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1-08-06 11:12徐海明德小明关素珍李丽萍张鹏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医学类公共卫生校企

徐海明 德小明 关素珍 李丽萍 张鹏举 乔 慧

([1]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宁夏·银川 750004;[2]宁夏环境因素与慢性病控制重点实验室 宁夏·银川 750004;[3]宁夏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宁夏·银川 750004)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国内的快速发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国内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截止到目前,教育部陆续批准了72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含129个医学类项目,7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项目)。毋庸讳言,建立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

预防医学本科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应具有识别、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初步能力。但是,目前高校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中,应急理论和实践教学几乎缺失。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公室等一线工作单位的协助下,可以典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蓝本,制作用于高校教学和应急培训的虚拟仿真软件。在虚拟环境下,学生可全过程参与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得益于此,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个人防护、样品采集、卫生处理等基本的公共卫生技能;通过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模拟,掌握突发卫生事件调查的重点和调查步骤;熟悉现场处置的基本程序和综合措施。

为了直观地了解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笔者统计了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http://www.ilab-x.com/)平台中各医学学科的项目分布情况(数据截止到2021年5月10日)。全部学科门类项目总量为2079个,认定项目数量为728个,认定率为35.02%,具体到医学类(将所有医学学科门类汇总统计),总量为331个,认定项目数量为129个,认定率为38.97%,略高于平均认定率(图1)。表1所示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项目选题聚焦的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图1: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基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统计)

表1: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现状(基于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统计)

2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为了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教育部陆续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13]94号)等有关文件。通过阅读这些文件,我们不难看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重点是“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核心是“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不可否认,经过若干年的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同样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刘亚丰等人认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中主要存在项目建设简单化、无序化、重复性等问题(图2)。从本质上看,主要还是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两个层面的问题,作者进而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方案与具体措施、虚拟仿真教学建设标准相关原则与具体要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该研究结果可为推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有序、高质量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图2: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事实上,上述问题也是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除了上述问题外,笔者认为,在医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校企协同机制不畅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过程中,先由专业教师完成实验内容设计及脚本撰写,再交由专业程度较高的软件公司完成开发工作,经过几轮修改完善后,才能初步完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因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有赖于专业度较高的软件开发水平,所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相当比例的教师由于资金欠缺等原因无法找到可靠的技术支持,难以将实验内容实现高质量的虚拟体现。退一步讲,即使有资金支持,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任何教学细节或实验内容的调整都需要更多投入才能完成。部分教师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存在畏难情绪,投入精力与延续价值之间是否成正比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尽管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但是因为不了解学科专业,所以软件公司开发的虚拟仿真项目存在“专业失真”问题,无法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教学效果。综上,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良好的校企协同机制十分重要。

3 对策

鉴于已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探讨过如何进一步规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和完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在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如何完善校企协同机制等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尽管具有专业知识及相关资源方面的先天优势,但是同时也兼具虚拟仿真技术方面的天然劣势。因此,需要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有效地吸纳社会资源,积极探讨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共同研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企业为高校提供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完善配套政策,鼓励项目负责人及团队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优化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共享平台的管理和升级等日常管理工作。

教师是教改的主体,是走在实践前沿“吃螃蟹”的人。一个成功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通常具有实验目的明确、知识点丰富、通俗易懂、由易入难、专业素材规范等特征,符合“两性一度”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以及信息化水平对建设成效有直接的影响。鉴于此,笔者建议,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完善激励制度,使教师紧盯专业发展趋势,主动进行教改教研,使创新成果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完善多元化实验教学体系,将部分专业教师遴选出来,作为从事多元化实验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教学实践的生力军。

虚拟仿真教学实验项目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充足的经费。现阶段,项目建设经费主要来自高校自筹、地方政府支持和教育部扶持等途径。但是,这种模式并不利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充分“用活”现有资源,探索将有偿共享收入作为支撑项目完善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此外,作为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和反馈体系。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反馈体系既有利于凸显优质资源,逆向淘汰劣质资源,也有利于资源的完善和改进。项目开发者可以根据使用者(不仅仅是本校师生,也包括社会学习者、资源共享高校使用者)的反馈意见对项目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项目质量。

4 结语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面向现代化出现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对传统实验教学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既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的需要。总体来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发展的大方向是向好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资源建设标准缺失、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不成熟、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希望在各级管理部门的协同管理下,在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在技术支持方的全力配合下,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能够真正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真正做到无缝衔接,助力高素质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医学类公共卫生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