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物摄影的方法与技巧

2021-08-06 11:1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7期
关键词:拍摄角度文物摄影

李 丹

(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 河北·承德 067000)

想到摄影,人们就会想到胶片和照相机。摄影技术是在19世纪30年代产生的,随着时间的发展,摄影技术越发完善,这一技术的出现,可以打破语言文字一统天下的局面。摄影图像以直观、具体的形式可以更好地让物体展现出来。但是,摄影又是一门技术,它可以与艺术相结合,形成造型艺术。利用摄影艺术语言可以在二维模式下展现三维立体空间,摄影者利用摄影艺术形式可以传达出思想和情感。与此同时,摄影技术也具有计时的功能,能够更为真实地去展现事物。由于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摄影也已经渗透到了气象、人文、医学、考古、地质、新闻、教育等各个领域,它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其中就包括审美、教育、认知功能。

1 文物摄影的意义所在

1.1 纪实性

摄影的方式主要是人们利用相机来记录活动,按下快门时就可以在一瞬间记录下空间中消失的瞬间。因此,相机所留下的印象就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对文物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可能涉及千年前的古建筑,也可能是瓷器。因此,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特殊的摄影手法,能够对文物进行客观的反映,因此达到纪实的目的,让更多人更为客观、科学地了解文物。

1.2 宣传性

由于图片相对于文字来说,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它们也能够更为直接地去展示文物的特征,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实际对文物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主要包括文物纪录片、考古著作等形式。但是,在当前这个社会,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静下心来去阅读著作,也很少有人会在屏幕前去观看有关文物的纪录片。因此,要想更好地宣传文物,那么文物摄影就具有很明显的作用。

1.3 审美功效

由于每件文物都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它们所处的年代各有差异,每件文物都能够展示出他们所处年代的时代美感,因此摄影的目的就是能够利用镜头展示出那一年代关于美的部分。文物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完美再现历史文物的美。也就表明,摄影师发现文物、展现文物的过程,需要挖掘其中的历史价值,通过文物设计能够更好地让人们去领略文物之美,更好地去了解历史。

1.4 教育功能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精华和特色,需要人们去牢记。但是,在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的责任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因此,会无暇顾及过去,那么人物摄影的方式就很好的再现了历史,让人们能够通过摄影更好的去了解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也能够推动大众历史教育的开展,让大众真正地与历史学家进行沟通交流。

2 文物摄影的方法

2.1 不可移动文物摄影

通常情况下,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古墓葬、古建筑等文物,因此摄影师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讲究布局以及光源的应用,在用光、构图方面需要着重考虑,以此能够展现出文物的艺术特点,突出当时的时代特征,让观赏者能够更为清楚地去了解照片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摄影者只有更为精确地掌握摄影的专业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去对文物进行鉴赏。然而,需要摄影师注意的是对于一些残败、破损的古建筑遗址,很多摄影师为了追求镜头效果,觉得这种破损的文物没有什么好拍的,就想着弄些艺术上去,这样一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文物本身的本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去反映客观存在,尤其是对于考古发掘拍摄的过程中,需要拍清楚每件文物的摆放位置以及挖掘过程,不能有半点的虚假,需要真实反映出文物的现实性,这也是文物摄影与艺术摄影的不同之处。

2.2 可移动文物摄影

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还包括可移动文物摄影,其中就涉及到了玉器、陶器、青铜、字画、瓷器等。由于这些文物的形状质地不同,因此在拍摄时所需要使用到的器材也有很大差异,拍摄手法以及光线的运用也不一样。

2.2.1 玉器

针对玉器这一文物,由于它的色彩绚烂、造型优美、技艺精湛。因此,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需要拍摄者能够充分展现玉器栩栩、玲珑剔透的效果。在拍摄时需要合理的控制曝光,运用灯光以及选择背景。通常情况下,玉器有黄、玉、白、墨、青等颜色,因此不同的颜色对于光线的要求也不同,应当将器物与背景分离开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物的立体感。一般来说,从器物后面射来的光线能够更好地去勾勒出整个文物的轮廓线条,更加凸显出玉器的质感。对此,就可以利用主灯从器物侧面打光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器物的阴刻线、纹路以及浮雕的精湛技艺。利用铺灯从较远的地方从正面曝光,可以照亮整个文物,以此展现出文物的整体效果。

