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出品高考模拟专项训练之 作文19题佳作选登(九)

2021-08-10 14:54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人劳动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人,原本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此前,一名网友在网上发了一条自拍短视频,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并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的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个视频引来大量关注与模仿,“打工人”一词随即引爆网络。在流传中,“打工人”适用范围扩大,指称对象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 “打工人”。这一称呼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三个字代表了勤奋、热情、上进,是社会正能量的代表;也有人认为这一称呼带有调侃、嘲讽的意味,是人为地强行划分阶层,企图通过幽默式的调侃,缓解当代年轻群体对高压环境的不满情绪。

读了上述材料,你对“打工人”这个称呼有什么思考与感悟呢?请以高中生的视角写一篇文章向某晚报的“时评”栏目投稿。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 审题指导 ●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辨式审视,并通过时评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由作文材料和任务指令两部分组成。作文材料分为两层:第一层解释了“打工人”这个称呼的来源及内涵变迁,第二层点出了人们对这一称呼的不同看法,同时也简明点出了原因。要准确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第一层关键句“无论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称‘打工人”,暗示这一称呼带有劳动者人人平等的思想,是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是社会的一大进步。第二层关键词“勤奋、热情、上进”是对“打工人”的肯定,“调侃、嘲讽”是一种否定。写作时,可以从积极的角度赞同这一称呼,也可以否定这一称呼,关键是要有理有据阐述看法。

立意可参考以下两方面。 赞同:①这个称呼代表了“勤奋、上进、积极”,是正能量的体现;②体现了对每一个劳动者的尊重,倡导了劳动者人人平等的观念;③体现了职业没有贵贱之分的理念。不赞同:①带有调侃、嘲讽的意味,是人为地强行划分阶层,暗示了劳动不平等观念;②缺失主人翁精神,让劳动者体会不到主体意识,难以激发斗志;③换成“奋斗者”“建设者”“接力者”更合适,更能体现新时代精神。

命题: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 程 莉

品热词文化,窥青年风貌

[文]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一(13)班 吴梦晗

《后浪》中这样评价年轻人:“年轻的身体,容得下更多的文化、审美和生活方式。”很多社会现象经青年人的发酵被解释成了代表青年特征的热词。“打工人”这个新鲜词语的爆红并非偶然,在此背后,我们得以窥见当今时代风貌,这是当下年轻人在面对纷繁而来的压力时采取的一种心态平衡艺术。

面对尴尬的现实,我们自嘲,我们自励。“尾款人”“工具人”乃至“打工人”切合实际地反映出了不少青年所面对的窘境。与几年前的“月光族”相似,它们都是生活的真实映象。“惨淡”的现实之中,我们借此戏称来消解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尴尬。面对再怎么“凄凄惨惨戚戚”的境遇,以幽默诙谐的话语表述出来,这又何尝不能代表当代青年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打工人”一词被人们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打工人”的行列。每一个网络热词的背后,时代是最基本的底色,孕育“打工人”的土壤是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

“打工人”表达了在群体标签下强烈的个体归属感,无论是“谈笑有鸿儒”的高层白领,还是“足蒸暑土气”的农民,他们都可以被称为“打工人”。在这个词语之下的他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只是一个符号,是组成当今社会的一个小角色。这种群体认同模糊了身份归属的边界,缓解了心理的压力,为人们提供了情绪宣泄和心灵安放的领地,凝聚着个人对共鸣的渴求。当我们在伟大与平凡的天平中失控,我们会永远记住远方有和自己一样的无名之辈,我们都是“打工人”。由“打工人”衍生出的“读书人”亦是如此。当自己的努力暂未开花之时,或许我们会想讽刺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但我们更该做的,是抬起头,看看我们周围一样在挑灯夜读的其他“读书人”,就会明白,这场兵荒马乱的高考战场中,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明智的人绝不坐下来为失败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地寻求办法加以挽救。”“打工人”是年轻人与压力和解的暗号,是一种乐观的自嘲主义。它是工薪阶层酝酿已久的集体宣泄,在这场集体狂欢下,他们不哀不愁,用带有诙谐感的“打工人”来回应这个压力俱增的世界。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愿意去热爱生活。”即使诗与远方如镜花水月,奋斗了一生终究是个无名小卒。但反观其他宣泄方式,那个因四次偷盗电瓶车入狱的周立贤接受采访时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这句话或许一时撩拨起“打工人”的神经,但结果又是怎样呢?我们一无所获。“做生意不会做,只有偷车才能维持生活”,这样的呐喊无疑是一种消极反抗。“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身处困境,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挣脱,适当自嘲,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自我保护之举?

