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寻”考释

2021-08-09 08:22胡佳玮
辞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胡佳玮

摘 要 文章对“披寻”进行了溯源、语义考释、语义历时流变考察等工作,最后得出结论:“披寻”为《汉语大词典》宜收词语。这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披寻 语义考释

一、 “披寻”溯源

隋阇那崛多、笈多《〈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1) 大隋仁寿元年辛酉之岁,因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遂共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勘天竺多罗叶本……字句差殊,颇亦改正,傥有披寻,幸勿疑惑。

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大中型辞书,未收录“披寻”。但“披寻”出现时代较早,例如:

(2) 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凉风届节,顷常如何?贪道劳疾,多不住耳。信南返不悉。八月十五日。释僧肇疏答。(后秦僧肇《肇论》答刘遗民书45NO.1858)

(3) 咏之翫之,纸已致劳,而心犹无厌,真可谓当时之高唱,累劫之宗范也。但臣顽闇,思不叅(按: “玄”的异体字),然披寻之,日真复咏歌,弗暇不悟弘慈善诱,乃欲令叅致问,难敢忘愚钝,辄位叙所怀。(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卷六十后秦录八姚嵩)

(4) 喜报书曰:“前驱之人,忽获来翰,披寻狂惑,良深怅骇,圣主以神武拨乱,德盛勋高,群逆交扇,灭在晷刻。君等勋义之烈,世荷国恩,事愧鸣鸮,不怀食椹。今练勒所部,星言进迈,相见在近,不复多陈。”(梁沈约《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三吴喜)

(5) 夫欲考寻理味,决正法门,岂可断以胸衿而不博寻众典,遂使空劳传写,永翳箱匣,甘露正说,竟莫披寻。无上珠宝,隐而弗用,岂不惜哉!(梁慧皎《高僧传》卷三译经下僧伽婆罗)

(6) 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寻鲩[1]味,乃言始知所归矣。(梁慧皎《高僧传》卷六义解三释僧肇)

(7) 披寻第目,则先诫臆说;建言肆论,则不觉情迁;分石难持,为恨七也。(梁僧佑《弘明集》卷第七难顾道士夷夏轮宋朱昭之)

(8) 臣以才劣,诚忝工务,奉遵城规,裁量是总。所以披寻旧旨,研究图格,辄遣府司马陆昶、属崔孝芬,都城之中及郭邑之内,检括寺舍,数乘五百,空地表刹,未立塔宇,不在其数。(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志第二十释老)

(9) 魏便忿怒,都不复言,取《韦玄成传》,掷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寻之,达明,乃来谢曰:“不谓玄成如此学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上勉学篇)

(10) 太上曰:“若将来世有学真道士,未见真经,忽于山严,或于异学道士,外道诸邪,见家得此经者,披寻首尾,知是真要,无师可受,便得奉行,得传度以否。”(北周武帝敕辑《无上秘要》卷三十四授度品)

可见,“披寻”运用广泛。据梁慧皎《高僧传》,僧肇“晋义熙十年卒于长安,春秋三十有一矣”,晋义熙十年为公元414年,“披寻”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已广泛应用。

“披寻”最先是用于佛经翻译的术语,来源于佛教,还是汉语自身发展而产生的,暂无从考证。正如董志翘(2000)91所言:“所谓新词、新义,本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我们目前只能根据书面文献进行调查,而一个新词、一个新的义位的产生,往往先是活跃在口语中,然后再被记录下来。至于在有文献记载之前的这段历史,我们就无法考察。”但可以确定,“披寻”是东晋出现的新语言现象。

“披寻”是何义?朱庆之(1992)指出:“双音化是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活跃,人们思维能力与认识水平有较大提高,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突出发展,就迫使汉语需要用新的词汇来表达新的概念。加之,佛教在这一时期的广泛传播和发展,也要求汉语引进新的概念,增添新词新义。因此,汉语进入中古后,双音化现象迅猛激增。那么,“披寻”也很有可能是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发展成了一个双音化的词。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披⑥”释为 “翻开;翻阅”,见汉班固《东都赋》;“披⑩”释为 “分析;辨析。参见‘披究”。又“披究”谓“分析研究”。又“寻④”释为 “考索;探求”,见《后汉书·章帝纪》;“寻⑦”释为 “寻找;谋求”,见《墨子·修身》。

