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2021-07-29 01:32郭益华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物病毒探究

郭益华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优化和创新,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发展现代化教育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打造直观、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生物知识的主题探究之中,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重难点,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能够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是打造活力、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科由于设置的分数不高,使得一些学生对其没有给予充分地重视,错误地认为只需要通过考前背知识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开始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时,会有部分内容与初中知识重合,有些学生认为学过了,就没有认真地听讲,导致忽略了补充的新知识,使得进度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高中生物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且比较琐碎,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一些教师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被动地接受,降低了生物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教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缺乏重视生物实验教学,缺乏将生物实验与理论进行紧密的结合,影响生物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教学手段,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富活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

(一)对导入进行精彩设计,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成功的导入对整个教学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尽管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只占一小部分,往往只需要几分钟,但导入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是导入像白开水一样,将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知识,有应付的心态。若是设计出新颖精彩的导入,就能够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获得当中。现代信息技术有着强大的图文声像功能,可以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传递,能够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这与之前的单一的导入相比会更加生动和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时,若是只讲解知识,则会让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对此,需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一些细胞生长、分化的视频、图片展现给学生,通过直观展现图片和动态呈现视频,来引入新知,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在探究式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延伸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在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对高中生物知识学习的时候,离不开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究,在问题的引导下,才能更好地去探究知识,通過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需要加强对问题的合理设置,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欲望,之后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究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探究式教学更有深度和广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时,必须要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并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精心制作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学习。如在学习“病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需结合教材内容,将病毒的繁殖特点作为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先将制作的微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病毒的可怕性。还可以将视频中的病毒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分析,对各种病毒的形态和结构进行观察,在学生从多方面对病毒有了更多地了解之后,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引导学生探究病毒的繁殖特点,这样有助于对病毒的防疫。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

生物知识有着一定的抽象性,不容易理解,在生物课堂中,怎样使重点突出,将难点突破,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是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中生处于思维的过渡期,主要还是形象认知,这就使得为了让学生对抽象知识深刻理解,就需要将学生带入到直观的场景中,增加感性的认知,逐步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知。在传统教学中往往就是知识本身枯燥的讲解,学生很难深入地理解。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将时空的限制进行逾越,将丰富的直观素材融合于课堂之上,创设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情境,把情境的有形与情感的无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既能够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还能提高生物教学的形象性,引导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来对知识进行思考。因此,在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将生物教学的重难点进行突出,实现学生形象认知和理解抽象深奥的知识。比如,在学习“减数分裂”这部分知识时,由于该部分知识十分复杂且特别抽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都觉得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借助希沃白板创设情境,加入色彩、图片、视频等,丰富画面,主观呈现减数分裂过程的动态画面,在关键的每一个分裂点上停下来为学生进行重点讲解,能够对减数分裂中各染色体的移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此外,还可以利用有趣的生物资料网站,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归纳、总结知识,构建知识系统

对每节课的归纳总结,可以从整个课堂进行总体知识的把握,利用较短的时间来回顾提升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借助教学媒体能够从整体上对每一节课的重点、易错点、难点进行把握。归纳总结教学知识,这有助于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内外联系,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以深化教学目的。从而使新知识能够更好地进行迁移,为之后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知识更具有系统性,使教学更加地高效。比如,学习完“植物调节”这部分内容后,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激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图绘制出来,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生物有着比较庞杂的教学内容,使得很多学生进行复习时,往往存在着思路混乱的情况,对此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汇总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框架的理清,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整理。当然在课堂中也需要做好每节课的总结,标注出本章的重难点,让学生对各章节的内在联系进行充分地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先找出大的框架,填写重点内容。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呈现思维导图,同时运用不同的颜色来对内容进行标注,比如,红色表示重点,黄色表示需特别记忆,颜色的运用有助于产生视觉刺激,有助于形成整体脉络,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良好发展。

(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元化评价

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以成绩作为核心的评价标准,这使得评价方式比较刻板,有较多弊端。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更全面、更多样化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要突出过程,对结果要重视,注重评价的规范。这就使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施评价活动十分有必要。比如,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测试,并构建学生档案,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地掌握,从而开展评估,将其作为生物教学最终的一个评价标准。在档案中还能够清晰地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且将其纳入综合评估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多元化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结束语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深化改革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能够深刻变革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手段,对教学结构进行优化,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独立思考和探究知识,改变机械记忆和被动学习的状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猜你喜欢
生物病毒探究
病毒
设问引导探究
病毒,快滚开
第12话 完美生物
感冒病毒
生物趣多多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