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智障儿童 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实施策略

2021-08-02 03:06祝艳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混龄

祝艳

摘 要:混龄体育自主活动通过提供不同种类的活动器材,设置难易程度不等的活动区域,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智障儿童自主选择活动器材和活动方式,促进学前智障儿童动作的发展。在自主活动的同时,促进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文章从教康结合的角度,以促进学前智障儿童的动作发展为出发点,进行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概述,通过对学前智障儿童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实施,总结混龄体育自主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学前智障儿童;混龄;体育自主活动

一、引言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明确指出:自主游戏活动是指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学前智障儿童在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官知觉、认知、语言交往、社会技能、生活自理等领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体育自主活动中,可以通过活动器材的摆放有针对性地设置各种活动的难易度,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促进学前智障儿童各方面的进步,达到康复的效果。而混龄的方式,让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前智障儿童在集体的环境中模仿、学习,促进了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概述

本文中的混龄体育自主活动指的是,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前智障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自主选择活动器材和活动方式,在自主活动的同时,促进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发展。所谓自主性,是指教师只负责安全巡视和活动指导,并不直接干预幼儿的活动过程。但由于学前智障儿童年龄小,大部分领域只发展少许的能力,需要特别的帮助,更多的是处于尚未开始发展,完全无法适应环境的阶段,且缺乏学习经验和学习主动性,在活动前期教师需要对活动器材的使用、活动方法进行大概的示范,并引导儿童进行实际的操作,让其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后,才能引导学前智障儿童学习、理解并开展自主活动。

三、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实施

(一)混龄体育自主活动开展的前期工作

1.熟悉学前智障儿童整体的发展水平。学前智障儿童具有智力和运动能力发展迟缓、性格较为内向、对外来刺激过敏或者过弱、行为比较刻板、学习能力较低且被动等普遍特点。从《智障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中也看出学前智障儿童运动、语言、交往等能力普遍落后于普通儿童,大部分智障儿童的双脚交替上下楼梯、跳、跑,甚至行走的能力也欠缺,运动与游戏的技能也非常的欠缺,因此在活动中还要促进其动作的发展,促进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2.了解体育活动中各种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用途。由于学前智障儿童的教学具有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特点,体育活动的器材一般选取感统室常用的训练器材,如爬行垫、雪糕筒、彩虹伞、平衡触觉板、四分之一圆等,在体育活动器材的选择方面既要保证器材使用的安全性,能根据活动要求灵活多变,还要发挥器材的康复效果。例如在爬行活动中,设置有爬行垫,用于缓解儿童爬行过程中引起的膝盖不适感,还能区分游戏区域。爬行垫的质感和颜色,能促进学前智障儿童的手部触觉以及对颜色的认知;雪糕筒和棍棒结合,可以通过高度的调节,练习学前智障儿童的钻爬、跨、跳等能力;平衡触觉板可以发展学前智障儿童的平衡能力,促进身体协调,板上的纹路和凸点提供了不同的触觉和感官刺激,教师能通过板与板之间的不同链接,变换不同的形状,提高学前智障儿童的各种感觉处理;四分之一圆可以进行多种变换,提高学前智障儿童的爬、跨、行走等平衡能力;彩虹伞能促进学前智障儿童同伴互动,晃动时能带来视觉上的刺激,学前智障儿童通过进出彩虹伞理解里外等空间感。此外篮球、篮球架、儿童自行车、隔离栅栏、呼啦圈、轮胎等也会经常被用到体育自主活动中。

(二)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的实施过程

1.教师在混龄体育自主活动中的角色。《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指导游戏,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结合学前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在活动刚开始实施时,教师也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前智障儿童使用相关的活动器材,随后,所有的教师慢慢退出活动区域,在区域的旁边观察,根据儿童的反应适时地给予少量的引导。当儿童适應了活动环境后,教师可以鼓励能力较好的学前智障儿童引导或者去帮助能力较弱的儿童。所以,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观察、引导和示范,根据学前智障儿童的能力,适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增进学前智障儿童在活动中的自信心,引导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2.教师设置活动主题,投放相应的器材布置情景。每一个活动,原则上时间为两周,学习重点一样,主要活动器材不变,活动主题根据学前智障儿童掌握的程度进行设定,适时调整难易度,有助于学前智障儿童学习经验的积累,深入熟悉活动器材的各种使用方法。例如学习重点为提高小班学前智障儿童的行走、正面钻爬能力,中班儿童提高跨、背物爬行的能力,大班儿童提高跳跃能力以及在各种器材中循环的能力,通过活动发展学前智障儿童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提高参与活动的意愿,培养集体游戏的意识以及规则意识。

四、混龄体育自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1.教师的干预策略:学前智障儿童对于器材的玩法比较刻板,自主意识较弱,尤其是整体能力较弱的学前智障儿童,处于自我刺激的阶段较多。例如在体育活动课上用练习跳跃的呼啦圈变换成投掷活动时,幼儿仍然会把所有的呼啦圈平铺在地上跳。教师需要学习更多的干预策略,引导能力较好的学前智障儿童树立同伴互助的意识。

2.情境创设的资源共享:创设的情景不够生动丰富,学前智障儿童较难融入创设的情节中。教师需要恰当地将日常教学中的教具有效地运用于体育自主活动中,实现教具资源共享。

3.活动评价的标准:在开展混龄体育自主活动时,学前智障儿童可能对不同的活动器材、活动方式有不一样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进行活动的记录和活动评价,提高活动开展的效果。

4.家园共育:由于学前智障儿童各方面能力较低,且家长看重一对一的个训课,以及社会对特殊儿童接纳程度尚不够,同伴活动的机会欠缺,需要鼓励家长多带儿童走出去与同龄小朋友一起活动,习得更多的活动方法。

总之,混龄体育自主活动给学前智障儿童提供了更多的观察、模仿、学习的平台,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学前智障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学习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此外,教师提供的器材,让学前智障儿童学习了自己在各种器材间循环前进的能力,促进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OL].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C%E5%84%BF%E5%9B%AD%E5%B7%A5%E4%BD%9C%E8%A7%84%E7%A8%8B.

[2]王瑾.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6(27).

[3]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OL].百度百科. https://wenku.baidu.com/view/7b10b8c4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4f.html.

猜你喜欢
混龄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开展
幼儿园混龄社会区域游戏实践探索
幼儿混龄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探索
“混”出新玩法 “玩”中促发展
再谈幼儿园“混龄”教育
新常态下幼儿园混龄民间户外游戏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浅谈混龄游戏中幼儿的互动交往
浅谈混龄教育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