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

2021-07-29 08:42颜廷卿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先兆流产证候

曹 坤 颜廷卿

1.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妇产科,山东聊城 252000;2.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山东聊城 252000

先兆流产作为产科临床上一类常见病,占全部妊娠的12%左右,主要是指孕妇在妊娠的12 周之前,以少量阴道出血为首发表现,合并诱发不同程度的阵发性腰部疼痛以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若无法采取有效的方法干预治疗,非常容易引起流产,若给予可靠的处理及干预,孕妇则可以继续妊娠[1-2]。既往临床工作中所采取的常规西医方法效果一般,例如黄体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肌肉注射等,尽管可稳定患者的病情,但无法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理论及药物的广泛应用,在诸多疾病的治疗及控制中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将早期先兆流产归入“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肾气亏虚、阴虚热扰等密切相关,在治疗时需要将补肾固胎、补脾益气作为首要原则[3-4]。现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常规西医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选择加味寿胎丸纳入研究,旨在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18 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9 例。对照组年龄24~35 岁,平均(29.23±1.12)岁;孕龄8~11 周,平均(8.97±0.41)周;阴道出血1~7 d,平均(4.25±0.47)d。观察组年龄26~37 岁,平均(29.10±1.23)岁;孕龄7~12 周,平均(8.92±0.36)周;阴道出血2~6 d,平均(4.10±0.4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5]及《中医妇产科学》[6]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对先兆流产分型为肾虚型;③孕龄≤12 周;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关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妇产科疾病;②夫妻染色体异常;③习惯性流产;④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⑤合并血糖异常或糖尿病性功能障碍;⑥合并免疫性疾病;⑦临床资料缺失。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指导患者充分卧床休息,口服维生素E(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80511,规格:100 mg×30 粒)、叶酸[河北冀衡(集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623,规格:0.4 mg×100 片],肌肉注射黄体酮(陕西汉江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311,规格:100 mg×30 粒)20 mg,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加味寿胎丸(《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二段)》[8])治疗,该丸剂中含有菟丝子20 g、黄芪20 g、川续断20 g、太子参15 g、黄芪10 g、砂仁10 g、桑寄生10 g、阿胶10 g、白术10 g,甘草5 g,水煎煮取汁,早晚口服1 剂。连续治疗10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疗效评价标准[9]: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行B 超检查胚胎可持续发育,保胎成功评为显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缓解,行B 超检查可见正常妊娠评为有效;将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缓解甚至加重,流产已经不可避免或终止妊娠,行B 超检查可见胚胎已经停止发育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①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对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10],包括阴道流血时间、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色质、下腹部疼痛或坠胀、腰膝酸软,每个项目的得分范围为0~3 分,得分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②血清激素评价指标包括β-HCG、雌二醇(E2)、孕酮(P),通过抽取静脉血后,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③常见并发症包括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等。④主要妊娠结局包括自然分娩率、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 评分[11]。Apgar 评分:总分8~10 分为无窒息,4~7 分为轻度窒息,0~3 分为重度窒息。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β-HCG、E2及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HCG、E2及P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较()

注: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2:雌二醇;P:孕酮

2.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2.5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3 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作为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阴道少量流血、下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及表现,若未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及干预,非常容易导致疾病加重而引起流产,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较大的影响[12-13]。报道指出,孕妇体内的黄体酮对蜕膜的生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对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进行有效抑制,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性,一旦发生黄体功能不全则可造成子宫蜕膜组织生长发育障碍,诱发子宫肌层螺旋动脉小血管发生收缩,引起子宫内膜出血[14-15]。既往临床工作中所采取的肌肉注射黄体酮治疗,尽管可对机体的黄体功能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维持胚胎健康的生长发育,但有临床资料显示,远期疗效较为一般[16-17]。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方剂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将早期先兆流产归入“胎漏”“胎动不安”等范畴,并指出该病的发生发展主要与父母先天精气不足、胎元不固、母体肾虚、冲任不固、无法摄入气血等相关,或者同时因房事不节、耗损肾精所致,造成胎动不安。因此,治疗需以补肾固胎、补脾益气作为首要原则[18-20]。本研究所采用的加味寿胎丸最早源于《医学衷中参西录》[21],其中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平补阴阳的功效;桑寄生具有养血安胎、补益肝肾的功效;川续断具有强壮胎气、补肾固精的功效;黄芪及白术具有健脾益气、补气固表的功效;砂仁具有止血安胎、清热燥湿的功效,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诸药联合共凑益肾健脾、补肾安胎的效果[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先兆流产相关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获得更好的保胎成功率,与既往报道基本一致[24]。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HCG、E2及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相辅相成的作用,有效促进了胚胎的生长发育以及血清激素的稳定性,同时维持了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妊娠结局好于对照组,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综合效果突出,可确保母婴均具有较好的预后,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25-26]。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早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调节血清激素水平,同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更好地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优势。

猜你喜欢
先兆流产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