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2021-08-13 14:19喻国成
知识窗·教师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体育策略

喻国成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挖掘德育内容,让学生在运动的同时获得德育,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本文从挖掘体育活动中蕴含的德育内容、依据学情施教、创新德育渗透的途径、完善德育渗透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了在初中体育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渗透  策略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秉持“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德育融入教学,让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与方法的同时,也能获得道德体验,实现道德的建构。初中生的心理与生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较差,缺乏道德实践,所以教师要在体育教学时渗透德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一、挖掘体育活动中蕴含的德育内容

德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教师要深入挖掘渗透内容,并加以分类整理,进行有序推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在体育理论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队列队形训练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动作的规范性,强调集体主义观念,提升他们的组织纪律意识;在田径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与顽强拼搏精神,以及自信果敢的意识品质;在球類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感受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能理性地面对挫败;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强化学生团结互助的理念。

如在教学羽毛球项目的“正手击高远球”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组,进行分组比赛,每人掷5次球,达到一定的距离才记分。教师可以逐渐增加比赛的难度,立一根竹竿,掷出去的球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否则不记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徒手掷球的动作,体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会个人在团队比赛中的作用,从而形成集体荣誉感。

二、依据学情施教

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教师要观察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上的变化,选择具有层次性的内容进行渗透,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七年级学生遵守纪律的意识较差,教师要通过游戏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同时,学生面对学科多、压力大、难度大等问题,会产生焦虑情绪,教师要渗透顽强拼搏的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八年级学生自尊心、好胜心强,他们易冲动,教师要选择理性谨慎和有规则意识的内容,让他们理性面对青春期的各种变化,给予他们思想上的引导。当学生到了九年级之后,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也会变得成熟,但学生忙于功课,彼此之间交流变少,教师要渗透团结协作的德育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三、创新德育渗透的途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传统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进行融合和创新,提升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运用激励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要具有针对性,不能一概以“很好”这种单调语言进行评价。教师也不一定每次都要对他们加以肯定,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获得受挫的体验,让他们反思,激发他们训练的斗志。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不能困囿于课堂,要向课后延伸。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运动健儿奋力拼搏的视频,让他们对顽强的斗志、不屈的精神产生认同感。

四、完善德育渗透的评价体系

体育教师既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的身体素养、理论水平、道德品质等进行全面评价,这样评价才能更加客观。教师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促学功能,以发展的眼光评价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并将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关注学生运动习惯、合作意识、顽强拼搏的水平与道德水平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渗透德育,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将运动技能与道德践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规则意识与合作精神,让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湘晋.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6).

[2]刘颢.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8(34).

[3]李斌.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和优化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9(3).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体育策略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