2.2.2 青铜器、瓷器、陶器

针对陶器、瓷器、青铜器这类文物,需要从它们的立体感、质感、形状角度出发,让整个器物的形象更为真实的形式呈现出来。要想增强器物的立体感,就需要合理的补光。利用顶光来勾勒出气息,主光和铺光的光比也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防止大平光影响到整个文物立体感。在拍摄角度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突出文物特征,选择最为合适的观赏面,尽力展现出造型美。这些文物中会大量涉及到尊、碑、鼎、罐等文物。这些文物的口是最为重要的外形特征,因此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合适的选择高度和角度,让口形充分表现出来。

2.2.3 字画

在对字画这一文物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透视问题,确保字画不会变形。通常情况下,字画需要保持与相机镜头水平,合理使用照明灯。若是不合理的使用,那么照明灯的高温会对书画产生破坏作用,导致墨迹变淡、纸质变脆。对此,在拍摄时应当合理地选择照明灯具,防止灯光直接照射。通常情况下,书画若是保存多年,那么他们的纸质会变就变黄。在拍摄过程中,若是加上橙黄色滤光镜,增加曝光时间,那么能够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原物。

3 文物摄影方法与技巧探析

3.1 妥善准备文物摄影器材

在实际开展文物摄影的过程中,需要在摄影之前就合理地去准备一些摄影器材。通常情况下。选择的器材主要包括数码相机。因为这一拍摄方式比较简便,不需要对拍摄数据进行处理,也不需要对照片进行冲洗就可以存入电脑中,更好地去实现数据化的管理。而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对于镜头,需要使用到长焦、中焦镜头。由于某些文物的体积比较小,就需要准备微距镜头。对于灯具的选择,通常情况下需要选择电子闪光灯、柔光灯。对于背景,也可以选择一些灰色的背景,因为灰色不是很鲜艳,属于中性色,能够更好地去突出文物的特色。

3.2 合理运用光线

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对于文物也需要合理的去选择灯光。在拍摄时,柔光灯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一种测光拍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凸显。这一光源也是最为理想的光源,光的主次和强弱都需要结合以文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合理地设置。利用光的强弱对比,可以让摄像的作品变得更具艺术表现力。对此,在实际文物摄像开展的过程中,摄像师也需要注重反差适中、光讲究的原则。若是在摄影过程中出现光斑,那么就可以利用偏光镜、反光伞等各种措施来消除、弱化光斑。与此同时,在投影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去设置一个很好的投影,防止过多照明产生重叠交错的投影。这就表明,在文物拍摄的过程中,只有合理运用好光线,才能够更好的呈现出文物的图片。

3.3 科学选择拍摄角度

在文物摄影的过程中,合理选择拍摄角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拍摄角度的合理性能够让文物的呈现更为恰当完美,凸显出文物的质地、纹饰、造型、色彩,这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文物就是一件艺术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它。与此同时,在摄影的过程中,角度的关系设置可以更好地呈现出文物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合理选择角度主要是让文物的体现最具代表性,需要去合理选择观赏面,认真地思考斟酌拍摄的切入角度。通常情况下,拍摄角度可以选择仰拍、俯拍、平拍的角度。平拍的方式可以让画面变得更为亲切自然,也不容易让文物产生变形,也是在文拍摄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俯拍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去体现出文物的空间感,展示出它的全貌。通常适合用于院落等大文物的拍摄过程中,仰拍的角度主要是能够呈现出物体的高度,展现出物体高大一面。这一拍摄方式以夸张强调的形式,在拍摄过程中容易引起物体的形变,因此在对古建筑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可以用仰拍的方式来展现文物的高大。例如,下图所拍摄的即为南山积雪,摄影师在摄影师选择了平拍的方式,更能够还原南山原本特色,使得图片极富感染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文物摄影开展的过程中,摄影师需要结合以具体的文物来探究文物的摄影方法和技巧,认识到文物摄影的意义。对于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物摄影,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摄影方式和技巧。在摄影之前应当妥善准备好摄相关的器材,并合理运用光线选择拍摄角度,让文物更好地呈现出来,让观赏者更好地去接受文物的特点。

猜你喜欢
拍摄角度文物摄影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文物超有料
“干跳”
文物掉包案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