其中“披”的义项⑥“翻开;翻阅”,首引书证为东汉班固的《东都赋》;“寻”的义项⑦“寻找;谋求”,首引书证为《墨子·修身》。可见,“披”与“寻”都是上古汉语已有词汇。基于此,我们推测在进入中古后,“披”与“寻”发生了双音化,凝合成了一个词语“披寻”。

从结构上讲,“披寻”属于联合式的复合词,即“披”与“寻”两个动词的联合。同属这一结构,与“披”相关的《汉大》已收词语还有如下几例:

披览 翻阅;展读。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往世名篇,当今巧制,分诸麟阁,散在鸿都,不籍篇章,无由披览。”

披涉 翻阅涉猎。晋葛洪《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披究 分析研究。《魏书·礼志一》:“臣等承旨披究往说,各有其理。”

披玩 亦作“披翫”。① 展览玩赏,观赏。《宋书·长沙王道怜传》:“〔刘韫〕在湘州、雍州,使善画者图其出行鹵簿羽仪,常自披玩。”② 拨开观赏。唐韦应物《沣上寄幼遐》诗:“罥罣丛榛密,披玩孤花明。”

披索 翻阅求索。清陈确《瞽言四·与刘伯绳书》:“若只据图披索,一览斯尽,何烦推勘?”

从语义上讲,程湘清(1983)344论及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时,将联合词分为平等联合词和不平等联合词两类,又将平等联合词区分为三种,即相同意义联合、相类意义联合、相反意义联合。并指出:“相类意义联合,指构成复音词的两个语素虽然具有不同的义位,但却有部分义素重合,因而带有同类性质。”“披寻”应属于“相类意义联合”,根据《汉大》“披”与“寻”的释义,可以推测出:“披寻”之“披”,或也兼含“翻开、翻阅”和“分析、辨析”之义;“披寻”之“寻”,或也兼具“考索、探求”和“寻找、谋求”之义。而“披寻”之义,则为二者之结合,暂且归纳为“翻阅探求”。

再来看上文所引南北朝的文献语料,据“披寻”出现的上下文语境,大致也可以推测其意义为“翻阅探求”。

需要一提的是: 《汉大》已收录的关于“寻”的词语,这里也可以分析一二,其在结构和语义构成上,与“披寻”并无二致。如下:

寻究 ① 查考;研求。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自序》:“考览奇书,自非至精,不能寻究。”② 追查;查究。唐段成式《剑侠传·田膨郎》:“内官惶栗伏罪,请以浃旬求捕,大悬金帛贮之,略无寻究之迹。”

寻析 探讨分析。晋葛洪《抱朴子·省烦》:“呻吟寻析,憔悴决角。”

寻玩 推求玩味。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别集类》:“〔元结之文〕譬古钟磬,不偕于俚耳而可寻玩。”

值得注意的是: 从《汉大》释义首引书证来看,“披览”“披涉”“披究”“披翫”“寻究”“寻析”等,几乎都是魏晋六朝时候出现的词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披寻”在这一时期成词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二、 “披寻”语义流变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新词的出现和旧词的消亡,都是语言发展的客观现象。词语的意义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有的词义扩大,有的缩小,有的引申出新的含义。那么,“披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词义有何变化?《汉大》未收,莫非是“披寻”已經消亡了?接下来需要考证,在后代汉语中“披寻”是否沿用,以及词义的变化情况。

(11) 乃集达解名三十余人,亲面综括,披寻词理,经延岁序,方乃究竟,即写净本,以为法宝正则。(唐释道宣《大唐内典录》卷五下忏悔罪法二卷)

(12) 案上有书两卷,指谓相国曰:“朕听政之暇,未尝不披寻史籍。此读者先朝所述《金镜》,一卷则《尚书·大禹谟》。”复问:“卿曾读《金镜》否?”(唐康骈《剧谈录》卷上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13) 臣等披寻经训,依按典仪,玉诀真经,龙童凤篆,凝云结气,混合成文。(五代杜光庭《太上黄箓斋义》卷二十六消灾清旦行道读词)

(14) 今以有限之力,读无涯之书,徒欲强记洽闻,终恐唇腐齿落,所以芟除繁冗,采摭精华,冀尔曹披寻,倘获微益也。(五代李瀚《蒙求集注》卷下芟烦摭华尔曹勉旃)

