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疑

2021-08-10 04:05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问法文学类画线

桐庐中学某同学提问

如何判别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类型,即如何区别散文和小说?

同学们的疑问应该是如何区别叙事散文和小说。因为叙事散文和小说有一个共性,这个共性让同学们在做题时产生疑惑。近年来,浙江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除了《走眼》《第九车厢》《汴京的星河》等几篇文体非常明确之外,其他如《雪》《呼兰河传》(节选)《一种美味》等,似乎都介于小说和散文之间,或者说是散文化的小说、用小说笔法来写的散文,确实不易区别。

细究起来,散文和小说的最大区别就是,小说有个性特征鲜明突出的主要人物,有贯穿始终的、完整的故事情节,哪怕是长篇节选,所选内容也会有相对的完整性。而散文的叙事则要简单一些,有时还是片段式的,它可以是数个人物或事件的有机组合。另外,散文会比较直接地表现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而小说尤其是现代小说,作者都会努力把自己藏在小说的背后,然后通过人物和事件相对隐晦地表达对社会或人生的看法。

比如2020年浙江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雪》中,就有男女两位性格鲜明的主人公,并且清楚地讲述了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故事结尾还有出人意料的机巧。作者想表达的“人性、人情之美对战争创伤的修复”等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环境及故事情节间接地表现出来的。2021年杭州二模文学类文本阅读《土地》,开篇作者就直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结尾处也有明晰的议论。文章中虽然也有贯穿始终的人物“我”,但所写内容则集中在“土地”和三次“死亡”上。作者以此为媒介,相对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土地、生命和死亡的看法。这篇文章,虽然运用了小说的笔法来创作,但还是具有鲜明的散文特征。

桐庐中学某同学提问

做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如何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把握详略?

要想准确而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而要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则要仔细审题,看题目需要我们回答什么。近些年的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均考查了对画线句子的赏析,问法略有不同。比如:2015年到2017年的问法是“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2018年到2020年的问法则是“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这两种问法粗粗一看是差不多的,但其实答题方向是不同的。前者包含的范围有句子的表达技巧(包括语法、表现手法、描写方式、语言风格等)、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包括表情达意、内容、结构上的作用)等。后者思考的方向是语法特色、手法(修辞)特色、语言风格等。再细分,语法特色又包括词语的使用、句式的选用、韵律的妙用等。掌握了相关知识,明确了答题方向,答题的准确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要做到简洁或者详略得当,则不但需要严格按“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的原则去答题,判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答题方向;还需要关注题目赋分及答卷的留空情况。比如,“概括、简析、分析、赏析”这几个词,就决定了我们答题时的详略尺度。“概括”是用几个词语或者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述;“简析”则在概括的基础上展开一點分析;“分析”则不但要联系文本,还得思考它对表情达意等的作用之类的内容;“赏析”则一般涉及手法、手法在文中的具体运用、手法的作用等方面。再比如,同样是语言题,4分题和6分题的答题方法及详略程度又是不同的。

不仅是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的解答,一切主观题的解答,其实都有一个详略的问题,都应当综合考虑以上这些方面。同学们不妨多去揣摩历年高考真题,先研究问法,再剖析答案;既看得分点的分布,也看答题的方向和详略程度。

猜你喜欢
问法文学类画线
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试范围与要求
返璞归真 师法传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戏剧)
画线也能算乘法?
换一种问法
文学类
从丰田“五问法”看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由数列想到语文的概括题
配花朵
高三文学类文本导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