“打工人”的背后是我们追求平等的愿望,更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的智慧!

点评:作者从“打工人”背后承载的文化心理、文化土壤入手,阐释了这一热词体现的是青年消解现实境遇的无奈与尴尬,产生的土壤是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在此基础上点出这个词是青年们追求平等的愿望,更是与世界握手言和的智慧。此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指导老师: 程 莉)

“打工人”是有正气的文化生态

[文] 严州中学新安江校区高一(13)班 汪欣怡

一则短视频,让“打工人”一词风靡网络。人为划阶,弱化不满……各种批驳的声音,纷至沓来。但其中也不乏支持者的声音,“打工人”是社会正能量,“人人都是打工人”……不可否认,“打工人”在泛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些许“分异”,但总体来说,我认为“打工人”这一称呼展现的是充满正气的文化生态。

有人说这是人为划分阶层,通过幽默式自嘲来弱化人们对于社会的不满,这种看法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但却停留在了表面,没有深入挖掘“打工人”的内质,“打工人”这个稱呼蕴藏着群体对于职业的初心与热爱。持如此说法的人,并没有看到“打工人”的主体——广大劳动人民,这也是社会的主体。人为地划分阶层并不确切,划分阶层的后果,应当是激化社会矛盾,可由于“打工人”的广泛性与主体性,如此富有针对性的说法,失去了立足点。“早安,打工人”是说给自己听的,就像把整个生命托付给一项事业的秘而不宣的快乐,千千万万个“打工人”感受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而这也是打破阶层固化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领”的桎梏被解除,职业鄙视链被消解。

“打工人”牢牢掌握的是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老舍说过:“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没法不去谦虚,谦虚使人的心缩小像一粒小石卵,虽然小,但很结实,结实才能诚实。”所谓的“蓝领、白领、红领、金领”统称为“打工人”,看似降级,实则他们通过自嘲化解了痛苦与焦虑,实现了对自身的平视。“打工人”风靡网络,并非群体的嘲弄并演化为群体的悲哀,而是化自嘲为向上走的坚定力量。

而这种坚定向上走的“打工人”正是对激情的另一种诠释。“激情”在古希腊语中的原意为“由自我延伸出来的对他人的爱”,这对应着“打工人”的社会属性,他们如同一个个交错重叠的点,交织成了社会这张无形的大网。因此他们个人的激情与奋斗,也终将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中村俊辅曾说:“我只知道一种兴奋剂,一种咸味的兴奋剂,那就是汗水。”汗水的背后是“打工人”的自我实现需求,幸福是奋斗得来的,背后是自食其力的尊严。

从周立贤的“打工是不可能的”,到青年们喊出“早安,打工人”,这之间的跨越是整个社会良性价值观的崛起。“打工人”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字面意思,而是一种具有形而上意义的时代符号。

作为“后浪”的我们,是险峰,是急瀑,具有向前冲的动力。“打工精神”经过岁月的磨洗也必将深深地影响我们这一代。“打工人”是有正气的文化生态,是需要传承与发扬的社会正能量。希望在日后的某一天,我们也能够自豪地喊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个‘打工人!”

点评:此文如同标题一样,洋溢着满满的正能量。作者从勇气、激情、价值观三个角度诠释“打工人”的内涵,显示了当代新青年对网络热词的独到见解。文章有理有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是一篇佳作。

(指导老师: 程 莉)

猜你喜欢
工人劳动者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致敬劳动者
劳动者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最美的劳动者——《纺车图》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调配工人
在云端
基层关工人的梦
劳动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