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心源 迹与心合

2021-08-09 01:56孙东明
美术界 2021年7期

孙东明

【摘要】画家王玉晓的《高原印象组画》既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当代性,又不失其传统特征,这源自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体悟,并且生成了问题意识。其脑海中对藏族文化的既定印象与他在藏族聚居区的实地考察所形成的认识反差,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于是他将“心印”输出笔端,融于色彩。笔者采用先读作品、提炼问题,然后通过针对问题让画家解答的方法来印证笔者的思考与理解,以揭示当代优秀艺术作品的生成机制,真实地表达作者的创作初心及作品所承载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心印;王玉晓;高原印象;用色

在传统的中国绘画评论中,常常将“技”与“道”并举,专注技法、刻意为之的作品,不入高格,徒成下品,属于形而下的层面,充其量成为“能品”;而将人的情感、人的精神世界借助技法而自然地表达在作品之中,即心手相称,笔与意合,心中之物与作品高度统一,方为形而上之逸品,此乃真正曰“技通乎道”。然而由“技”入“道”并非易事,它需要“技”的原始积累,即所谓的笨功夫、扎实的功底。《庄子》有“庖丁解牛”之典故,庖丁之所以解牛能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曾下过十九年的解牛之功①,谙熟其内部规律,通幽洞微,因此其技艺已臻登峰造极之境。《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其理正是如此。

“技通乎道”,没有捷径,不论是对绘画而言,还是对书法而言,或是其他艺术门类,都需要千锤百炼的功夫。因此,有古代艺术家诸如汉代的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③;隋僧智永“退笔成冢”等佳话传世。功夫,古人又叫做“工夫”。然只凭工夫,没有敏锐的悟性、没有天分、不关注生活、不洞明物理,也不能入“道”。因此,好的作品不仅仅要体现精湛的技艺,同时要体现作者的艺术创造力,表达自己的精神世界,将作者之心印在画中,并且呈现出自然天成的视觉效果,作品所表达的是作者情感之自然流露,也正是作者之心画。古人所重视的“工夫”与“天然”的辩证关系,大概如是所云。

当今的时代节奏和信息流通的速度,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不可同日而语。而值得深思的是当今的从艺者,多为外物所累,急功近利之现象越来越盛,内观自心、体悟生活、拥抱自然的静气之心变得越来越少。城市的喧嚣、物质的追逐,使原本雅正的艺术增添了俗气和铜臭味。而古代具备原始的艺术生态环境,即在语言和文字上,古人有文言文的语言交流环境,古人生来就要用毛笔、写繁体字、说古语。古人又重视取法、笔法、技法等师法或技艺层面的师承关系,同时其自然条件是原生态的、古茂盎然的,这或许是古今不同的地方所在。那么我们生活在当代,当代的艺术精神该如何体现?当代的艺术价值又体现在哪里?

八零后的艺术家,在当代中国艺术界已经渐成气候,这一代人的老师辈经历过新中国初建、十年坚冰、恢复高考、改革开放等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而八零后正是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这一代艺术家需要继承传统,同时要进行多元艺术文化的融合与转型,在新时代里要体现当代的人文精神和时代艺术精神。王玉晓是我所见到的众多八零后画家中不同寻常的一位。他的求学与从艺之路并不平坦,而他就是那种既有“工夫”,又有“天然”的画家。当别人都在追风逐名的时候,他能够保持冷静的思考、坚持自我的风格、探索艺术的创造,不受时风所动;当别人为物所累的时候,他还在坐冷板凳默默地读书、求学深造、以文化滋养艺术、以学术推动创作。透过他的工笔重彩绘画所呈现的技法、设计、形式、内容与色彩等之外,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種静气和作者的思考,这是来自作者内观自省,源自他对生活的观察与体悟。他体悟到当代社会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当今的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的楼房之中,人与人的沟通更多地依赖电子设备、数字信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转变。王玉晓除了能够洞察一些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并有所反思。不论是都市生活,还是乡镇村落,他都能将这些生活中的元素以技法、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来运用到他的创作当中。王玉晓曾说:“艺术创作一定要以生活为前提和基础,要从生活中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无论何时的艺术品都要遵循艺术创造的客观规律,我们在强调艺术来源于现实、来源于生活的同时,不可忽视艺术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④可见其艺术创作之参照对象,以及其创作灵感都是来自他对生活中的景象和细微之处的洞察与思考。

一、心印转变:创作背景和印象重构

王玉晓之前大多是从影视剧中以及其他的绘画作品中了解到藏族群众,但是自当他九年前第一次到甘南藏族聚居区考察、第一次见到真实的藏族群众,便颠覆了他以前的印象。

首先,体现在藏族色彩斑斓的服饰上。它们完全不同于上个世纪50年代解放西藏的黑白影视剧里的藏族群众的服饰,从黑白影像到回归现实色彩的巨大反差对王玉晓的触动极大。这种在脑海中既定生成的印象被打碎而焕然一新,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和创作冲动。其次,体现在他看到甘南藏族聚居区实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状态与他印象里的“贫困之地”形成了很大的差异。实地的考察说明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藏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

经过此番实地考察之后,带着新的印象和思考的王玉晓回到首都师范大学,他并没有针对某一特定藏族群众或照片进行写实,而是将他所亲历目睹的藏族人民形象与师友提供的大量藏族聚居区相关的一手资料进行整合。这是一次全新观念及印象的重构,他以真实的素材、切身的印象、全新的理解,全凭记忆的输出画出了自己心中的藏族人民形象,历经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高原印象组画》的创作。

