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绣未来

2021-08-13 13:58郑艳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

郑艳

摘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道路,怎样规划职业生涯,是每位职校生的重要课题。在探索职业发展和进行专业学习时,学生既要知悉自己最大的职业潜能又要了解社会,既要掌握专业知识,又要熟悉职场动态,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顺利就业、成功转换职业创造条件。

关键词:生涯规划   社会需要   自身实际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在职业学校上学的学生,进校时只有十六岁左右,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谈职业规划,他们往往会觉得谈这个话题太早了,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德育课,这是由学校的特性所决定的。职业学校是针对职业岗而进行有针对性进行技能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学校,它的最大的特征和优势就是把求知、教学与技能、做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必能用、学必有用,是任何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

职业教育是培养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因此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应迅速实现四个转变:从初中生到职校生的角色转变;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转变;从他人管理到自我管理的转变;从升学思想到就业思想的转变。

职业中专一年级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对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和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这样看来,职业中专的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有必要。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

职业生涯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漫长的,职业生涯规划不等于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做好职业规划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个人达到其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且为下一个阶段发展做好准备。如果把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看作一次旅行,那么我们在出发之前最好制定好旅游路线,做好旅行攻略,这样就不会错过想去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商场。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是感觉自身的情况。

不同的人喜欢不周的职业,正是职业价值观的体现,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明确知道,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最看重什么,什么是值得自己用时间和青春去付出的。因此,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则时应识别自己的职业兴趣、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认清自己的能力特长、明确自己的工作价值观。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包括制定目标和措施两部分。恰当的目标,就是我们漫漫职业生涯中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向成功。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按时间分可分为近期目标:1年以内的目标;短期目标:1至2年内的目标;中期目标:3至5年内的目标;长期目标:5至10年内的目标。每一个阶段目标中又包含学习目标、工作目标、收入目标、人际交往目标、家庭生活目标等等。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确立,应围绕自己,依据自己,同时要适合自己。还应紧紧围绕自己的专业来确立,才能学以致用,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环境,所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确立也要围绕社会的发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定位,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满足行业需求。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有两个:一个是可以量化,另一个是有时间限制。

在現实生活中,我们做一些事情有时会半途而废,分析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的目标离我们太远。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两度获得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冠军,在自传中他是这么写的:“每次比赛之前,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第三个标志是一棵大树……”山田本一的做法就是分解目标,分别制订相应措施,逐步实施,最终实现目标。

除了分解目标分别制订措施外,在制订措施时还应合理评估。对自己学习任务、岗位能力、技能培训等现状进行分析。抓住核心目标,分析最新需求,找准突破方向,关注最弱短板,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素质,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

制订措施时还应进行差距分析。根据学生个人职业目标要求,将来期望达到的水平,根据自己现有水平,进行自我分析和总结,找出差距。学生根据目标提升自已,及时补足短板。总之,制订措施要针对目标差距、操作步骤可行、内容要求具体。

(作者单位: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
围绕生涯规划 协同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思考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向左走,向右走
运用三叶草模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梦想照进现实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做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领者、指路人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