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及指导路径

2021-08-06 11:12周海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索亚历险记汤姆

周海燕

(佛山市南海实验中学实验小学部 广东·佛山 528000)

《义务教学语文新课标(2011版)》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充学生阅读面,提升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品味,尽量少做题,多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统编教材小学五六年级第二单元为名著阅读单元,其中五年级是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六年级阅读世界名著。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吃透课内文本,当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课堂时间有限,同时教师想教学的内容太多,顾此失彼。对于名著长篇小说而言,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合理时间分配。最终围绕根据单元教学目标:“阅读外国文学名著,去探索更为广阔的世界。掌握作品梗概,把握作品主要内容,明确语文教学内容。”

1 名著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1.1 有助于凸显长篇小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价值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下第二单元选编入三篇外国名篇,分别是《鲁滨孙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三部作品共有的人文主题是在游历、历险中获得成长,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概括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主要内容与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三篇作品都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具有审美与想象方面文学价值,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与创造力。其中培养学生感受力就是在儿童小说中感受文字魅力;加强培养学生鉴赏力传递文学中真善美,如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传递给学生的思想,这个世界不是有那么多的绝对,也不是你想象得如此好与坏,黑鱼白那么分明,好人也会存在缺点,坏人也会有优点,还要带领学生去感知小说中语言美、景物美。

1.2 突出名著中的教学价值

当一部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就需关注文学作品中教学价值,收录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下选入这三部儿童小说《鲁滨孙漂流记》《骑鹅旅行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也不例外。围绕本单元所富含语文元素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去刻画人物形象、情节安排与语言风格描写方法,而这三篇文学作品属于小说范畴,小说创作特点就是如此。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相关文学作品风格与人物性塑造方法,让学生去感受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骑鹅旅行记》中每个人物形象立体多样,尼尔斯淘气顽皮,当学生读到“他心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从描写中我们可以发现尼尔斯除了顽皮性格之外还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如让学生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可以感受语言文字的妙处,体悟马克·吐温被为什么誉为幽默讽刺大师。通过学习文学作品让学生对现实社会的认知,虽然文学作品虚构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就借汤姆及他的冒险经历以及对当时社会虚伪庸俗资产阶级道德和宗教进行无情地揭露与讽刺。根据小学语文课标要求(2011版)不能让学生盲目去读书要增加学生,同时对教师提出明确指导建议:“要求重视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多关注学生通过外在媒介进行阅读,让学生去选择优秀的阅读教材,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多多开展名著课外阅读活动,教师要多多创造给学生交流机会创造良好阅读氛围。”其中扩大阅读面可以理解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对各种载体与文学体裁进行广泛涉猎,相关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数量达到145万字,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课外文学导读教学,可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的教学价值。

2 名著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路径

2.1 明确单元系统导航,准确定位作品内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下二单元教学目标的三篇课文都是名著节选,如《骑鹅旅行记》这篇节选犹如一把宝藏的钥匙,前文课文提示写道:“小说中还蕴含许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精彩得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地狱谷的羊群,猜一猜他们如何讲述这神奇故事”。一旦学生开启阅读部分,不少学生就会被充满魔幻般的文字所吸引,感受文中小男主奇妙的经历,体会他的发生变化。当学生深入阅读下去,就会激发起他们对阅读内在探索欲望,学生在大脑心中就会产生:“这个神奇小故事中的他,之前是怎样,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课文节选部分与当前小学高年级儿童实际生活契合度较高,同时在节选部分充分契合“顽童”这一主题,而儿童文学中主题正是要表达“顽童、爱、自然”等三大母题,从而能够充分激发儿童内心的共鸣,加上风趣幽默真实而生动语言也是一大特色。《汤姆·索亚历险记》前文提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说说哪个部分最为吸引你。”教师可提问觉得汤姆是一个怎么样孩子,在他身上可否寻找自身影子,重点关注人物与情节两个要素,从而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后续阅读。

