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课程:“走近猫”纪实

2021-08-03 06:19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1年7期
关键词:小猫咪猫咪垃圾桶

江苏省如东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赵 洁

小三班发生了怪事,好好的垃圾桶一夜之间全被打翻了,从垃圾桶里掉出了许多的饼干纸屑——干净的地面被搞得一团糟。连续好多天,教室里的垃圾桶都被翻倒了,真是太让小朋友们气愤了!

小三班的小侦探们叽叽喳喳地展开了讨论——会是谁搞破坏呢?是小狗吗?还是小老鼠?小猫?小刺猬?大老虎?每个小侦探都有自己的想法,谁都不让谁。这可怎么办呀?有一天,搞破坏的小坏蛋一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犯罪证据”——一坨粑粑!

阅读区里,老师及时增添的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帮助小侦探们找到了答案,他们利用排除法来找到这只小坏蛋!小狗的粑粑是一节一节的,好像不是;小老鼠的粑粑是一粒一粒小小的,也不对;小刺猬的粑粑是黑色的,和小老鼠的粑粑差不多,也不是;还剩最后一个嫌疑人,就是小猫了!老师找来了小猫的粑粑图片,小朋友们仔细比较,哎呀,还真是它!

猫的出场

小猫为什么要翻垃圾桶呢?小侦探们又开始讨论了。西西说:“小猫可能是肚子饿了,所以翻垃圾桶找东西吃!”暖暖说:“天气太冷了,小猫可能是怕冷才来教室的!”看来猫咪不是小坏蛋,反而是个小可怜呢!

这时,又有小朋友有疑问了:“小猫咪的家在哪里呀?它家里没有床吗?它妈妈没有给它做晚饭吗?为什么要到我们教室里面来翻垃圾桶呢?”小朋友们决定出门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这只小猫咪的家。

马上行动起来吧!轮胎里深深的、黑黑的,小猫的家不在这里,下雨都没有屋顶可以避雨;小猫会爬树,大树是小猫的家吗?咦,有个小木屋,那是小猫的家吗?从门头伸出一个小小的脑袋,它有着长长的耳朵和红红的眼睛,哎呀,这是小兔子的家;沙池旁边的筐子里塞满了玩具和雨衣,小猫咪也住不下。小猫咪的家到底在哪里呢?茜茜说:“会不会是一只流浪猫啊?我妈妈说有的小猫很可怜,都没有家,只能到处流浪。”

猫的秘密

充满爱心的小朋友们对这只小可怜充满了好奇——“这只小猫咪长什么样子啊?”“晚上教室门关了,它是怎么进来的呢?小猫咪会开灯吗?教室里黑乎乎的它怎么能看到呢?”“它是怎么知道垃圾桶里会有吃的东西的呢?”带着疑问,我们开始了对猫咪的探寻之旅。

小猫咪长什么样子啊?小猫咪的本领会不会和它的长相有关呢?老师找来了网络上的解释,可是空讲似乎很难以理解,怎么办呢?这时一直默默关注的爸爸妈妈们出现了。

辰辰爸爸提出:“我家里有一只很温顺的小猫,可以带来幼儿园与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一下吗?”就这样,我们班迎来了一只温柔的好朋友。

为了安全起见,老师提前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并把小猫放在了一个笼子里,就这样小猫终于来到了我们班。小朋友们见到小猫可激动啦,一直围在它的身边,仔细地观察着,果果提出:“我们不能一直叫它小猫咪呀,给它取个名字吧!”经过商讨与投票,孩子们决定叫它“小漂亮”!原来小猫有尖尖的耳朵、长长的胡须、毛茸茸的身体。多多惊奇地发现:“猫咪的眼珠还会变大变小呢!是在眼睛里有个开关吗?每只猫咪都会这样吗?”

小朋友们开始了对猫咪的研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猫咪身上有这么多秘密呢——猫咪有很多种类,每个种类的猫咪都长得不一样;猫咪的鼻子非常灵,远远的闻到好吃的味道就会喵喵叫;猫咪走路竟然一点声音都不会发出来,是因为它们脚底下有厚厚软软的肉垫!

