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1-08-11 17:52刘思佳
考试周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刘思佳

摘 要:文章立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首先对其教学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又结合实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于帮助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走出低效的尴尬现状,朝着高效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有效策略

一、 引言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遇到种种的问题,制约着最终优质教学效果的获得。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自然也是如此。身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笔者发现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都非常突出。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及其可行的应对策略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二、 小學《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实践来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教师讲解,缺少学生自主探究

认真观察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可以发现更多的时候都是《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着知识,告诉学生应该注意什么,不能去做什么,但是这种较为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并未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很少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这就导致学生所需要的知识往往是听到的,而不是自主探究获得的,学生的学习认知效果不佳,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这是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率的一大重要原因。

(二)注重照搬教材,忽视挖掘生活资源

在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实践中,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即教师通常都是根据教材进行备课,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进行,却很少有教师会有意识且自己主动地挖掘现实生活中可用的资源。这就导致《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实践,导致学生认为该学科教学更像是一门说教式的课程,却体会不到其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必较为低迷,学习热情也不是很高涨,这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所面临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

(三)注重统一教学,未能考虑学生差异

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更多的时候是采用统一化齐的教育方式,即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案的制订再到教学策略的采取等各个环节都是教师用统一的教育标准,却很少有教师会意识到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毕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也未能做到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这就导致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没有得到尊重,更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其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三、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有效教学策略

面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所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教师应当积极挑战,寻找出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具体来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改善。

(一)尊重学生主体,由学生主动探究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教学中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分析与成长的空间,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同时具备会学习、善于学习的水平与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学习型社会,也才能获得长远性的、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教学“早睡早起”这节知识时,笔者便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着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收获知识、锻炼能力、发展素养。像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如下一项探究性任务“作为一名小学生,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对我们的成长来讲非常有必要。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保证足够的睡眠呢?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做呢?”同时鼓励小学生按照就近原则组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述探究性学习任务进行探讨,找到答案。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交流欲望非常强烈,大家都积极发表自身的认识与看法。像有的小组成员说“我们每天要合理安排时间,早做作业,早上床,就能早点睡觉”,有的小组成员说“睡觉前不能吃得太饱,要不睡觉睡不踏实,身体也不舒服”,有的小组成员说“睡觉前不能喝太多水,要不老想去厕所,就没法好好睡觉了”,还有的小组成员说“最好将房间的灯都灭掉,保持一个黑暗的睡眠环境,这样才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很舒服”……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发表着自己的观点,这样凝聚到小组中便成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想法……这时,无需笔者再向学生死板地灌输“睡觉前应当注意什么”,学生自身就在探究与沟通的过程中收获了颇多,掌握了颇多,这除了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理解更深刻之外,更带给小学生日后的学习以积极启示,即要认真思考、要进行合作、要认真分析与探究。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学生锻炼与发展了综合能力,尊重学生主体,由学生主动探究,带给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积极益处显而易见。

(二)融入生活资源,践行生活教学理念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有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科目,为此,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有必要立足学生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借用学生所熟悉的、亲切的生活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与传授,这样能巧妙架起一座联通学生生活与教材知识的有效桥梁,促使着学生怀揣兴趣、积极而高涨地学习知识,并能实现对其的灵活运用,这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追求所在。

例如,在教学“吃饭有讲究”这节知识时,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小学生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应当注意些什么,而是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入手尝试着说出跟吃饭有关的正确行为与举动。在笔者的一番引导下,学生积极回想,认真回忆平时吃饭前后的准备工作,以此为基础,很快学生便得到了众多答案。像有的学生说“吃饭前要洗手”,他刚说完,立马就有其他学生补充“我知道,我们要用七步洗手法洗手,这样才能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有的学生说“吃饭的时候不能挑挑拣拣,什么都吃才更健康”,与此同时,其他学生也进行了积极补充,说道“要吃青菜,要吃肉,还要吃一些粗粮,这样搭配才合理”……就这样,在结合实际生活吃饭经历的同时,学生对吃饭前、吃饭时、吃饭后所应当养成的良好习惯都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以此为基础,笔者再顺势带领学生学习“吃饭有讲究”这节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无疑会进一步优化,且寻求生活中资源的同时,学生还能知道日后应当如何科学吃饭、正确吃饭,对自己的行为形成极强的指导意义。这便是融入生活资源实施教学带给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效益的有力体现。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