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2021-08-05 02:32李馨兰刘润芳
当代农村财经 2021年5期
关键词:健康

李馨兰 刘润芳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控制访问形式、省份、家庭规模和一系列个人特征,利用多元回归检验了子代基本特征变量和父辈自评健康状况、医疗总费用、医疗保健支出等变量对于子代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子代受教育程度和父代医疗保健支出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是正向的,其他健康变量对子代收入显著性影响。在利用分位数回归(QR)模型,研究对比不同子代收入条件下的变量差异,结果显示子代中等收入与高收入下的变量显著性差异较小,且父辈能否獨立进餐对子代收入正向影响最为显著。

关键词:健康 代际传递 子代收入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健康状况是衡量家庭居民收入持续平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身体健康是立身之本,家庭成员的健康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高收入家庭重视健康,且关于健康的投资占比较高,如选择优质的健康服务和进口的名贵药材等。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健康,可能影响自身甚至子女受教育的年限,即失去充分发挥价值的机会,进而影响家庭的收入。关于农村健康问题,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施行精准健康扶贫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在健康方面的负担。

健康与其他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大相径庭,健康状况易受到外冲击,导致其状况下降,减少人力资本存量,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国外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Marmot,et al.,(1997)发现健康与经济收入存在正向影响关系,且收入较高的人会增加对健康的投入。Pelkowski等(2004)研究了发达国家工人的健康状况对其就业的影响,发现健康状况下降会影响工作时间和收入水平。Thomas等(2006)利用一次自然试验,发现通过向当地缺铁的居民提供铁,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良好的居民工作收入更高。在国内,任娜、陈岱云(2007)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遭忽略的个人健康状况的访谈中,68%的老年人认为自己患有某项疾病,但其中87%以“觉得没有必要”,或“嫌麻烦”为由不去治疗。这一方面反映了父代对自己健康的忽略,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子代对父代身体状况的关注不足。张川川(2011)研究了健康对农村居民劳动供给和家庭收入的影响,发现良好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及农村居民的劳动供给的改善。林闽钢、梁誉、刘璐婵(2014)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认为城镇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总体好于农村,农村高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城镇,东部地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家庭成员供养的生活来源都优于中西部老年人。李俏、姚莉(2020)指出农村子代对于下一代过分关注,而对其父代的身体健康、心理与情感需求却有所忽视。由于长年累月投身于家庭的琐事和劳务,再加上随年龄增长而引发的身体机能退化,大多数农村老年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提供物质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关注父母的健康,不能让父母年轻时出苦力落下的苦疾,折磨其余生。

以上国内外对于宏观健康对贫困家庭分析的文献较多,但对于微观视角健康状况现状分析的文献较少。尤其是建立农村家庭健康状况与父代收入子代收入的相关模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进而具体分析哪些因素对代际传递影响较大,结合当前学者关于健康对贫困方面的论述。

二、数据的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选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该数据库是一个旨在通过跟踪搜集个体、家庭、社区三个层次的数据,反应中国社会、经济、人口、教育和健康的变迁,为学术研究和政策决策提供数据为目标的重大社会科学项目。本文选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通过stata15.0进行家庭、个人数据库合并,只保留户口在农村的一系列相关的数据,最终得到有效样本2453份。

(二)模型的建立

为检验本文假设,建立一下回归模型:见模型1、2。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ln(s_income)表示子辈收入的对数。

2.解释变量。本文解释变量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工作特征。gender代表子辈性别;子辈age代表年龄;edu代表子代受教育程;work代表子代工作的地点;healthy代表父辈自评健康状况;T_med代表父辈医疗总费用;med代表父辈医疗保健支出;place代表父辈就诊地点;frequency代表子辈一周锻炼身体的频率;self的代表父辈能否独立进餐;lns_income代表父辈收入对数。

3.控制变量。为检验关键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本文对访问形式、省份、家庭规模、个人一般特征等变量进行控制。

(三)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表1列出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全样本、以及将全样本划分成父辈和子辈下的各个变量均值、标准差的统计结果。

性别变量男记为1,女记为0;受教育程度变量由已完成的最高学历表示,0表示文盲/半文盲,3—10分别表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大学本科、硕士、博士、从未上过学;工作地点变量1-6分别表示工作在当前居住村/居、当前居住乡/镇/街道的其他村/居、当前居住县/市的其他乡/镇/街道、当前居住市/区的其他县/市、当前居住省份的其他市/区、境内的其他省份;自评健康状况1-5分别表示非常健康、很健康、比较健康、一般、不健康,由于“一般”代表的含义不清晰,所以此分析数据不读出;就诊地点15分别表示看病地点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诊所;锻炼身体频率由过去一周锻炼身体频数表示;变量中能独立进餐记为1,否记为5。

统计结果显示,全样本自评健康状况均值2.75,说明大部分受访者的身体状况是比较健康的;总收入均值3.36万元,其中医疗总费用均值0.24万元,医疗保健支出均值0.58万元,看病及对身体健康的投资占收入的24%,说明医疗健康仍是日常生活开销中的重中之重。

父辈、子辈自评健康均值分别为3.04、2.76,即子辈身体健康程度略高于父辈;父辈医疗总费用(均值0.33万元)略大于子辈医疗总费用(均值0.28万元);父辈、子辈医疗保健支出分别为0.53万元、0.57万元;一周锻炼身体的频数对比,发现现代青年人更缺乏锻炼。

