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地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7-29 01:32陈霞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图例史料历史

陈霞

一、研究中学历史地图教学的动因

(一)学生缺乏对历史地图的基本认知

由相关调查研究可知,多数高中生尤其是刚进入高一的学生缺乏对历史地图的基本认识。相当一部分高中生不重视历史地图学习,这体现在多数学生在面对历史疑难问题时一般不会主动使用历史地图协助解决,即便使用历史地图,也鲜少超出教材及其配套的历史地图资料范畴。近几年教材不断更新,与教材配套的历史教学地图无法及时更新,再加上一些教师不重视历史地图等原因,使得部分学生较少接触历史地图资料,甚至有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历史地图,最终导致学生在历史地图学习方面有所欠缺,难以形成对历史地图的基本认知。

(二)学生缺乏综合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

我们通过对学生解读历史地图相关技能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难以有效把握历史地图传递的重要信息,其中大多数学生仅能从中获取最基本的信息,还有个别学生认为利用历史地图反而会增加学习难度。这都体现出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局限性,即不能综合运用课内外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历史地图,提炼历史地图中隐藏的重要信息,进而提升历史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多数学生缺乏综合分析历史地图的能力。

(三)教师所使用的历史地图可靠性有待考证

据调查,在使用历史地图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为图方便,使用网络上的历史地图进行教学,而鲜少使用已通过历史学家考证修订的历史地图。那些来自于网络的历史地图往往缺乏真实历史的考证,可靠性不强,易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误区。

(四)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教学专题训练

学生欠缺良好的历史地图使用能力,与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专题训练密不可分。通过相关调研可知,多数历史教师习惯性地仅依据教材内容使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不重视强化历史地圖教学专题训练,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地图使用能力。

二、历史地图教学对培养史料实证素养的作用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史料进行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辨别历史真伪的能力

对史料进行实证研究,即严格地检验史实,以求再现历史真相。历史研究离不开合理地使用史料,而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更需要探究与甄别史料的真伪。因此,合理地择取史料,培养学生甄别史料真伪与价值的能力,对于帮助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的学习素养非常关键。由于历史教材中的史实较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归纳观点,即有意识地查询史料来源,鉴别史料的可靠性。比如针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材料中的客观表述和主观认识进行鉴别,让学生产生正确理解历史价值的认识。

(二)提升学生对历史地图多维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学习哪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历史地图包括专题性历史地图和综合性历史地图。其中,综合性历史地图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对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综合思考的习惯。比如在“抗日战争”一课教学中,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内容,可使用二战中亚洲太平洋战场地图,通过对该历史地图的分析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同盟国军队在二战中的进攻方向与空袭方向,以及日军的最大控制范围等。通过以上多维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同盟国军队分别进攻的日本控制地区,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于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大意义。

三、史料实证对历史地图教学应用研究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图例符号

历史地图一般通过独特的符号语言表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而正确地把握历史地图中的相关信息,首先需要学生对历史地图符号语言有正确的认识。历史地图有特定的符号语言,即图例符号。虽然一些历史专家在设计历史地图之初,会依据内容需要或自己的喜好调整创造个别图例符号,但基本的图例符号一般是通用的,而且历史地图的边角一般配有相关图例符号释义,所以图例符号的偶尔变化不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地图的直观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开展历史地图基本知识的专题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地图的图例符号以及运用图例符号挖掘历史信息的方法。

(二)帮助学生认真研读史实,挖掘有效的隐性信息

教师帮助学生认真研读史实,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历史课标相关要求,还包含高中历史教材相关内容,从而依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正确的教学方法,从累积的历史地图资料中选取最适合的历史地图;另一方面,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读相关历史地图,对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构建有效的历史教学体系。比如,在“日本全面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战”一课教学中,学生不但能够直接了解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人民抗战的史情,他们在认真研读后还能发现日军的大规模入侵,不但有陆路入侵,还有针对天津、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海路入侵,而且这些城市都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设置相关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挖掘潜藏的历史信息,帮助学生提升掌握史实的能力。

(三)教师应当立足教材,针对性地补充历史地图

一般来说,教材配套的历史地图不足以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针对性地补充相关历史地图。比如,在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专题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缺少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分布的时空地图,而这一专题涉及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史实与背景影响等都是高频考点,教师必须补充这部分的发展变迁图,才有助于学生树立历史时空观念。由此可见,补充相关的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

(四)结合实际,对历史地图进行设计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所能够使用的历史地图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教学设施不够完备、教师多媒体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一部分历史地图无法展示。这需要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情,自己设计历史地图。教师可以使用黑板或者电子工具绘制历史地图的全图或局部图,也可以通过纸质或多媒体的方式将其呈现。

在开展历史地图史料实证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史料的研究采取科学的态度是基本准则。而保持科学的态度,合理地考证与运用相关史料,才能据此得出可靠性的证据,进而推断出具有可信度的历史结论。因此,重视证据符合历史学科的特征,而利用真实可信的证据得出相关历史结论,就是实现史料实证的有效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互相学习。学生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依据史料形成实证材料,进而验证、理解、推导历史结论,不但可以提高合理使用史料的学习能力,还能形成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图例史料历史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找拼图
找照片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新历史
可爱的小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