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19题佳作选登(七)

2021-08-10 14:54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知人知己束缚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材料二: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材料三: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认知并且被之束缚生活着的,那就叫作现实。

——宇智波鼬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体验?请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审题指导 ●

本题涉及人在成长过程中如何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认识世界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并处理好“知人”“知己”和“知世”之间的关系。

材料一出自老子《道德经》。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意思是说,“知人”和“自知”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两条非常重要的途径,缺一不可。材料二出自《论语》。大意是,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要多了解别人,了解别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通过关注别人、了解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缺点,来对照自身,改正自身缺点,学习和发扬优点,让自己更加优秀。材料三是学生喜欢的《火影忍者》中宇智波鼬的话,告诉我们认识自己也好,认识他人也好,在现实中都是非常难的,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但有时也会因此受到束缚,导致错误的产生。

三则材料互为补充,提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的重要性,并提出“知人”“知己”和“知世”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审题时要提炼三则材料各自的关键词,并找到其中的连接点,在写作时要将几则材料结合起来,分析清楚“知人”“知己”和“知世”三者之间的关系。人在成长过程中,既要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认知来更好地“知人”和“自知”,也要注意突破自身的局限,不要囿于自身的认知范畴。

命题: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张 磊

知人知己,破局成志

[文]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212班 张彬怡

有人以“知他人”立足于社会,却迷失了自我,对自己失去了正确的定位;有人“知己”,却只局限于自身,脱离了社会集体;还有人则执着于自己的执念,无法释怀。真正想要在时代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必要将“知人”“知己”以及“突破执念”三者合而为一。

诚如孔子所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你不了解别人。何为此言?首先,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立于民族团结之基上,社会的繁荣昌盛源自人的团结。其次,人的团结源自心存仁义,而仁义在于人的相知相爱。试想,若人们不相知,各走各路,各行各事,那何来相爱?又何来社会繁荣?再者,知人是分辨是非曲直、忠奸邪正的必要前提,知人方能善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人才辈出,灿若星河,而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贞观之治”;曾国藩知人善任,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悉心的教导,湘军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击退太平军的势力;毛泽东亦颇有“识人之智”,他善于担当伯乐一角,发现人才,善用人才,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如此知人,才奠定了立足社会的坚实基础。

而在知人的同时,还要做到知己。《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知,即了解自我。古语有云: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明确知晓自己的优点与缺陷,认识到哪里需要补进,才能择最优方向,选最佳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从而适应发展迅速、不断变化的时代。如果对自己没有良好的认知,就可能迷失自我,无法决胜于百变之中。雄鹰有锐眼和利爪,它们向猎物俯冲,猎物往往束手就擒;而乌鸦既没有锐眼,也没有利爪,它们学着雄鹰一样向猎物俯冲就会一无所获。导致失败的原因就是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没有充分的认识。

但是“知人”“知己”在现实中有时候是非常难的,因为人往往会执着于某一种执念。《火影忍者》里的重要人物宇智波鼬说:“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认知并且被之束缚生活着的,那就叫作现实。”但是知识与认知都是抽象的、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人就会受到束缚和影响,从而导致错误的产生。

从哲学上講,人是通过长期反复不断寻找的过程,而得知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的,同时自身的认知和观念又被这种需求所束缚,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改变。总体来看,认知上存在一定的执念不一定是坏事,在一些场景下这是认真执着的表现,但在另外一些场景下这可能就是钻牛角尖、走死胡同的表现了。有时甚至会因为这种认知的桎梏而陷入死循环。执念用得恰当,可以在黑暗中助我们一臂之力,但如果用得不恰当,那也会引火上身。就像宇智波鼬还说过:“就是因为你们太执着于渺小的东西,所以才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因此,我们在“知人”和“知己”的过程中都要学会放下执念,突破局限的认知,才有可能看清天地一片清明。

吾辈青年,突破执念,“知人”“知己”,方能悟人生之真谛,成非凡之鸿志。

点评:文章立意准确,观点明确,从“知人”“知己”和“突破执念”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先分开阐释“知人”“知己”的重要性,再结合材料三论述“突破执念”,有分有合,思路清晰。

(指导老师: 张 磊)

璀璨星球,认清自我

[文]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212班 罗嘉玲

每一个渺小的个体,都是一颗璀璨的星球,从出现在浩瀚宇宙中开始,它就开启了一段不断发现自我、了解他人、认知世界的征途。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对于发现与了解的认知会产生分歧,就像驶入不同方向的轨道。

诚如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了解自己的人明达。但放眼大千世界,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有几个?如果一个人已经认识、了解了自己,那就应该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不会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也不会为现在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但事实却不然。当夜深人静之时,迷茫常常会在脑海中浮现,久久不能挥去,叩问心扉:“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去干什么?”却终是无果。因此,“知己”谈何容易?

幸好,孔子曾说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君子不应该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的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别人来反观自我。这里的了解,不只是了解别人的行为习惯,更是要了解他人的内心态度。“生活可以将就,生活也可以讲究”,了解这个人对于生活的观点;“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了解这个人对于生死的看法;“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了解这个人对于做人的态度。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我们反观、审视自我,进一步了解自我,提升自我,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但是,“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识与认知并且被之束缚生活着的”,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虽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但有时也会因此受到束缚,导致错误的产生。

因此,我们要学会突破这种束缚,拓宽自己的视野,获得价值层面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的知识与认知被束缚着,而是我们的思想没有跟上、行动无所作为所产生的被生活扼住了咽喉的假象。这个问题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我们没能真正地了解自己。当一个人足够了解自己,就能应对举世非之而从容不迫,面对内心惑之而笃定自信。因此,“知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星球是花亦是镜,只有在明镜中才能真正看清花朵的婀娜,才能看见波光阻挠之下月亮真正的模样。

点评:本文以喻导入,譬喻新颖,将人生比作运行在宇宙中的星球,不断发现自我、了解他人、认知世界。接着围绕“知己”和“知人”展开论述,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有较强的说服力。

(指导老师: 张 磊)

猜你喜欢
知人知己束缚
2023元宵观灯
前路有知己
知人论史,法史交融——读陈新宇《寻找法律史上的失踪者》(增订版)
拴牢
自由博弈
指点迷津
谈班级管理中的“知人善任”
高适同路逢知己
人生难得一知己
摆脱束缚 声控搞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