(15) 太上曰:“何得顾难,废不通法,汝当建意,无谓不可传。若丗(按: 同‘世)有道士得此仙经,披寻首尾,知是真要,无师可授,便得奉行。”(宋李昉《太平御览》卷第六百七十九道部二十传授下)

(16) 尚书右仆射褚遂良奉敕修《隋书》十志,复准勅召延寿撰录,因此遍得披寻。(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百六十一国史部)

(17) 西风落叶满空山,怀古情悰每怆然。诗句尚传人化鹤,危亭何在草生烟。披寻旧旨营华构,追继当时醉玉船。要为故家复遗业,当知此举合为先。(宋汪晫《康范诗集》 过西园视豁然亭旧址景仰苏黄门有感用其留题)

(18) 看书才解细披寻,心眼昏花力不任。却恨少时痴騃态,早无远到老成心。(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六退食自警)

(19) 张子能诗檀士林,无时无地輙(按: 同“辄”)披寻。文章咫尺不相见,春兴(按: 同“几”)多应自吟。(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之二试院倡和)

(20) 恰称仙人九节筇,颁自君王灵寿赏。撑柱倾天会有时,披寻福地能萧爽。(明董其昌《容台集》诗集卷一玉鸠歌寿陈子有观察)

(21) 譬诸卿云下垂,河汉倒流,耳目骇掉,心神眩惑。已乃披寻经纬,分擘肌理,则见其镕治经典……(明徐渭辑《古今振雅云笺》卷十谈苑钱谦益)

(22) 柔绿侵窗散晓阴,牙签满案独披寻。飞花落研参朱色,竹响萧萧和短吟。(明梦觉道人、西湖浪子辑《三刻拍案惊奇》卷七第二十八回修齐邀紫绶说法骗红裙)

(23) 又有留滞秦川,披寻旧简,秦蜀幽文,几无剩采。(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三集部四十六蜀藻幽胜集四卷)

(24) 百花径烂熳,泉绅千尺长。石壁自崩奔,披寻青霞洞。大字积尘坌,双石号挂冠。(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二十自朱明洞经青霞洞至石洞顾嗣立)

(25) 披寻石壁获二碑,藓蚀苔侵色似铁。(清查礼《铜鼓书堂遗稿》卷十二海阳山湘漓水源歌)

以上所列文献语料,选摘自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历史阶段的书面文献。搜索“中国基本古籍库”,“披寻”共出现593次,笔者逐一查阅并分析其出现的语境,发现“披寻”之后多搭配“文章”“典坟”“史籍”“词理”“经纬”“竹帛”“诸经律论”等书籍或文献资料做宾语;或后接“反复”“翫味”等动词,构成并列式短语,而省略宾语(依据上下文语境,可补出)。“披寻”的词性未发生变化,仍是动词。其词义依然保留着“翻阅探求”的义项,比较固定。但是,在宋代的文献语料[如例(17)]中发现,“披寻”后搭配“旧址”这种表示地点的宾语,继而在明代[如例(20)]也发现了“披寻福地”的用法,清代有“披寻青霞洞”“披寻石壁”[如例(24)、例(25)]等搭配现象。这说明“披寻”的对象由最初的史籍文献,扩展到某个地点,词义范围扩大了。笔者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在古代保存文字的方法,不仅刻于竹简或写于布帛纸张之上,也有刻在石碑和山壁之上的,因此,从“披寻”典籍到“披寻”石壁山洞等也就顺理成章了。因此,“披寻”的词义“翻阅探求”或可稍改为“披览探寻”,这样其对象就兼含了上述两种。

同时,笔者将“披寻”在不同时期书面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做了统计,如表1所示:

依据“中国基本古籍库”搜索结果统计。

可以看出,“披寻”并未在汉语的历史发展中消亡,而是一直存在,且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进而考察“披寻”在当代的使用情况,查阅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出现了七条记录,其中第六、七条和第五条重复,语料如下:

(26) 陈景元对道教学术颇有贡献,时人即称他兼有司马承祯之坐忘、吴筠之文章和杜光庭之扶教。他在《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叙》中自称:“景元……欲诵洞经,讵敢开韫,于是澡雪身心,静务恭洁,广求古本,先自考详,沉默披寻,反复研构,一句一字,未尝越略。”(卿希泰《中国道教》)

