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课堂实践路径探析

2021-08-11 17:23冯金改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素质培养

冯金改

摘 要: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的一个话题,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直接可以活学活用的概念,而是要立足在教育之上,这个教育是指校本教育。语文这门学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已经不再只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需要对学生的基本技能、文学素养、情感精神和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中国的教育也正式地走向了素养时代。文章将针对语文的核心素养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素质培养;语文学科;课堂转化

一、 引言

汉语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语言,汉语的学习是分为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知识的讲授,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一种传播。语文这门学科是一个能实际运用并且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内涵的学科,从基础学习上,语文课程需要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能看懂、认识、会写、会读、能创作能力,能为学习语言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在高级层面上,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素养,可以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而语文这门学科中所需要培养学生的素养,是从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词汇积累、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上所入手的。这些能力所组成的核心素养可以使学生适应未来的生活和学业。

二、 培养核心素养中所遇到的困境

(一)滥用多媒体

自从中国在教学上注重信息技术的使用后,多媒体就成了每一个课堂中都会出现并使用的辅助工具。但是多媒体的滥用,不仅没能让学生感到新颖,反而还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所以,多媒体的滥用抛弃了教学的实质性,也没有遵守课堂教学过程。学生跟不上知识,就更不用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多媒体的使用是要结合我们的传统课堂,而不是摒弃我们传统教学方式。教师要正确地使用新手段,结合先进的技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教学脱离文本,脱离实际

语文的学习是离不开最基础的能力培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是不少教育者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但这个教学思想逐渐地被教育者所否定,他们认为,语文的学习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的。然而,部分教师在转化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直接弱化了基础能力的教育,过度的追求情感态度和人文价值,让学生脱离了原本教材中的文字,忽视了最基本的能力训练。甚至,部分学校的教学要求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比如,一所学校的学科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做到“成绩一刀切,全在县级统考平均分以上”,这显然是过于笼统、抽象的,不切合实际的高要求。教师应该始终牢记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离不开基础的,没有基础的学习,学生的“底子”始终是不稳的,甚至有些学生基础环节薄弱,无论教师给上面摞多少知识,总有一天,这些知识也会随之倒塌,学生还是要从头来过。所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需要让学生把基础能力和情感价值两者有机结合的进行学习,既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的实用性,也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的人文性,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都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状态,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注重其一。从学生的知识层次出发,教师要因材施教,因班施教,让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积淀文化的同时,能明白更深层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教师自身素养不足

部分教师的基础知识是非常牢固的,但是随着课程不断的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样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断地提高,可是部分教师并不能完全明白新课改对于教学理念所做的改变及本意,导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偏颇,教学时也总是困难重重。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是不需要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更新。也有部分教师不能够理解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反映出教师自身的素养是不足的,那么又怎么能培养出学生的素养呢?核心素养是一种高升版本的素质教育,它是对三维目标和素质教育的一种升华,并不是取代了三维目标和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从根本上就要求教师首先以身作则。教师要不断地掌握更多的知识,不仅只是语文这一门学科中所包含的知识,而是各个学科都要涉及一些,包括生活中的常识,同时教师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只用自己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来教育学生,而是要学会用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且也需要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和能力,让学生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好,也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能健康的成长。

三、 核心素养的出路

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教师离不开对于每个阶段的学生的了解的,教师不能做着和学生年龄段不匹配的培养。同时,核心素养是离不开校本教育的,所以素养的培养是要建立在课堂之中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的难度进行有层次的、间接的、循序渐进地培养。笔者在这里,将从三方面来探讨一下核心素养的出路.

(一)语文学习的双重性

语文是我们国家人民主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用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抓住这两点,语文学习的大方向就没有偏离轨道。能妥善处理好语文学习中的实用性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核心手段,而人文性则是对培养学生素养的一个基石。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内隐的,需要学生借助阅读文章来进行表达交流,从而梳理探讨。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而核心素养也是通过四个要素组成的,第一是语言的构建,这一要素需要学生的基础能力较为扎实。第二是思维的发散与提升,这一要素在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得以实现。第三是对文章的鉴赏和创造,这一要素要求学生不仅能找到文章之美,也要能自己会写。第四是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所有的文章都是有背景的,这个背景是建立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中的,学生能感受其人文情怀是离不开学生要明白同时代的背景。这四个要素是一起发展的,没有先后之分,也不能进行割裂發展,所以,新课改也在提出教学要多元化。多元化在是指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课程,让学生能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例如,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已经不再只是学生听教师讲的模式了,教学课堂要转变以往的单一知识传授模式,构建以观察生活,对话、交流、诵读、演讲、表演、探讨为主的多向互动交流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采用设问、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平时假勤奋,真懒惰,不思考的习惯;或者不动手,只动脑,眼高手低的习惯,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融入课堂之中,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也能让学生主动体验人文情怀,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素质培养
语文学科行之有效的网络教学手段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谈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及人员素质的培养
生物工艺实验教学特点
素质培养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研究
浅谈小学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