二、经营布置:虚与实的和谐统一

在构图上,王玉晓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影响颇深。文艺复兴时期的肖像画特点是要突人物本身,其人物后面的背景也会凸显空间的层次感。正是受到这个影响并看到了其中的妙处,于是他借鉴这了这种构图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王玉晓在他的画作中没有全部照搬效法,而是把人物主体与其上面的空间进行拉大,突出了空间层次感,这样既有了一种跟文艺复兴肖像画的固有范式不一样的形式感,同时也能给观者在精神层面与西部地区那种广阔无垠的空间感产生直接联想。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早期中国的传统山水绘画中,如五代的董源、巨然等画家的作品中就有大量留白,不论是立轴、还是手卷都有营造空间的形式感,而这种空间与画中的实物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且又非常和谐,其更加突出了作品内容的主体存在,而留白所形成的空间是留给观者以精神和联想去填充的,其妙处就在于此。王玉晓中西画会通,又深明此理,又不囿于固定成法模范,敢于表达自己的艺术性格和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其可谓兼具“学”“识”“胆”矣。

对于他作品人物前面的落款,也是有出处和取法的,他同样模仿了一些文艺复兴时期写在肖像作品前面的英文落款。在人物的造型上,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比较喜好那种团块状的感觉,外形很整且团实,而不是零碎的拼凑状态。玉晓在选择模特、选择照片的时候也会找他所喜好的形象,设计画中的人物时也会采取三角形结构来表现较强的稳定感。因此,我们从《高原印象组画》以及玉晓的很多其他人物画作品中也能看到这一特点。

三、心中光影:对比色的和谐统一

我们在《高原印象组画》的用色中,可以看到其颜色的纯粹与鲜艳,不论是笔触、空间还是色彩上都非常的干净。这源于王玉晓对色彩的敏感度,他欣赏并通晓西方的色彩学知识,善于随类赋彩,他对色彩的使用十分讲究,在调色和色彩种类上也很下功夫,这在他的画作中也都充分地展现出来。

在色彩的运用上,他特别强调对比色的视觉效果,在创作的前期他会尝试做很多的构图及色彩的样稿,反复观察探索对比色。色彩对比过于强烈,会产生很跳的视觉效果,或者是不和谐的生硬组合感。而王玉晓在处理这一问题上是做过无数次的尝试,比如说红、绿、黄、蓝、紫这样的对比色的运用,很容易让人产生它们不是统一的调子,但他在实践中会尽可能地在色调的对比之中,让它们又统一协调起来,看着既自然和谐,又保持着鲜明的对比色,使人视觉舒适,这是用色的“和而不同”。

我们欣赏《高原印象组画》后会不禁问到,为何玉晓要用如此鲜明、醒目的对比色来表现他的绘画?其原因有二:一是他本人偏好鲜艳、纯粹的色彩,同时他对颜色高度敏感,这是其根本原因;二是从黑白印象到还原真实的色彩后,使他认识到藏族聚居区本来的色彩就斑斓夺目,本身就有很明显的颜色对比,同时又是那样的纯粹与和谐,这是他敢于探索的前提依据。因此,他在自己的创作中,能很好地将对比色做到“和而不同”,同时还与现实中的色调达到统一。

结语

王玉晓的《高原印象组画》既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当代性,又不失藏族文化的传统特征属性。他能够敏锐洞察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寻常素材,并且生成问题意识。他的《高原印象组画》中所刻画的四位女性,其中的三个年轻女子都戴着口罩,这在以往的藏族绘画题材中是十分罕见的;其中一年长女子,未戴口罩,且面色黑黝,这些并不是他凭空想象,而是来自客观的现实再现。

信息時代的飞速发展、快递行业的兴起,使得物质文化交流得到了很好的保障。我们看到以往的藏族女孩的照片或者是纪录片,面部都是黑黝黝的肤色,而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藏族人,尤其是年轻女子已经十分注重对皮肤的保养与防护,这一切都被玉晓的细微观察所记录。其组画中年长与年少女性的细微对比,如年龄、肤色、配饰,正反映着新旧时代观念的对比、生活方式的对比。

玉晓的人物线条运用传统绘画中的铁线,因此在他这组绘画中除了看到唯美的工笔重彩,我们也可以看到线条的质感和力道,这是足以让他所刻画的人物具有生命力和骨格的根基。

传统与创新既可对立,又可以做到很好地和谐,这在玉晓的《高原印象组画》中既已体现。一味地仿古、临古,无限地重复古人,其实并不是先贤所期望的。陈寅恪曾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与“预流”说,以及胡适之所提出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高明见解,其实都是在提倡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传统,即让传统有新的血液、新的生机。

玉晓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性格,建立自己的绘画风格,不断地求学探索、突破自己,是一名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品质。他能在寻常的生活中练就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周围产生思考,这是他的绘画能够不断向前提升其艺术水准的良好习惯。不为时风所动,不为流俗所染,不为已获得的成就而陶醉自满。在未来的艺术探索中,相信玉晓会随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对不同人生的体会和洞察会有新的突破,其艺术也会随之否定之否定,终而自成一家。

注释: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第106—107页。

②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第165页。

③曾巩著;包敬第、陈文华编撰:《曾巩散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第118页。

④2020年4月14日,王玉晓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春季课《艺术美学专题研究》的报告中提出此观点。

参考文献: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曾巩.曾巩散文选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