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小腿肌肉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1-08-10 07:12徐燕孟彬徐明民王晓涛金凤霞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远端二聚体血栓

徐燕 孟彬 徐明民 王晓涛 金凤霞

孤立性小腿肌肉静脉血栓(ICMVT)主要指比目鱼肌静脉和腓肠肌静脉血栓[1]。其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易被漏诊,影响临床的诊断和处理,且ICMVT可蔓延至近端深静脉,导致肺栓塞[2]。Wells评分和D-二聚体用于诊断深静脉血栓(DVT)已被广泛研究,但其应用于ICMVT的研究较少。有报道称D-二聚体Wells阴性与低评分联合使用时,可以排除下肢远端DVT,降低对加压超声检查的需要[3],但该研究中下肢远端DVT主要指远端胫腓骨静脉血栓,对ICMVT的患者纳入较少。本文分析ICMVT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442例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首次检查是否发生ICMVT分为未发生组(215例)与发生组(227例)。排除标准:既往有深静脉血栓或肺动脉栓塞的患者。之前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或肝素等抗凝剂等治疗。或者有严重合并症(例如,严重肝病,感染)的治疗,心肌梗死、肺炎、脓毒症、怀孕或产褥期,也予以排除。

1.2 方法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采用飞利浦EPIQ5,频率5~12 MH线阵探头。患者仰卧位,小腿屈曲外展外旋20°~30°,逐项检查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小腿肌肉静脉。在实时成像过程中加压,识别静脉壁不能完全受压,同时与实时多普勒成像相结合[4]。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时,应注意小腿肌肉静脉的探测,必要时可采取俯卧位,以免遗漏ICMVT。入院时即评估患者的Wells评分。D-二聚体的定量分析则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Sysmex:CS-21OOi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患者清晨采集1.8 mL空腹状态下静脉血,加入3.8%在枸橼酸钠0.2 mL,离心10 min,血浆去除后测D-二聚体浓度。检测过程及试剂配制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指标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wells评分,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指标。由2名中级职称的医师对患者进行wells评分,若有意见不一致,请上一级医师会诊进行判断。D-二聚体浓度>500 ng/mL为阳性。定性分析只报告阳性或阴性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ICMVT形成各个因素的灵敏度和特异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ICMVT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wells评分,D-二聚体,建立风险预测模型:LogitP=-7.015+0.04×年龄+1.347×wells评分+2.27×D-二聚体。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83.5%,风险评估模型总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0.51分。见表2、3。

表2 ICMVT危险因素单因素Logistic分析

表3 ICMVT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3 诊断ICMVT的ROC曲线 年龄曲线下面积为(0.71[0.66~0.76],P<.001),灵敏度为62%,特异度为75%,年龄的截止值为69.5岁,约登指数(YI)0.31。well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87~0.93),P<0.001],灵敏度86%,特异度77%,截断值为1.5分,YI 0.63。D-二聚体的曲线下面积为[0.83(0.79~0.87),P<0.001],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70%,截止值为1055 ng/mL,YI 0.57。预测概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93(0.91~0.95),P<.001],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86%,截止值为0.51,YI 0.71。见图1。

图1 4个指标诊断ICMVT的ROC曲线

3 讨论

目前ICMVT最佳治疗方法尚未明确。有报道称ICMVT延伸到腘静脉或出现临床症状时再进行治疗[5]。而静脉血栓栓塞症最新治疗指南指出,约15%的远端血栓未经治疗延伸至小腿近端静脉,应对远端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超声监测或抗凝治疗[6]。与未抗凝患者相比,抗凝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复发的风险[7],也可降低远端深静脉血栓患者近端延长率和肺栓塞发生率[8]。

本资料结果显示,年龄、Wells评分、D-二聚体三者建立的预测模型AUC最大,预测准确率为83.5%,预测评分≥0.51分的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Wells评分截止值为1.5分。符合中到高风险预测概率(Wells评分≥1)的患者将进行下肢超声和D-二聚体检测,以排除DVT[9]。Wells评分AUC(0.89,P<0.001),比SILVEIRA等[10]提出的Wells评分近端DVT风险判别准确度的AUC(0.60)高,较其对所有DVT风险的判别准确性AUC(0.67)亦高[11]。本次研究得出D-二聚体截止值为1055 ng/mL,与BAKHSHI等[12]提出用于检测术后DVT的截止值为1000 ng/mL基本一致。

虽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发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位置[13],但对ICMVT的诊断需要有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和血流敏感显示的超声设备。多普勒超声检查代替金标准静脉造影,可能会影响ICMVT的诊断。但年龄,Wells评分及D-二聚体检测应用于临床能较大程度节省治疗成本,有助于降低超声的使用率,提高其阳性检出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但有可能因危险因素不全面,纳入样本量偏小,影响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因此需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对预测模型进行多人种,多地区的临床验证,优化预测模型,提高血栓的诊断率,并积极预防血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年龄、wells评分、D-二聚体是ICMVT的危险因素,三者构成的预测模型总评分≥0.51分对ICMVT的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评分简单,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远端二聚体血栓
改良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AO B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解读
孕产妇分娩前后D-二聚体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