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想象,编有新意

2021-08-04 01:56王辉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原词新意东坡

题目

诗歌中的意象蕴含着诗人的深情:一轮高悬的明月,满载着李白牵挂友人的愁心;一棵漂泊的蓬草,陪伴着王维慰边的征程;杜甫感时伤怀,泪惊花鸟;杜牧偶拾折戟,思忆前朝……假如你化身某一意象,会与诗歌中相关的人或物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题解

这是一道想象类作文题,要想写好这篇考场作文,同学们最需要做到的就是:据文想象,编有新意,用“故事新编”创作出精彩的想象类作文。

一据文想象

题目要求我们化身某一意象,讲述与诗歌中相关的人或物发生的故事。这首先就要求同学们有丰富的诗词积累,积累越丰富,你的选材范围就越广,以此作为我们想象的基础,是我们“故事新编”的强有力支撑。

二编有新意

所谓“新”就是创新,不能重述已知内容,而要在已知内容基础上变换新视角,创造新情节,讲述新故事。如何做到“编有新意”呢?

1.引“我”入境

要想讲述精彩的故事,必须要把“我”带入文中。题目要求“我”化身为诗歌中的某一意象,我们一方面要将自己想象成“物”,应具有此“物”的特质。另一方面,应选取的是诗人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此意象应蕴含着诗人的深情。比如:“我”可以是花木兰身边的一员小将,跟随木兰征战沙场;“我”可以是与陶渊明同游的小生,共赏桃花源的美景;“我”可以是辛弃疾手中的剑,可以是江上的一轮明月……总之,引“我”入境才便于讲述精彩。

2.情节改编

故事的情节应是“我”化身的意象与诗歌中相关的人或物发生的故事。应呈现出具体的诗歌内容,可借助原有诗句描写情境,或发挥想象以诗句为基础扩展内容;也可以把所了解的诗人的生平经历贯穿其中,展开情节。

3.添加细节和心理活动

讲故事,重在细致、精彩。想象作文更是如此,在创作中应添加所学中没有的细节,展开更生动的讲述,也可以用已知的作者经历进行内心的探究,都会是一个不错的故事。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文章要有一定的主题,应与诗歌表达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相符。

学生例文

可怜白发生

人大附中九年级尚思彤

微弱的烛光下,我被从黑暗的一隅中找了出来。

终于可以再次派上用场了!我心中的激动之情再也控制不住,作为一把剑,这是我最光荣的使命。

取出我的,是我的主人,不过这个称呼已经好久不用了。他看上去不再年轻,鬓角已经染上斑白,脸上刻满了皱纹。他将我取来,怜爱地托起我,像对待婴儿似的,目光中满是温柔。他拿出一块丝绸做的手帕,轻轻擦拭着我,使我的面颊清晰地映出他的脸。

这时我才看清灯光下的他脸上泛起的红晕,他醉了,满面愁容。他在愁什么?好久未见,我和他已经疏远了。我有些惆怅,那些年金戈铁马,我们曾经那么亲密无间……

“呜———”沉闷的声音响起,是号角声!我再熟悉不过了,那是边塞特有的声音,我仿佛看见了崇山峻岭中,长烟浩渺,孤城紧闭,是战场!我不太敢相信,十年前的我,好像又回来了!环顾四周,每个士兵的铠甲都在落日的余晖下闪闪发光,鼓声隆隆,旌旗猎猎,这是我的主场,我和战士们一样精神抖擞,蓄势待发,准备投入战斗……

“杀!”随着战马的嘶鸣声,我的主人一声号令,响彻云霄。他挥舞着我,一马当先,向前冲去。对面的士兵好像被这气势吓到,顿时乱作一团,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我想着,便铆足了劲,在主人的挥动下,气势如虹,一招制敌。“爽!”我快乐地大叫着,看向主人,他好像也很得意,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可马上,他的眼神又坚定了,天下事尚未完成,岂能为小胜而自得?于是他携我再次向前冲去。

不知拼杀了多久,我已经筋疲力尽,但看到他无比坚毅的脸庞,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的决绝,我知道他为的是那片深爱的热土和生活在那里的人民,这一切都值了。

