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石油巨头”变身“能源巨头”

2021-07-30 06:21朱润民专栏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达尔挪威巨头

朱润民专栏

高级经济师,长期从事石油经济研究与国际原油价格预测

“石 油 巨头”变身“能源巨头”甚至非能源巨头并不可怕,但是在低碳绿色能源尚未为人类能源消费增长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果石油上游投资持续不足,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带来可怕的后果。

数日前,全球著名石油巨头道达尔正式宣布更名,公司名称由“道达尔”改为“道达尔能源”。

随着能源低碳化转型、碳中和呼声日趋强烈,滋养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进步半个多世纪、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石油,似乎成了地球气候变化的根缘。或许是为了顺应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大潮流,石油巨头更名潮似乎正在隐约兴起。

20年前的英国石油(BP),主动将其名字的含义从“British Petroleum(英国石油)”变更为“Beyond Petroleum(超越石油)”。英国石油没有改变“BP”的名字,但重新解释了名字的内涵,依然有“源于石油、高于石油”的意味,似乎体现了公司超强的前瞻性和脚踏实地的现实性。

3年前的2018年3月15日,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宣布更名为Equinor(由“equi”+“nor”两个词根组成,前者是“平等、公正与平衡”的意思,后者是源于挪威的意思),名字的字面含义不仅脱离了石油,也与能源无关,似乎是在追求一种哲学上至高无上的境界。相形之下,道达尔的名字虽然强调了能源而弱化了石油,但可以理解为石油作为能源的一种形态将长期存在,石油依然是道达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石油情报周刊》(PIW)2020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综合排名榜中,英国石油(BP)排名第5,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排名第28,道达尔(Total)排名第9。三家公司更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家公司均是欧洲公司,应该与所处地域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氛围、能源消费结构的状况有关系。

英国石油(BP)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2005年石油消费触顶,欧盟国家1979年石油消费触顶,英国和法国的石油消费均于1973年触顶,挪威石油消费于2010年触顶;但石油消费增长并没有因为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欧盟、英国、法国、挪威的消费触顶而停滞甚至滑坡,而是继续保持持续增长,2019年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依然占约三分之一的分量,依然是第一大能源,甚至再持续数年的趋势也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对于三家公司而言,其对所在国家石油能源供应保障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地位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认为,“石油巨头”变身“能源巨头”虽然代表了能源向低碳转型的大形势和大趋势,但并没有动摇石油是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第一大能源的根基。

近些年,石油上游企业不仅要面对国际原油价格进入中期趋势性低位运行带来的收入锐降、现金流入不敷出、利润亏损、投资不足等多重压力,而且要面对环保组织、政府、金融机构、投资者,因碳中和、碳排放目标施加的巨大的政治和法律诉讼压力,石油巨头在全球石油上游勘探的开发活动受到巨大影响。2021年5月26日,荷兰海牙法院以“助长了全球气候变化”为由,正式命令在世界石油公司排名第7的欧洲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公司(Shell)在2030年底前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9年的水平基础上减少45%;在世界石油公司排名第4、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在与打着“清洁能源”旗号的对冲基金的斗争中落败。

“石油巨头”变身“能源巨头”甚至非能源巨头并不可怕,但是在低碳绿色能源尚未为人类能源消费增长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如果石油上游投资持续不足,勘探开发活动持续受到阻碍、持续处于低迷状态,新建产能不能跟上供需状况变化的步伐,一旦现存的剩余产能消耗殆尽,不仅仅是国际原油价格将进入新一轮的中期周期性上涨,而且供需状况将日趋严重甚至达到严重供给不足的状况,必然会对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发展带来可怕的后果。

猜你喜欢
达尔挪威巨头
海里的巨头蝌蚪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挪威
科技巨头的未来:科技巨头为何应该害怕欧洲 精读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挪威Norge酒店
石化巨头35年成长记
来自挪威的冰鲜美味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