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南海十三郎》的编剧技巧

2021-08-05 05:27
大众文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说书人

李 洲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辽宁大连 116022)

曾经在网上翻到一部叫《南海十三郎》的电影,看名字和封面,应该是人物传记片。因为对剧中人物没有耳闻,所以就没急着看。也不知过了多久,无意中又翻到这部电影,随性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惊个半晌无语,直到电影结束,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鼓掌称赞,只叹相见恨晚。为什么这部电影会给观众带来如此大的震撼呢?一是剧中主人公的生平,他叫江誉镠,是家中第十三子,因而被称作十三郎。江誉镠天资聪慧,青年得志,中年潦倒,晚年流浪,一生可谓是历经坎坷,大起大落。但他的一身傲骨,令人崇敬;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其二,就是这部电影具有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巧妙的场面处理。从剧作角度讲,这是一部真人真事的传记片,有据可查,有情可述,但这都是基础,是素材,要想把这样的人物写好,把他的生平故事处理好,那第二点尤为重要。可以说,这部电影的编剧技巧对于从业者来说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接下来,主要介绍对这部电影在编剧技巧方面的认识。

一、关于叙事结构

人物传记类型的电影,有很多种叙事结构。但不管采用哪种结构,最重要的是开篇就能引起观众兴趣,能让观众坐在银幕前,舍不得离开,让他们跟随着故事,不知不觉地展开一段美好的旅程,直到故事结束,依然意犹未尽。

此片开篇是采用了说书人讲述的方式,先通过说书人讲警察接到报警,说发生了抢劫案,引出了主人公十三郎,他的出场是一个乞丐模样,引起了观众的兴趣。说书人开始讲述十三郎的家事以及生平,故事徐徐展开了。在之后的情节中,说书人不时地出现,当讲到关键情节时,他却被警察抓走了。剧中听众为了能听完这个故事,故意袭击警察,也跟着进了牢房。说书人在牢房里继续讲故事,不但吸引了众囚犯,还把警察吸引住了。就这样,在说书人时断时续地讲述中,故事情节不断推进,展开了十三郎风起云涌的一生。

本片以说书人讲述的方式,串联起十三郎的故事,可以说,是戏里有戏。在如流水般的故事中,说书人插科打诨,伴随着围观听众的嘲讽、质疑、哄闹等各种情绪,不但控制了故事叙述的节奏,也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可以说这一招用的是恰到好处。再加上主人公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以及表演、音乐、剪辑等众多因素的有机融合,使得这部人物传记片,有趣,有味,有感,有叹。

二、关于情节处理

一部好的影片,故事固然重要,但讲述故事的方式更为重要。同一个故事,对于情节处理的方式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故事的好看程度和艺术标准。例如爱情,以往的影视剧写过爱情,即将创作的影视剧依旧在写爱情,可以说,爱情是个永恒的故事,那创作者还能因为别人写过了,就不写爱情了吗?创作者当然要写,还要写得不一样,这就考验编剧的想象力了。好的编剧,同样写爱情,会写出不一样的感觉,包括两个人相识,相处,相爱,分别,重聚等等。除了爱情,还有父母情,兄弟情,姐妹情,朋友情,师生情等等,这些情节能否写的独树一帜,在考验每一个编剧。

《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对于很多情节的处理,是非常值得学习借鉴的。这里不能一一述说,只举三例,以供参考。

一是十三郎收徒那一场戏。十三郎写戏,是以口述的形式,他一旦灵感来了,说得很快,一般人的笔速记录不下来,以至于全被他赶走了。可有个叫唐涤生的人,他一出场,就能看出别人的笔误,并且笔速很快。十三郎唱,唐涤生记录,二人还能一唱一和,可以看出,唐涤生很有戏剧编剧的天分。可当唐涤生要拜师的时候,十三郎反而不收了。唐涤生很执着,非要拜师不可,十三郎叫唐涤生倒一杯茶过来,唐涤生以为要心想事成了,没想到等茶端上来,十三郎往茶碗里吐了口水,让唐涤生喝下去,说喝了就收徒。唐涤生犹豫再三,刚要喝,十三郎夺过茶碗,说不收。唐涤生面色难看。十三郎说要是想骂,尽管说出来。唐涤生大骂十三郎,说将来一定会超越他。就因为这些话,十三郎说唐涤生敢爱敢恨,敢做敢写,这才是剧作家的本色。遂收唐涤生为徒。这段拜师收徒情节的处理,就很有想法,也很有意思,既表现出了十三郎的高傲,也表现出了唐涤生的天分和执着,还有十三郎收徒的原则,情节一波三折,让人过目不忘。

