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育尺度 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2021-08-04 10:43李兆良
教育家 2021年19期
关键词:危险家长妈妈

李兆良

社会生物学中有个“幼态持续 ”的概念,指个体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发展的延迟,有机体通过进化获得改变,以便其成体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征。和其他物种相比,人类是幼态持续的代表,其童年期最长。我们的大脑生长最慢、骨骼化最慢、成体保留了胎儿的许多特征,行为上表现为好奇心、玩性和灵活性等。这种“处心积虑”地延缓童年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聪明的“策略”,让人类比动物更长时间地保留了珍贵的特质——好奇心。

孩子由于年纪小,对危险、对生命还不能完全理解,在好奇心驱使下会做出一些大胆的事情。家长放任不管,孩子可能会出危险;家长管得过多,对孩子的胆量和性格会产生不良影响。那么,面对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家长要如何应对才能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又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和孩子说“不”?

好奇心是一种内驱力,能够推动个体积极探索未知的事物,激发人们不断发现问题并追求问题的答案。3至6岁是激发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孩子主动性、积极性和进取心的黄金期。

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一项宝贵的心理品质。渴望了解美好世界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推动他们探索各种新鲜事物。好奇心也是孩子创造力、想象力、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品质等多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对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区里,妈妈们一边聊着天,一边望着不远处嬉闹奔跑的孩子们。A妈妈冲着孩子喊道:“不要跑太远!别摔倒了!”然后叹着气说:“这些孩子胆子太大了,一不小心就磕了碰了,令人担心。”B妈妈附和道:“是啊!当初没有好好管束,现在孩子特别调皮捣蛋,前两天刚拆了遥控器。”C妈妈说:“我家孩子要这么好动就好了,以前管太多太严,现在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事被动。”

家长们的谈论反映出当下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怎样管教孩子才能既教会孩子自觉遵守规矩和规则、远离危险,又能保护孩子探索的好奇心?

很多父母打着“一切为孩子好”的旗号控制孩子,自己却浑然不知。在这些父母看来,只有严厉管控,才能让孩子免受伤害。于是,当孩子有一些“出格”举动,他们就通过威胁、责骂等粗暴方式来干涉孩子的冒险行为。在过于严厉的约束和心理控制下,孩子探索的天性被压抑,好奇心与求知欲被破坏,只会被动、机械地服从指令,变成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好孩子”。也有些家长觉得孩子提出的问题幼稚,习惯以否定、指责和嘲笑的方式应对,无形中打击了孩子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指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往往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强烈的成就动机。通过对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观察,我们会发现好奇心对他们的研究与创业过程十分重要。一位清华学子的妈妈坦言:“孩子从小就有强烈的好奇心,会对动物或某件事认真观察很久。我鼓励他将想要知道的事记录下来,然后翻百科全书寻找答案,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孩子也形成了专注的学习品质。”

好奇心强烈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能敏锐地发现生活细节并专注地观察和模仿大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自身问题解决的能力。但能够主动激发、保护孩子好奇心的父母却不多。有些父母把孩子的好奇行为等同于调皮捣蛋,进行严格限制。实际上,孩子的调皮行为,只因急切地想要知道某些现象或问题背后的答案。年龄尚小的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尚未形成,还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准确预测和判断,可能会出现一些危险行为和举动,如用手指触碰墙上的电源等。对于这类危险行为,父母要严格管教,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虽然家长的担心和顾虑在所难免,但不能因此过度控制孩子在好奇心驱使下进行的正常探索行为。

面对“不乖”的孩子,父母应分清哪些行为不需要管、哪些行为需要及时干涉,避免教育过度限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造成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和了解过于单一,养成被动、依赖的个性。孩子的行为分为三种类型:恼人却不严重的行为(如扭身体、坐不住、动来动去、哼唱歌曲等)、值得鼓励的行为(如饭前便后洗手、每天早晚认真刷牙、玩完玩具自己收拾好等)、无法接受的行为(打人、乱发脾气、骂人、大喊大叫等)。针对这三类不同的行为,父母应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对于恼人却不严重的行为,采用刻意忽略的方式;对于值得鼓励的行为,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对于无法接受的行为,采用积极引导和控制的方式。

当孩子喜欢拆卸物品时,父母可以利用旧物品与孩子一同进行创造;在孩子想帮忙做家务的时候,父母应放手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给予肯定。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既能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此外,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大自然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也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对孩子有明确的要求、能给孩子提供及时的支持、能给予孩子积极的情感回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世界,鼓励孩子多表达,耐心回答及肯定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当孩子 “喋喋不休”地提问时,父母切忌敷衍,更不能对孩子进行无端指责和批评。

好奇心是促进孩子良好发展的强大力量,父母要为孩子提供积极的家庭环境与发展空间,让孩子在对世界充满好奇中健康成长。注意把握好教育的尺度和分寸,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对孩子的行为时时管、事事管,也不要听之任之。做有智慧的父母,该管的要管,该放手的学会放手,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社會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

责任编辑:张妍琳

猜你喜欢
危险家长妈妈
家长错了
喝水也会有危险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
拥挤的危险(三)
妈妈去哪儿了
话“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