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规则浅探

2021-08-02 02:56苏达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听者观点规则

苏达

仙桃市精英学校以“基于学的指导”为课改目标,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创新规则,合作践行。无可否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规则,对学生更多的是“约束”——我要你做,即教师制定规则,学生严格遵守。在规则的约束之下,学生害怕出错,不敢发言。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制订了“以帮助建模”为主的小组合作学习规范:①小组长明确问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引导学生聚焦问题展开学习,避免讨论中跑偏;②书记员记录组员发言内容——说写结合,为之后的归纳梳理、深度交流打好基础;③合理控制音量——避免组与组之间相互干扰;④人人发言,轮流说——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确保人人有任务;⑤相互补充、追问质疑——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形成互动;⑥讨论完毕后组内分工,准备分享——提高全班分享的效率。

这种“指导、帮助”式的规则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改“我要你做”为“我要参与”,学生的接纳度、执行力开始增强。

补充规则,提升效率。课堂教学会随时发生各种情况,需要不断补充或调整规则。比如,“人人发言,轮流说”这条规则基于课堂上学生不敢说而制订,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学生会抢着说,内敛的学生就不能表达观点了,怎么办?这就需要对规则进行补充:一是限时发言,将自己的核心观点在规定时间内说清楚;二是让性格内敛的学生先说,让不太活跃的学生中间说,让活跃的学生最后说。

对小组交流环节建立一定的规则,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在交流时要分工明确,不要出現“你先说”之类的语言,应提前确定交流顺序。同时,在交流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注意力不要分散,应专注倾听,积极发言,交流内容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等等

细化规则,共生合作。在“基于学的指导”下,小组合作课堂的关键点应落在学生的“分享”与“倾听”环节上。为此,笔者也尝试细化了相应的规则。

分享是交流观点、共享智慧的有效途径。笔者要求学生这样分享:①面朝全体,大声发言;②围绕问题,发表核心观点,尽量做到有理有据;③发言完毕后与听者礼貌互动。制订这些规则有三个目的:给分享者创造一个分享的环境,对发言要求给出具体指导,通过“语言模板”引导听者参与讨论,使分享者与听者建立联系,努力实现课堂互动。

在某些合作环节中,学生都只想说,而静不下心来听,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低效的。为此,笔者要求学生:站着发言,坐着倾听;眼睛看着发言者,点头或摇头回应;记录发言者的核心观点(中高年级);边听边思考,准备补充、追问或质疑;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听完后再开口。

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基于学的指导”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一定会经历一个“乱”的过程,但正是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反复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被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仙桃市精英学校)

猜你喜欢
听者观点规则
好好说话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劳工(外二首)
观点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