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2021-08-11 01:49李宗芳曾昌辉
学周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课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李宗芳 曾昌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初中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培养初中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在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以及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初中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5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目标对初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等英语综合素养。因此,在进行实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时,要注重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激发主观能动性,促进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是目前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仍然比较落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加强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理念指导下,学生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而忽略了对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英语学科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技能,更加注重的是英语的育人价值和对综合英语能力的培养。

(一)育人价值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仅仅将其当作交流工具使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英语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是语言交流工具,更加主要的是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文化品格,提升英语综合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培养对国外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广度和深度,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对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1]。

1.语言能力。作为教学核心,语言能力不仅包含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更加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人际交流水平。主要包括:(1)英语学习意识。只有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领悟英语的真正价值,才能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深入研究英语内在文化,提升英语逻辑思维能力。(2)语言掌握程度。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需要学生对英语文化全面认知,构建完善的英语文化知识体系,深入理解英语的表达意义,能够根据不同的场合应用合适的英语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提升英语表达能力。(3)充分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包括英语单词、语法、句式、体裁等实际应用方法,训练英语口语能力,提升书面表达能力。(4)提升英语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综合表达能力。

2.文化品格。提升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能力。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社会文化。因此,需要学生对文化现象具有正确的判断,形成自己的文化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文化立场和态度,丰富学生的文化体系。

3.思维品质。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学生通过对英语的深入学习和应用,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升。英语思维品质要求学生通过对英语概念的理解,加强英语概念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从多角度和多层次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能力。初中的英语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包括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英语的内涵,促进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提升学生的学習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才能促使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真正提升。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参与度低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向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了“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和“讲解+作业+考试”的教学模式,模式单一固化[2]。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氛围比较沉闷,而且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缺乏课堂学习的参与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能把理论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无法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过于注重考试成绩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提升考试成绩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导致教师在对英语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设计中,比较偏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对考试成绩过于注重,不仅不能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不利于学生英语交流能力的提升,而且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三)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英语学习不系统,不全面;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认为英语学习就是单纯的背诵单词,忽略了英语口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我意识不高,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不能真正地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课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思品课生成性课堂建构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