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投资,在正确赛道上奔跑

2021-07-30 13:34魏泊惟
产城 2021年6期
关键词:制造业领域

魏泊惟

制造业投资修复的滞后性、经济政策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影响制造业盈利能力等因素仍对制造业投资的走向造成显著影响,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过程中,挑战与投资机遇并存。投资的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从这个语境而言,我国制造业投资的起势足证各方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谨慎看好。

化解金融支持实体的难点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十四五”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任务,若以去年年末及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我国制造业投资仍有所下降,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仅计算机通信与医药制造业的投资增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以上,汽车、化学原料、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制造业投资增速较疫情前仍有缺口。对此业界已提出警醒,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指出,“工业和制造业投资的增幅应该和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相当,才能保持制造业占比的基本稳定。”

制造业投资连接社会总供给,事关产能投放和工业生产,且与社会总需求密切联系,影响当期固定资产投资,与地产、出口、消费等其他终端需求息息相关。2020年我国制造业先抑后扬,表现出较强韧劲,激发了各方对今年制造业表现的一定期待,赛迪智庫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研究员徐凯舟认为,“2021年,制造业将具备更多的上行周期特征,订单、生产、销售、盈利等指标进一步回暖,制造业投资全年增速将接近或小幅高于全社会投资增速,使制造业投资比重能够保持基本稳定,对‘十四五规划‘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目标形成支撑。”随着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效果逐步显现,相关人士对今年的制造业投资提出三个建议,“激活制造业内需市场、研究制造业专项财税政策、强化监测预警,防范系统性投资风险”。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投资资金来源情况中,国家预算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其他资金占比悬殊分明,国内贷款与自筹资金占据最大比重。并且,制造业投资中的民间投资比例极高,为所有国民经济行业之首。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因投研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原因,渴求中长期资金支持,小微制造业企业也因抗风险能力较弱更企盼中长期资金支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指出,“对于制造业来说,我国现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会有很多大的调整,包括对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升级,甚至包括实现‘碳中和目标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而这些投资,又需要经历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有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期限相对长的中长期贷款。”

聚焦“先进、智能、创新”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继续做好对制造业升级发展的融资支持,金融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但如何实现精准与有效解决制造业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还有待继续探索。

制造业投资涵盖31个子行业,哪些投资额占比最高、最被看好?投资界人士认为被看好的制造业投资细分方向都是较为动态的,需要从不同时期的不同维度把握投资机会,“比如传统行业中的装配式建筑,新兴领域的智能/电动汽车,以及一些供给受限影响供需平衡的领域,这些领域都在渐进式发展过程中。”实际上,近年来的制造业投资有不少都趋向“先进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银行业对先进制造业的金融支持也更加全面。

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的总和。4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银行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并不限于现有实绩,工商银行表示将“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新制造、新服务、新基础产业、高技术等‘三新一高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农业银行表示,“将持续提升制造业信贷规模和金融服务质效,强化金融支持制造业强链补链,坚持金融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透露,“接下来将督促、指导金融机构优化制造业贷款结构,明确‘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和‘保持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速的目标和任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同时也要支持传统制造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副所长赵芸芸认为,“从近年的表现看,先进制造业无论是在投资增长还是增加值贡献方面都呈现出高速、高质、高效的特点。从未来看,先进制造业投资仍将持续保持强劲发展态势,并将在数字经济领域、绿色经济领域、生命健康领域三个领域呈现爆发性增长。”而从今年以来各个万亿GDP城市所列出的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来看,以强化先进制造业投资和大基建投资两个维度提升发展势能正成为这些城市的重要发展策略,“新兴”与“核心”更成为其重大产业布局的关键词。

企业界人士对制造业投资看得透彻,他们发出这样的呼声,“制造业还能投什么?投创新,投产品研发,投环保,这样通过提高质量,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水平。投资如果是无效投资,光是扩规模的投资宁愿不要。如果是创新投资,环保的投资,企业智能化、自动化投资,这些投资如果有则最好,为我们打基础更好。”

曾经金融机构以“看不懂”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为由,对相关信贷风险的把控过于随性。眼下的问题则换成了是否尊重制造业规律。制造业的长周期属性明显,不适用于互联网投资思维,有观点提出应遵循周期长、赛道宽、不唯技术论的投资准则,“制造业不是仅靠烧钱就能烧出来的行业,投资人如果用固有的互联网领域投资思维进入这个领域,大概率要碰壁,也会扰乱整个产业的市场秩序,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猜你喜欢
制造业领域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领域·对峙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别在必败的领域里竞争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