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杖头木偶”造型的传承与创新

2021-08-05 05:27谢思宇
大众文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长袖荆楚木偶戏

谢思宇 关 洪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 430068)

一、木偶戏的发展概况

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的说法一直存在。王学锋、刘文峰认为“最早的偶是用于丧葬祭礼的”,后来演变成娱乐性的木偶戏。朱诗旖认为陪葬偶是汉人视死如生的观念体现,汉代贵族们希望下葬后可以继续享受生前的繁荣。木偶戏经历了丧葬祭奠到娱乐喜剧的转变。唐李隆基的《傀儡吟》诗句“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反映了木偶技术制作高超。傀儡戏在清代由都市转变到乡村发展,需要大型装置、大场面布置的表演方式逐渐没落,渐而改成携带、演出方便的杖头木偶、提线木偶、布袋,并在民间得到发展。

在历史的进程中,木偶的流派分为:“杖头傀儡、悬丝傀儡、水傀儡、肉傀儡、药发傀儡”但是现在我们国内还能完整看到的只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铁技木偶了。

二、武汉杖头木偶的概况

1.传入武汉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与楚地木偶相关的表演记载,“如先秦时期屈原创作的《九歌》,描述了楚国民间祭祀时女巫装扮诸神、依歌而舞的生动场面,体现出较强的戏剧性色彩;或许,这就是中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初级形态。”当时的木偶戏传统剧目多是神话剧为故事背景,正与荆楚时期尊崇巫蛊祭祀为契合。1850年(清道光年间),已有木偶戏艺人在汉口后湖一带以纱幔围成戏场进行演出。1929年前后,楚剧艺人为木偶戏配唱填补了木偶戏原本故事绘本没有楚剧的缺憾,也为楚剧形式增添了另一种表演形式。又因为和楚剧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武汉杖头木偶。

武汉杖头木偶是木偶的一派分支,主要是由木质雕刻而成,并加以其他材料辅助,制作成各种动物和人形,是以操纵偶人表演的一种戏曲艺术。武汉木偶剧1953年前多为民间团体,1953年后武汉市地方曲艺木偶组成立。

2.与楚剧的融合

1860年汉口开埠,武汉逐步成为一个大型的移民城市,群众对包括戏曲在内的各种娱乐形式都有较大的需求。楚剧、汉剧这些当时被清政府禁演的剧目可以在租界的茶楼、公馆演出,这便客观的促进了戏曲的发展。许多乡间班社开始涌入武汉,这使得武汉的戏剧文化有着较强的兼容性和包容性。木偶剧的兴起符合当时民众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木偶剧搭配楚剧的表演形式,让人眼前一亮。1929年前后,汉口品月茶社、德记茶楼、易云记、公记社等四家茶楼经常演出木偶剧,茶楼成本低于剧场,受众人群普遍,受人们喜爱和追捧,因此木偶剧演出曾一度繁荣。当时的楚剧艺人因受到军阀战祸的影响,情势所迫下不能登合演出而转向木偶剧的后台配唱,楚剧和木偶戏不断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富有武汉本土文化的武汉杖头木偶戏,戏曲本身的舞美、剧情都受楚剧的影响,同时木偶戏操控技巧的不断精进和配合剧情的改变,都是对武汉杖头木偶的不断完善和本土化的完美融合。

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故事的发源地,自古以来音乐、戏剧、戏曲等各种艺术蓬勃发展,为武汉杖头木偶戏等民间艺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其发展都是一代一代前辈们不断摸索得到的,他们根据武汉的特色和木偶戏的特点进行了结合,让武汉杖头木偶更有特点,提高了武汉杖头木偶的辨识度,开创了一批批的新剧本让观众更加耳目一新,有变化就是创新,有传承就是发展,1972年后《长袖舞》《东海小哨兵》《摸花轿》《哪吒闹海》这些剧本都是为了让木偶剧更加有个性,不拘泥于传统剧目。开始自己编剧和改编,造型开始贴近现代。武汉杖头木偶的开创也是符合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于特色神话故事的向往,因此前辈们对于这方面的创新和传承都是独具慧眼的。

三、武汉杖头木偶造型的传承与本土化创新

1.武汉杖头木偶的造型演变

武汉杖头木偶在清道光年1850年传入至今有170年的历史,根据现有资料把杖头木偶传到武汉之后划分为两个主要时期,一个是1850年至1970年为武汉杖头木偶的传统时期,主要是传统木偶剧,这个时期较为动荡,木偶造型制作较为传统,剧目简单;多为抗日剧,另一个时期是1972年,也就是武汉市说唱团木偶队成立的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探索和创造新的木偶造型和开发原创的剧情,多为神话剧为主。

在传统木偶剧中的形象制作刻画都以实木为主,例如1963年革命剧《红云崖》《双枪老太婆》中的眉目较为夸张线条粗犷,脸部肌肉线条明显,眼袋纹路刻画写实,充分体现人偶年龄特征,神态表情也贴合真人状态,喜怒哀乐比较明显,但较为刻板,发型较为简单,多以平头或单个发髻体现。