2.2 用整篇阅读意识准确定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下二单元几篇课文全是外国文学名著,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如果从一个有趣的节选开始教授反而会容易些,最终目的是透过节选内容引导学生走向整本书的阅读。如在《骑鹅旅行记》教学点有两个:一是梳理课文小标题,掌握节选主要内容,把握整体书的全部内容,二是细细品味人物形象。《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教学难点也是两个:一是梳理课文小标题,二是品味幽默大师马克·吐温夸张的语言和奇幻情节以及精彩人物形象塑造。由此可见这几篇课教学目标围绕聚焦小说文本特征,同时又有自身独特之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走向整篇文学作品。

2.2.1 发布学习任务清单,走进动人故事的情节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文本开始有着自我的想法与独特的感知体验,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发布学生任务清单,再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深入学习。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思维化、形象化、可视化的学习工具,既可以用在移动平板上画画也可以笔在白纸进行作图。运用思维导图可以锻炼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而对文本有着深入地思考。

教师首先发布学习阅读任务清单

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

你认为课文精彩情节

情节A( )推荐理由:

情节B( )推荐理由:

......

接下来可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先提问这篇小说是谁写的,全班同学齐声回答:马克·吐温。接下来教师可以分开让学生主动讲一讲自己自学心得体会,小A同学说:“特别吸引我在故事最后乔埃还在洞里,我想知道整个故事的发展故事发展结构是什么。”小B说:“最精彩部分我认为是汤姆在叙述自己如何帮助小伙伴脱险,找到一个出口,这与当大家遇险时其余小伙伴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小男孩。”小C同学说:“我喜欢文中好几个排比句表达,感觉语言表达并不单一,反而突出汤姆受到众人表扬时的洋洋得意的神情,我能够联想到。”

2.2.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总结人物具体形象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一部优秀的小说,最重要的是借助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就像马克·吐温在原文首卷就写出:“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这孩子更淘气的。”可通过侧面人的讲述:“他却在同龄的男孩中却是偶像般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借助思维导图来展现一下汤姆到底是怎么样一个“淘气的孩子”。

教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如何去挖掘作品中人物形象寻找他的性格特点,从而让纸片人的形象立体起来。现在请大家分小组进行讨论。”

A组:汤姆特别爱出风头、非常勇敢,机智、冷静。

B组:汤姆自身视野广阔、性格上临危不乱、张扬与重感情。

C组:这个叫汤姆小朋友非常聪明,大胆勇敢,同时也很爱出风头。

经过小组讨论,性格对比,我们对汤姆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组合与筛选,同学们你们发现汤姆性格有什么特别之处?有的学生举手回答说:“汤姆性格中优缺点十分明显,不比不知道,一比就非常让人记忆深刻,太复杂了。”

2.3 从目录入手,把握精髓,猜想故事

在《骑鹅旅行记》的课前导语提道:“小说中还有其他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借助范例引导学生,从而成为多篇联动引子。”课文所节选是哪个章节,接下来教师出示课件,课件,看看所选目录那哪一部分,因此大家可以从简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一写整个故事梗概,还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让学生去寻找所选内容与原著目录项对应的,在对比中深刻认知梗概了解书本主要内容。接下来根据课文提示,让学生在目录寻找课文节选部分,如前文所提示学生很快在目录中寻找“鹤之舞表演大会”和“大海上的白银”所在的位置,接下来让学生顺着节选猜一猜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

学生小A:“我顺着大海上的白银这一故事情节,我猜尼尔斯他们应该正在寻找一份非常宝贵的寻宝图,当他们找到白银的时候,就会遭遇一群海盗,已经在抢白银了,他带领大雁们海盗,最终保护了白银。”

学生小B:“我根据上一个同学讲述,猜测相关的题目应该是《海盗宝藏》,我们根据相关线索描绘出后面的故事。”

3 小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名著教学,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与吃透教材,从单元文本特点出发,先把握作品的整体梗概到目录,从课文节选到原著片段,不断拓展学生阅读面,让学生从课内阅读向整本书阅读。名著阅读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认知高度,积累学生阅读经验,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领悟。

猜你喜欢
索亚历险记汤姆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冰河时代历险记
地心历险记
寻影历险记
贪吃的汤姆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一只小海狗的使命
童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