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32例疗效观察

2021-08-06 17:48曹卉姚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1年6期

曹卉 姚虹

【摘 要】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就诊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桂枝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思密达口服治疗,服药5 d后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可提高本病总治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对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桂枝汤加减;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1-010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uizhi Decoction on children with persistent diarrhea. Methods 64 cases of pediatric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Guizhi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ecta.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CM syndrom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5 days of medication.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and the TCM symptom scor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Guizhi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total cure rate of the disease, improve the TCM syndrome score, and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ildren with persistent diarrhea and spleen deficiency diarrhea.

Keywords:Guizhi Decoction; Infantile Persistent Diarrhea;Diarrhea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

腹泻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世界卫生组织(WTO)关于腹泻的定义是指粪便中的水分及粪便次数的异常增加。可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其中病程在2周至2月之间称为迁延性腹泻[1]。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属“泄泻”范畴,而迁延性腹泻根据其病程及临床症状来看应属于“久泻”,其发病多与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有关,在治疗时应以健脾益气,调和阴阳为主。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口服微生物制剂、肠粘膜保护剂为主,配合液体疗法,然而本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时间较长,临床上部分患儿西药治疗疗效不确切,易反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桂枝汤加减口服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至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符合条件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0~5岁,平均年龄为(2.65±0.90)岁,病程19~55 d不等,平均病程(33.17±12.28)d;治疗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齡1~5岁,平均为(3.10±1.23)岁,病程18~57 d不等,平均病程(38.56±11.97)d。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人民卫生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2]制定小儿慢性腹泻病诊断标准:①脓血便、水样便、稀便或黏液便;②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③病程在2周至2个月。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儿科学》及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关于脾虚泻有关内容制定:主证: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溏或水样大便,反复发作。次证:①面色萎黄;②形体消瘦;③神疲倦怠;④食欲不振。舌脉:舌淡,苔白,脉缓弱。具有主证及次证1~2项结合舌脉即可确诊。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0~5岁 ;③患儿法定监护人对此次临床观察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纳入标准者;②合并有重度营养不良,重度拘楼病,或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者;③不能服药或不配合治疗者;④对该类药物或组成成分过敏者;⑤正在参加其它药物的临床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参照2009年《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予以思密达口服[4][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0690,规格 3 g]1~2岁 1.5 g, 每日3次;2岁以上 3 g,每日3次;治疗组予以桂枝汤加减口服具体药物如下:桂枝6 g,白芍(炒)6 g,黄芪5 g,白术4 g,枳实4 g,干姜3 g,大枣3 g,甘草2 g。药物由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中药房制备,每日1剂,煎取120 mL,年龄在 1 岁以内的患儿每天服用60 mL,年龄在1岁以上的患儿每天服用120 mL,均分3次服用。

1.6 观察疗程  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7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2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1.8 疗效判定

1.8.1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5]:①显效:治疗5 d内粪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②有效:治疗5 d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③无效:治疗5 d内粪便性状、次数均无好转甚至恶化。以显效、有效例数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8.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本研究所观察的中医疗效指标为中医证候积分,根据用药前后患者在中医证候方面的主证、次证下降程度,以无、轻、中、重为严重程度划分程度(主证计0、2、4、6分;次证计0、1、2、3分),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

1.9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收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据表1,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显示两组在治疗后主证与次证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总有效率(78.13%)低于治疗组(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迁延性腹泻成因有很多,目前以过敏、使用抗生素及感染因素最为常见。WHO 相关调查结果指出腹泻病是五岁以下儿童的第三大常见死因,同时也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6]。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则会形成慢性腹泻,长此以往,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日常学习生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不利。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思密达治疗,思密达作为胃肠粘膜保护剂主要为覆盖修复消化道粘膜,可固定抑制消化道内细菌及病毒产生的内毒素,但单独服用对于部分迁延性腹泻疗效疗效不佳,易反复,且存在服药后便秘及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可能[7-8]。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故脾胃易于受邪,脾胃作为运化水谷之枢纽,受邪则运化失常,致清浊不分,共同泻下,因此脾虚则泻,但久泻则气虚,气虚阳衰而生内寒。故在治疗本病时应当健脾益气,调和中焦脾胃之阴阳,使气虚得补,阳虚得温,内寒得散。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在其他医学著作当中也多次提及,被誉为群方之首,后人在桂枝汤原方基础上加减,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疾病。原方由桂枝、芍药等量,再加姜草枣组成。方中桂枝味辛气温,立中州之阳气;芍药酸甘化阴,与甘草大枣合用可制约桂枝辛燥之性太过。本次在原方基础上将白芍炒制,缓其性,可和脾止泻,将原方中生姜改为干姜,更加温中之效。再加入黄芪、枳实、白术,其中黄芪气味俱升,入少阳补生生之元气,可主小儿百病;白术甘而除湿,为脾家之要药,可除湿利水道,强脾胃,配合枳实以消痞,止泄泻。方中未用固涩止泻之品,但有止泻之效,是因为健脾则益气,温阳则可散寒,内寒得散则泻下自止。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桂枝汤水煎液具有双向调节免疫及胃肠道蠕动、抗炎、 抗菌、 抗病毒、 抗过敏的作用[9];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抗胃粘膜损伤的作用[10];枳实具有调节胃肠道動力、抗菌、抗炎的作用[11];白术具有抗炎及双向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5 d服药治疗,服用桂枝汤加减患儿疗效优于思密达口服(P<0.05),说明桂枝汤加减口服较思密达口服在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上具有见效快,症状改善明显的特点。对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次证的改善优于思密达口服治疗(P<0.05),也说明本方对人体其他系统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综上,桂枝汤加减可提高本病总治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对小儿迁延性腹泻脾虚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CHILLER L R, PARDI D S, SELLIN J H . Chronic Diarrhe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2016:S1542356516305018.

[2]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等.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3]江载芳,申昆玲,沈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38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陈洁,叶礼燕.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8):634-636.

[6]世界卫生组织·腹泻[EB/O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iarrhoeal-disease,2017-05-02/2020-04-08.

[7]余文胜.健脾止泻合剂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5):765-766.

[8]林鸿,俞淑静,穆晓燕.思密达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1(1):76-77.

[9]袁海建,李卫,金建明,等.桂枝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23):4556-4564.

[10]姜辉,顾胜龙,张玉婷,等.黄芪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9(5):93-96.

[11]曲中原,冯晓敏,邹翔,等.枳实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17,19(6):455-459.

[12]顾思浩,孔维崧,张彤,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及复方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69-73.

(收稿日期:2020-11-25 编辑: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