在一代代传人不断摸索中,他们开始制作具有荆楚特色的人物形象,在现代剧目《东海小哨兵》,人物形象更贴近现代,审美,制作也更具特色。1973后的传统剧目中的古人形象塑造不再是以前呆板刻板的形象了,开始融合楚国人的形象特征制作。制作造型以美化人物为主,好坏角色特征明显。人物面部造型饱满,服饰更贴近古代人物特征形象,结合史料的形象制作,服饰也是融入汉绣的荆楚服饰。木偶制作神韵天然,充满荆楚特点,充分体现出轻便、细腻、灵巧、传神的特点。

2.木偶造型的荆楚特点及本土化创新

武汉的杖头木偶约为0.4米,小巧玲珑但动作可以行如流水,造型都离不开传统木偶戏生旦净末丑人物特征,但又区别于传统木偶戏,大都借鉴荆楚文化审美,有自己的荆楚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传人郭小川创造的长袖舞中的女性形象,眉目不似传统人偶的柳叶眉、八字眉,它的中间平两边弯弯的,是从楚文化中女性的形象提取到的,和战国长沙墓出土的彩绘厄上的形象如出一辙。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例如成都杖头木偶基本上采用传统京剧的生、旦、净、末、丑、等传统人偶,也会有神仙、鬼怪、动物,它们在眉目的装饰多根据传统人物的形象重油彩。而长袖舞女性的眉目则是根据服饰的配色化淡淡的眼窝以便衬托整个人物,其他女性人物则是根据人物服饰装扮眉目眼窝或也不涂色彩,但保留楚国美女的特点。长袖舞女性的眉心留有一点红,体现整个人物的活泼青春特征。传统木偶的嘴巴饱满唇峰明显,也有些地区的杖头木偶嘴部可以开合,就需要唇形细长明显,而武汉杖头木偶的长袖人偶的嘴部则是小巧可爱,呈现倒三角形的樱桃小嘴的样式,这些出土的文物形象的同样可以证明“长袖舞”的木偶特点。

而《长袖舞》的服饰更是荆楚服饰特色的代表,琉璃阁墓出土的战国刻绘燕乐画像铜器残片中的舞者首饰加戴之物较奇,大多为羽尾之饰。其服为秦时所作《琴引》中的‘舒长褏以舞’其中的“舒长褏以舞”“褏”字同“袖”意思是舒展长袖作为舞蹈,由此可见当时楚国女性就是穿长袖而舞为美,且袖子甩起来的动作行云流水,大幅度的抖动和以袖转舞都是一个情绪的表达,以身体配以袖子而舞是整个舞蹈的精彩,所以“长袖舞”的开创是舞蹈木偶剧的先河,水袖长8米,表演难度极高,以人偶合一长袖挥舞为基础,也是一舞动天下,人不动、偶不动,人舞皆偶舞,强调了人偶合一的境界,把自己的理解和情绪通过木偶的动作传递出去,成为全国木偶届争相效仿的对象,一时间全国木偶届同仁争相效仿,也让该节目在1985年成了木偶戏(武汉杖头木偶戏)代表性节目。

四、结语

武汉杖头木偶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传承人的不断努力,但是武汉杖头木偶的发展在近代逐渐没落下去,武汉本地人都不太清楚整个历史传承。作者针对18岁-25岁年龄段人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得知,有效问卷75份,听说过武汉杖头木偶的人占29.07%,完全没听说过的占70.93%。

没有共鸣就没有传承的欲望,但是政府的不断扶持,对于武汉杖头木偶的发展更基于下一代青少年,小学基地和木偶传承中心都为木偶戏的发展默默努力着,让武汉杖头木偶的发展看到了春天。但是这些远远不够,相关研究论文、书籍几乎没有,虽然2015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专设武汉木偶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推出《少年孔丘》《罗汉传奇》等大型原创武汉杖头木偶剧。2019年创排的《千年礼颂》节目更是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闭幕式演出中绚丽夺目,重塑武汉杖头木偶戏辉煌。但是大多数人对于武汉杖头木偶的历史传承没有共鸣。这个传承几代的非遗就会没有发展动力和传承信心。随着老一辈手艺人去世,木偶的手艺传承人也在逐渐减少,这些问题不容忽视,这个武汉杖头木偶传承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的。

注释:

①王学锋.刘文峰.中国戏剧[M].古吴轩出版社,2010:185.

②朱诗旖.马王堆一号汉墓乐俑再探[J].人民音乐,2015(06):60-64.

③刘方.陈坷均.唐玄宗李隆基诗作编年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03):14-19.

④陈海燕.中国木偶戏地域性风格分析与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8.

⑤程云.胡非玄.荆楚戏剧 [M].武汉出版社,2014:2

⑥武汉市木偶剧团编写小组.武汉市志.文化.武汉的木偶剧(试写稿)[J].武汉文化史料.第五辑,1985(06).

⑦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86:73.

猜你喜欢
长袖荆楚木偶戏
攀援而上
荆楚老乡敲钟忙
传统戏剧——木偶戏
医者颂
荆楚战疫之歌
木偶戏
致逆行者
First Look
赐学生“长袖”,促学生“善舞”
木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