(27) 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信念,锐意追求业务知识,在那样动乱的年代,披寻古籍,总结历史经验,以凭借鉴,这种精神,值得称道。(明程《评〈中国旅馆史话〉》)

(28) 周祖谟、余淑宜先生就三部批校本,前后披寻,屡经撮录,终于使这部巨著得以问世,猗欤盛哉!(乐闻《〈世说新语笺疏〉纠谬》)

(29) 启功先生曾在《成容若手札卷跋》中写道:“先生高才早世,遗墨流传,稀如星凤。每思披寻尺素,以寄仰止之思,而不可得。今见此卷,摩挲展读,其欣幸真有譬喻所不能尽者。”(金香《新书录》)

(30) 披寻钱柳之篇什于残阙毁禁之余,往往窥见其孤怀遗恨,有可以令人感泣而不能自已者焉。(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可以看出,“披寻”在当代的使用多存于较为典雅的文献中,词义仍较为固定,如例(27)中的“披寻古籍”、例(29)中的“披寻尺素”等。方一新(2002)认为:“求证中古汉语的词义,大致上要先辨字、明词,再进行释义……‘释义包括查考、汇证、推阐、审例、比较、探源、求验等步骤。”那么,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披寻”一词自出现起,后代一直沿用,且词义固定。

三、 “披寻”未收补遗

既然“披寻”已凝固成词且词义固定,为何《汉大》未收?应该收吗?

首先,蒋宗福师(2005)在《电子语料库与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一文中指出:“一些成双成对的常用词,大型语文辞书无疑应该全收,一收一不收,显然是疏于配合而漏收。”在查阅文献时,笔者发现“披寻”和“考寻”“博寻”曾在相似的语境中出现,如上文例(5)。

例(5)中,“考寻”为谓语动词,后接宾语“理味”;“博寻”为谓语动词,前搭否定副词“不”,后接宾语“众典”;“披寻”亦为谓语动词,在否定副词“莫”之后,宾语省略。(据上下文语境,可补出宾语为其前面的“甘露正说”)可见,“考寻”“博寻”“披寻”承担的句法功能相同,可以推测,三者应为同一词性。而《汉大》收录了“考寻”一词,如下:

考寻 考察探求;研求。《后汉书·张敏传》:“愿陛下留意下民,考寻利害。”

而未收“博寻”“披寻”,因“博寻”非本文重点考察内容,此不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博寻”在《大正新修大藏经》(CBETA电子佛典2018)全文搜索中出现了40次,在“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出现了64次,故“博寻”是否为宜收词语,也值得进一步探讨。

但可以确定的是,“披寻”在此处,应得到与“考寻”同等的待遇,《汉大》宜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考察“披寻”时,还发现了另外一个词“披阅”。《汉大》未收“披阅”,但其他词典收录了。如《现代汉语辞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披阅 (动)披览。并列式: 披+阅。《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 披阅 阅读,翻看。例吴在军中,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为务。(《梁书·陶弘景传》)《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披阅 〈书〉动披览;阅读。《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披阅 展卷阅读,翻看。蒋宗福师(2005)认为:“有些《现汉》收录,且古已有之的词语,《大词典》却未收,显然属于漏收。”可见,“披阅”也属于《汉大》漏收的情况。

附 注

[1]鲩: 鱼名。与此无涉。“鲩”与“魭”形近,又“魭”一音《集韵》五换切,去换,疑。与“翫”音同。故“鲩”应为“翫”形音之讹。

参考文献

1. 程湘清.《论衡》中联合式复音词的语义构成.中国语文,1983(5).

2.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方一新.中古汉语词义求证法论略.浙江大学学报,2002(5): 34-42.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4.

5. 蒋宗福.电子语料库与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四川大学学报,2005(5): 79-86.

6.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2.

7.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成都: 巴蜀书社,1993.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6.

9.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漢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1992(4): 297-306.

10. 《现代汉语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汉语辞海.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11. 《现代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 610064)

(责任编辑 马 沙)

猜你喜欢
汉语大词典
《近代汉语词典》: 汉语词汇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从“全都”义同义复词看《汉语大词典》的瑕疵
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
评《〈汉语大词典〉研究》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
义净译经词汇研究对辞书编撰的意义
《汉语大词典》“封望”条释义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