闭上眼,我欣慰地想着。

睁开眼,为何又只剩眼前这微弱的烛光了?心中的落寞不禁油然而生,只是个梦。我的主人也酒醒了,他此时正在奋笔疾书。我不太懂,但从他骄傲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一定和我一样在怀念金戈铁马的岁月吧。

“可怜白发生!”他大声叹息,我怔住了。是呀,回不去了,主人的表情也从骄傲转为落寞,两滴浑浊的泪无声地流过他的面颊。

我突然读懂了什么,可怜,白发生。

教师点评

此文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为创作基础,首先按照题目要求引“我”入境,点明“我”是辛弃疾手中的那把剑,以原词内容为主新编的内容,并不是原词的翻译或重复,而是在情节改编的过程中,添加了辛弃疾精心用手帕擦拭“我”和战场厮杀的情景,并同时加入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使文章颇显生动。除此之外,小作者凭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将对人物情感的把握融入讲述中,对辛弃疾的内心进行探究,体会他内心的惆怅和痛苦。在遵循原词主题的前提下,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看到了一位爱国老将的无奈和痛楚。

(王辉)

箭指天狼

人大附中早培部九年级赵珂

“太守出猎咧———”

苏子瞻,既出全城竞观瞻。

“给老夫把最硬的弓拿来!”

话音未落,我已落入他手中。我是一把桑木复合弓,貔貅漆雕,蛇筋制弦。多年不见天日,今朝雄风盖世。唯有密州太守,识我才干万千。

我偎在他衣上,貂皮上劲毛耸立,粗糙的手指抚过弦上,雄壮之气溢满心间。眼如猛虎奔突,息若万川吐纳。抬臂,挑弦,搭箭,瞄准……

“中了!”人潮涌动,呼声震天。

我激动得不住颤抖。这一箭,七分出于他的豪肠,余下三分啸成箭羽风声,乘风而去,直指猛虎咽喉。

“太守,再来一个!”“天狼!天狼!”

浆果色斑点鹿“天狼”于众人簇拥下奔逃。只见他双腿一夹,马蹄便腾空而起。太守匍匐马背之上,揽紧缰绳。

英雄逐鹿,马蹄鹿鸣心飞扬。风啸而过,踏碎深秋一林枫叶,山鸟惊飞露锋芒。

他缓缓起身,死死攥住我的弓柄。我紧绷身躯,仿若一头貔貅,欲冲破桑木桎梏,急不可耐地奔向“天狼”。

“嘣!”弦松,我竭尽毕生之力,将箭矢推向远方。沉重的一箭,满载道旁百姓众望,满注东坡心中豪情,电光石火之间,疾驰不见踪影。

“中了!中了!”“太守简直是孙郎再世!”

鹿已然倒在血泊之中,全城呐喊,他之威名孙权当年恐不及也。

我喜极而泣。正欲昂首接受众人敬仰,却听闻他一声长叹,落魄坐于马鞍上。手指轻轻抚过,弦上未曾留下豪情万丈,竟有些英雄末路的怅惘。

“好弓啊,好弓。可若無箭、无东坡,又在何处呢?”

一语如利箭,射灭我猖狂。

“东坡有弓,方能射杀天狼。东坡无弓,何处倾这一腔热血?吾皇不予弓箭,如何灭得天狼?”说罢,他将我高举,空弦对日,拉满,瞄准———

泪水滑落又随风而逝,其志不改而越加凌厉。

我将携子之愿,直指天狼。

教师点评

此文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基础,进行了据文想象,编有新意的创作。文章并没有把全词内容都展现,而是以诗一样的语言,重点添加改编了苏轼出猎的磅礴之景,更巧妙的是把原词中原本指侵略者的“天狼”化作一只鹿,并且细致描写了抚弦射箭、箭中鹿逃、英雄逐鹿、鹿倒血泊的惊险场面,并伴着手下的一声声“孙郎再世”,足以体现苏轼之勇猛,并通过“东坡有弓,方能射杀天狼。东坡无弓,何处倾这一腔热血?吾皇不予弓箭,如何灭得天狼?”进行人物的内心探究,从而有力地彰显文章的主题,暗合原词。可谓“故事新编”的精品。

(王辉)

猜你喜欢
原词新意东坡
三姐妹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当成语中的“心”变成“薪”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新意
东坡画扇
说“长”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