三、回归结果分析

(一)主要变量对子代收入的影响

根据统计模型和收集数据,本文针对父辈健康的特征变量对子代收入对数的影响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是全样本中的特征变量对子代收入对数的影响,回归结果表示子代性别对其收入的影响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且系数值在1%水平上显著;子代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的增长有显著相关性,受教育程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子代收入提升3.22%;父辈在医疗保健方面支出对子代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父辈对自身健康投资越多说明家庭经济情况越好,进而子代收入在父辈的影响下也就越高。在全样本中,父辈的自评健康状况和医疗总费用对子代收入无直接显著性影响。

模型(2)是模型(1)的进一步分析,即进行分位数回归检验。本文将子代收入划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将子代收入进行低到高排序,小于下四分位上的数值为低收入、大于下四分位上数值小于上四分位上数值为中等收入、大于上四分位上的数值为高收入。即可以用上分位数代表低收入、中位数代表中等收入、上四分位数代表高收入。回归结果表明无论子代收入如何,子代性别对其收入的影響都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父辈自评健康状况和医疗总花费对子代收入无显著性影响。一是在低收入子代的条件下:子代年龄、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年龄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提升5.88%,受教育程度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提升7.97%;父辈在医疗保健的支出、就诊地点的选取与子代收入增长有显著正相关。二是在中高子代收入条件下:工作地点对中高收入子代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是中等收入的子代影响最大,即工作地点距居住地远一个单位,收入提升2.7%。父辈能否独立进餐对子代收入的影响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且高收入子代的系数值在1%水平上显著。一周内锻练身体的频率只对高收入的子代有正向的影响;即一周内锻炼身体频数增加一个单位,收入提升2.6%。但父辈就诊地点对高收入的子代呈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即父辈就诊地点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下降6.63%。

(二)代际收入流动性分析

代际收入流动性主要描述父代和子代之间经济地位的变化,即子代收入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父代的影响。代际收入弹性可以测度我国父代收入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本文得出农村家庭全样本代际收入弹性为0.2110。农村低收入家庭代际收入弹性最小,为0.1744,代际流动性较大但不具有显著性;中等收入家庭代际收入弹性(0.1916)略小于高收入家庭代际收入弹性(0.1995),可见农村高收入的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比较低,说明代际收入传递比较严重,子女享受父辈给予的经济优势,难以跨越舒适区,而中等收入家庭子女为摆脱命运、获得优质的资源,大多远走他乡寻求更好待遇的工作,因此这一阶层的农村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比较大。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一是从全样本的角度来看,子代受教育程度与父辈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对其今后的收入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而父辈的自评健康状况与子代收入不具有显著性。尽管父代自评健康并不直接影响家庭代际流动,但它在子代的代际流动中发挥了一定能的中介作用,即父辈的健康与子代生活密不可分,不直接影响子代收入可能间接影响子代的其他方面。二是在分位数回归中子代工作地点对子代收入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在子代中高收入的情况下,子代在越繁华地段工作收入自然越高。三是在低、高子代收入情况下,父辈就诊地点对子代收入影响较为显著,低收入下的检验系数为正,高收入下的检验系数为负。父辈就诊地点越接近综合医院,子代收入越高。四是父辈日常生活中能否自理对高收入的子代影响非常显著,且检验系数为正,即父母生活越能自理,其子女生活负担压力小,相应收入也就越高。

(二)建议

一是针对农村低收入家庭,注重父辈的健康帮扶,更注重子辈收入因父辈疾病进入再贫困的风险性,政策应加大基础教育及医疗保障等扶持力度,着实解决低收入农村家庭看病难、没钱看病等多项问题,对于不同的家庭状况采取不同的补助政策,避免因父辈健康导致子代教育水平低,进而导致子代收入低。二是解决农村健康问题的根本还是要解决经济问题,强化农村地区非农培训及有良好的就业渠道首先考虑低收入家庭,切实为子代就业提供支持。三是政府对于农村家庭父辈中因先天性或后天导致生活起居不能自理的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经济补贴,或者看病比常人多一部分报销,真真切切为其子代减轻生活负担。若补助人数较多可在村子里成立机构,进行集体照看,工作人员进行工资发放,其父辈子女也可视情况外出打工,减缓家庭经济压力。四是呼吁大众积极合理进行身体素质锻炼,正确认识锻炼身体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规范锻炼身体方式方法。举办有关健康知识竞赛,从思想上让更多的人重视身体健康,乡村还可定期举办体能竞技比赛,对于表现突出的选手给予丰厚奖励,号召全民参与。

参考文献:

[1]刘欢,胡天天,2017.家庭人力资本投入、社会网络与农村代际贫困[J]教育与经济,33(05):66-72.

[2]林闽钢,梁誉,刘璐婵,2014.中国贫困家庭类型、需求和服务支持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调查[J/ OL]南京大学.

[3]李俏,姚莉,2020.父慈还是子孝:当代农村代际合作方式及其关系调适[J]宁夏社会科学,(01):106-112.

[4]张川川,2011.健康变化对劳动供给和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04):79-88.

[5]任娜,陈岱云,2007.我国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研究——基于在山东省招远市的实地调查[J]理论学刊,11(165):52-55.

[6]Joachim Pelkowski,2004.A painstaking historian of meteorology: On Gustav Hellmanns 150th anniversary[J]Meteorologische Zeitschrift,13(04):335-343.

[7]Marmot M,Feeney AGeneral,1997.explanations for social inequalities in health[JIARC Scientific PublicationsIssue,(138):207-28.

[8]Thomas,D.,E.Frankenberg,and J.Friedman,2006.“Causal Effect of Health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xperimental Evidence.”On - Line Working Paper Series[D]California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西安财经大学)责任编辑:宗宇翔

猜你喜欢
健康
通过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