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器人释放潜力

2021-07-30 13:35宋汀晖
产城 2021年6期
关键词:机器人康复医疗

宋汀晖

医疗机器人将在“全面”渗入医疗领域的同时,再以“手术”“微型”等关键点进行突破,政策、资本与需求的助力让其逐步释放潜力,提速升级。

当机器人遇上医疗

在人們的印象中,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相对其他行业较慢,有些人甚至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进入医疗领域持保留甚至抵触的态度。的确,当患者与机器进行交流并确定治疗方案时,他可能认为这远远比不上与人类医生的沟通,因为人类医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培训并不是机器学习所能替代(至少从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而且在面对面与人类医生沟通时,眼神、表情中传达的非语言信息,医患可较好互通真实感受,而机器人技术可做不到这一点。

但医疗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也确实让整个医疗领域受益。医疗机器人于上世纪80年代形成产业,如今已发展成为服务机器人市场里的重要组成。说以机器人重新定义未来医疗模式确实过于超前,但机器人遇上医疗摩擦出的火花已经惠及万千民众。

医疗机器人属于服务机器人中的特种服务机器人分类,多应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可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能够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如手术、护理、康复、移送病人、运输药品等。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据功用将医疗机器人具体分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医疗服务机器人四大类。目前的市场结构是康复机器人的应用及需求最高,占比达47%;辅助机器人占比为23%;手术机器人占比为17%;医疗服务机器人占比为13%。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辅助及医疗服务机器人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预测,到2022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类型将达7000种左右,遍布所有医疗领域。不过眼下人们最为认可的医疗机器人,多为手术和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一般应用在骨科、腹腔等手术中,近年来扩展至其他类别手术,对准确性、精密度等方面要求较高,能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操作精确。康复机器人则涉及康复护理、治疗等方面,用途更为广泛。

医疗科技的下一程

人类健康尚有太多难题待解,医疗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需要面对的挑战也有更多的复杂性。随着医疗发展迈向自动化,医疗机器人迎风发展可带来深重的行业乃至就业变化。随着医疗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将使医疗行为趋于经济实惠。尤其是正探行小型化、专科化、智能化形态的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的意义主要在于精准、微创,能够减少医护人员的职业性损伤,缩短学习曲线,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面向未来而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校区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迄今为止最小的微型医疗机器人,这种纳米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只有120纳米,可以由磁场控制,作用是推动单个细胞。

欧洲创新技术学院健康组织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指出,“随着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重要支撑部分,未来医护人员的培养也会发生改变,终身学习、数字工具和人工智能的使用将会变成基本的职业技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还显示,在医护人员(医生、护士、医师助手、药剂师、理疗师、保健员、保育员以及保健技师)大类中,我国的岗位需求将增长122%。岗位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为医疗机器人提供医疗辅助服务释放更多空间。

作为高度技术密集型的机器人系统,医疗机器人具有高技术、高门槛、高附加值的特征。因为起步较晚,目前医疗机器人在我国医疗领域的普及率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面临专利保护壁垒待突破、相关政策需完善、关键零部件和可靠软件系统待研发、医疗机器人系统手术安全有待保障等难题。特别是最后一点,虽然现在手术机器人在我国逐渐展开,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多有引进、使用,但仍有待为更多患者解惑,“如何制定相应的国家制造和检测标准,使得新型机器人的手术安全性获得公众认可,一个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同时,从事物发展角度看,公众对手术机器人安全性的接受也需要10-20年安全手术记录的积累。”

加速推广与安全并重

“十四五”期间,国家政策导向持续支持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医疗机器人的“存在感”和“必需感”进一步刷新,预计到2026年,国内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截至今年年5月,我国在业/存续“医疗机器人”相关企业达3.75万家,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企业位于广东、江苏、浙江三地。政策、需求、技术、资本多重叠加背景下,飞速发展的国内医疗机器人已能与国际顶尖医疗机器人同台竞技。今年5月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国内厂家即展出植发机器人、实验室机器人、配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不同场景的应用。

我国医疗机构通常以招投标的形式采购医疗机器人,去年康复机器人招投标占比高达38%,其次是医疗服务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占比分别为31%和28%。而今年前四月,康复机器人招投标占比仅为17%,医疗服务机器人和手术机器人占比均达到33%,辅助机器人从去年的3%上升至17%——医疗机器人发展的“偏科”之态不再,将进入一段时期内的全面发展态势。

虽然资本颇为看好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的拓进之势,慷慨砸下了真金白银,但也直言该行业的顽疾必须尽快解决,比如产品的设计思路依然以仿制、技术引进和购买为主,创新和产品的整体成熟度不够,营业模式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存在疑问,定制化机器人耗材导致重置成本过高,手术机器人的维护、耗材处理流程缺乏相应产业延伸等。

猜你喜欢
机器人康复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