二是师徒分别那场戏。因为战乱,十三郎让唐涤生去香港避难,唐涤生不走,要跟着十三郎。十三郎用骂的方式,骂走唐涤生,说他志大才疏,从来没有欣赏过他,并且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跟自己学过编剧等等,这些话刺伤了唐涤生的心。在唐涤生离去后,有人说十三郎不近人情,十三郎说唐涤生的前程不可限量,跟着自己没有作为,自己不配做唐涤生的师父,两人之间的对话虽简短至极,但对话中包含的信息量却非常丰富。

三是师徒再次重逢的情节。十三郎落魄了,他去饭馆吃饭,店主说包厢里有人说十三郎能填上一个曲子,就亲自来敬他三杯酒。十三郎填曲,唱着唱着,包厢里也传来唱腔声,说我再见恩师,心中百般痛……师徒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唱。十三郎知道是唐涤生来了,他怕徒弟看到自己的落魄,起身欲走,被唐涤生拦住。十三郎说你现在了不起了。唐涤生说对,我现在很红很得意,可是我所以会有今天这么红,是因为你……我当时拜你为师,我告诉过我自己,就算我学不到你的才华,我也要像你那么傲骨!十三郎欲走,被唐涤生使劲拽住,十三郎说你怎么变得这么凶呀?唐涤生说风水轮流转,现在我来教训你……十三郎听到这些话,开心地笑了。这场戏的处理非常巧妙,也非常感人。前面是师父训徒弟,传道解惑;后面是徒弟训师父,感恩激励。编剧在处理这场戏的时候,一定是反复拿捏,才能写出这样一场好戏来。该部分的电影对白充分展现了电影对白与日常生活对白的不同,电影中的对白要求既要看起来像生活漫谈,但同时又必须要完成角色任务。

三、关于台词

对于编剧来说,台词可谓之看家本领。就是说塑造的人物总要说话,那说出的话要符合人物的时代背景,还要符合人物身份和人物性格,在这个基础上,更要有文字表述的魅力。要是台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源远流长,那这样的台词无疑是无比成功的。《南海十三郎》的台词,可谓是想得深,说得巧。举例来说,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香港,十三郎已经沦为乞丐,他报案说自己丢了鞋子。警察过来询问,十三郎说“偷我左脚鞋子的人是英国人,偷我右脚鞋子的人是日本人,我两只鞋子都被偷走,已经无路可走了!”这句台词巧妙地说出了当时香港的社会背景。例如还有“千万不要自认为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像南海十三郎一样早疯,要么是像唐涤生一样早死”;十三郎在香港某编剧家里时,编剧问十三郎住在哪,十三郎说“我住街边,非常舒服,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比你这凉快多了……”;十三郎的眼镜坏了,左眼没有镜片,右眼镜片是碎的,有人要给他配眼镜,十三郎说“其实做人用不着看得太清楚,过得去就算了。至于想看清楚,就看看眼镜的这一面(说着指着右镜片),要是看不下去了,就看看这一面(他用手穿在没有镜片的框里),什么都看得那么清楚,那是很痛苦的”;十三郎问学生唐涤生为何要学习编剧?唐涤生说“我要证明文章有价,再过三十年五十年,没有人会记得那些黄金股票,世界大事都只是过眼云烟,可是一个好的剧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会有人欣赏。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戏,没有人会忘记”。听到这段话,观众们所有文字创作者,是不是会有所感动,更会有所鼓励。这些台词生动有趣,准确有力,仔细品来,很有意义,且听而不忘。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所以说,好的台词,是需要文字从业者用尽一生去追寻,去训练,去探索的。

四、结语

一部影视作品,有独树一帜的构架,有妙手天工的情节处理,有沁人心脾的台词,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就会成为经典之作,让外行人心灵激荡,让内行人学习揣摩,让后来人受益无穷。《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在编剧技巧方面,能够使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主人公的前史,感受到主人公现阶段的生存状态,以及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清晰刻画出电影中各色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人物的不同目标,不同命运。编剧要完成一部上乘之作,必须要展开想象力,且要深思熟虑,反复揣摩,充分利用戏剧专业技巧,才有可能让创作的作品达到预期效果,让观众在新颖紧凑的叙事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来自影像表述的震撼体验,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一切效果需要影视剧编剧过程中,尽可能地汇集智慧和匠心,完成影视作品的特有构思,独特表达。这样的作品,是我们从业者应该埋头修炼,上下求索的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说书人
说书人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
说书人
《说书人》教学设计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当梦想照进现实
精神与物质的博奕
师陀《说书人》主旨分析
变与不变中看《说书人》
我们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