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互联网+德育”模式

2021-08-02 08:55周建秀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德育互联网

周建秀

【摘要】“互联网+”理念的提出,给学校教育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也给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给了学校教育一盏明灯,也给我们带来科学的德育,让我校“三五德育”体系变得更加系统。结合“互联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德育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微信等通信工具,建立高速、便捷的德育育人模式,打破德育过去单一保守的形式以及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让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更为快捷和紧密,进一步促进学校德育、家校共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三五德育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我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理念。在我校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校情,诞生了以“以三五德育实践活动为第一载体”的“三五德育”体系。而如何在“三五德育”的视域下关注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科学开展德育,则是德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一个挑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核心方向把握不准,导致德育课程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强,教育行为比较片面、随意,知行难以合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产生,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中学德育中,给我们的德育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有助于改善“德育难和繁”的现状。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借助“互联网+德育”拓展其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来源于西方,英文词是“Key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而不是“全面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的是学生,其内涵可以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道德人生的基石;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智慧人生的基石。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和生成性,凸显的是素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既是“核心”。它可以生成、影响和带动紧紧围绕在“核心”周围的一些其它素养。也就是说,核心素养的实施过程具有开放性,不排斥其它素养的进入。“互联网+”拓宽了德育的领域和素养的界限,能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其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不存在缺少对其它素养的关注的现象,也不会导致作为完整人的素养的残疾。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时,不必纠缠核心素养与其它素养,而是通过互联网,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拓展其它素养的培养。

二、利用“互联网+德育”,构建学校、家庭和网络“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互联网+德育”可以弥补德育的片面性,提升家校沟通的高效和便捷性,也解决了教师在德育上的随意性。因此,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时,我校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网络“三位一体”德育网络体系。利用互联网、电脑端和手机微信端,构建德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把学生、学校和家庭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每天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学校通过德育信息化平台进行记录,借助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功能,点对点地把学生行为记录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每天也能动态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行为。由于信息传递的公开和透明性,教师在日常德育管理中,会改变以往德育的随意性,提升自身的德育管理水平和能力。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

三、利用“互联网+德育”,把我校“三五德育”和核心素养有机整合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互联网、德育和核心素养深度融合,以提升德育育人水平。

(一)核心素养校本化

从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要素来看,都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关联。原国家督学、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成尚荣说过:“学校是否应该制定自己的核心素养呢?在我看来,学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对核心素养进行校本化的理解、转化,形成校本化的表达,而不是另外搞一套核心素养。”因此,在领会核心素养的价值、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校本化转化,着重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将核心素养转化为学校德育落实的行动方案,以彰显校本特色。

每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探索出一些适合学校校情的德育理念,这些德育理念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文化沉淀的,从而形成了本校的德育特色和深厚的德育文化。这些特色和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学校,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育人环境。我校便是如此,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理念。在我校德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校情,诞生了以“以三五德育实践活动为第一载体”的“三五德育”体系。随着学校课程改革和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需要从更高的角度看待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给了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发展核心素养而抛弃这些特色与文化,相反,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理念的提出,学校应该以本校的“德育理念和文化”为基础,以学校为本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学校每项德育内容所需要培养学生的某一突出或几个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校本化,从整体上分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某一个方面的不足并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核心素養在德育途径上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以我校“三五德育”为基础,以学校为本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基于学校德育问题解决,结合学校德育特色,自主研发“互联网+德育”校本课程并实施,使我校德育更具全面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德育互联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