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

综上所述,ITGAV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脉管神经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以及不良预后相关,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治疗靶点。

猜你喜欢
胞外基质生存率直肠癌
黄芪对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 诱导的大鼠系膜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CT与MRI检查的应用效果对比
基于“土爰稼穑”探讨健脾方药修复干细胞“土壤”细胞外基质紊乱防治胃癌变的科学内涵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5年生存率』啥意思
直肠癌在调强放疗中保持膀胱充盈度一致的重要性研究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运动对衰老的骨骼肌中MMPs及TIMPs的影响
日本癌症患者十年生存率达5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