与猫成友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有小猫的家长纷纷晒出了小猫的照片或视频。老师把孩子们对猫的研究热情转移到区域游戏之中——美工区的孩子们画一画、折一折、用纸袋做一做可爱的小猫咪;小猫咪有哪些亲戚呢?来科学区找一找、玩一玩、比一比;小猫咪肚子饿了怎么办?小朋友们把在益智区钓上来的小鱼按照颜色、数量进行分类并挂在墙上“晒”成鱼干,小猫咪一定爱吃!流浪猫没有家,我们就为它建造出一个家!

还有心灵手巧的家长利用手套做出了手套玩偶猫,其他家长纷纷效仿,小朋友们帮忙在手套里填充软软的棉花,各具形态的手偶猫咪就诞生了。

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的“小猫咪”,老师可犯了难,这么多放在哪儿呢?一天,在给小朋友们讲“十一只猫做苦工”的故事时,老师灵机一动:我们有这么多手偶猫,为什么不给孩子们布置出一个立体的故事场景呢?于是,我们的“窗边的十一只猫”系列就诞生了,之后经常能看到孩子们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十一只猫系列的故事那么多,孩子们最喜欢哪一个呢?我们发起了“我最爱的十一只猫故事”征集活动,最后“十一只猫做苦工”拔得头筹。孩子们纷纷戴上头饰在角色区进行表演,不过这样还是不过瘾,“十一只猫做苦工”绘本剧便轰轰烈烈展开了,家长还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了表演头饰,看,我们还进行了走秀呢!

一天,看故事书的暖暖突然说:“我知道,猫耳朵可以吃!”猫耳朵还可以吃吗?小猫的耳朵那么重要,怎么能吃呢?小朋友们都好奇了起来。原来“猫耳朵”是一种面食,小小的、白白的,因为形状很像猫咪的耳朵才得名。在了解之后,小朋友们更加好奇“猫耳朵”是什么味道了。

说干就干,原材料哪里来呢?简单,我们菜园子里的青菜都长大了,就决定做青菜味的猫耳朵!原材料有了,可是我们还不会做呀,于是我们请来了暖暖妈妈,她带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猫耳朵的制作方法。小朋友们摘了菜自己洗、自己切,小手揉成椭圆形,再一搓,一个猫耳朵就做好了!再把做好的猫耳朵用热水烫熟,炒一炒,香喷喷的青菜味猫耳朵就新鲜出炉了,看孩子们吃得多香啊!

等猫来

天气越来越冷了,小猫咪没有再在我们的教室里留下痕迹,小朋友们很着急,怎么办?小猫咪还来吗?小猫咪来了还有东西可以吃吗?……善良的小朋友们为小猫咪考虑了很多,这天他们一起找到了我,问:“老师,我们能给小猫咪做个床吗?”当然可以啦,不用很复杂,就用一个纸盒子,铺上暖暖软软的旧衣服,就是小猫咪的床了。小猫咪的食物怎么办呢?茜茜妈妈马上为我们的小猫咪准备了猫粮和罐头,解决了小猫咪吃饭的问题。

小朋友们把猫窝和猫粮放在教室的中央,期待着它可以来吃饭睡觉。第二天一来教室,孩子们就去检查猫粮有没有减少,看小猫咪有没有来我们教室。可是一连好几天,猫粮放在教室里都纹丝未动,小朋友们都有点泄气了:“小猫咪是不是把我们忘了呀?它是不是找到了新家呢?也许小猫咪出远门了也不一定!”小朋友们没有放弃,依然每天为小猫咪准备好吃的,等待着小猫咪的光临。

生活从来不是准备好的,不经意间出现的才叫惊喜。一天夜里通过摄像头的记录我们发现这位神秘的客人又来到了我们班,看到了孩子们精心布置的家,它品尝了美味的食物,还仔细端详了孩子们做的猫窝——好像看起来还蛮不错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指出:要利用当地资源特色,提供实践的机会,引导幼儿了解动物、植物,认识人与动物、植物等自然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些孩子从一开始怕小动物到后来能关心流浪小动物,学会了与动物交朋友。

也许小猫咪明天还会回来,也许小猫咪会找到新家,但小朋友们对它的爱没有减少,对流浪小动物的爱也没有减少,孩子们与猫咪之间的故事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猜你喜欢
小猫咪猫咪垃圾桶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谁最厉害?
飞进垃圾桶
可爱的小猫咪
两只小猫咪
教你画一只小猫咪
春之猫咪
最小的猫咪
酷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