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

2021-08-13 16:54余清平
安徽文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师长井冈山食盐

余清平

井冈山红军医院里,脸色蜡黄的张子清师长在等医务主任王云霖。他是边哼着歌边等的。“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这首歌,井冈山红军战士个个耳熟能详。

张子清因脚踝受伤,不得不躺在井冈山小井红军医院里。一颗罪恶的子弹“驻扎”在他的踝骨里。红军医院太缺少医疗器材,医务主任王云霖已经给他的脚踝动了五次手术,也没取出弹头。

张子清的伤口早就化脓了,腐烂的肌肉发出恶臭味。这一躺下,就是大半年,但是,他的指挥才能却没有“躺下”。每隔几天,他都要战士抬着去巡查各个哨口、关隘。

那是1928年4月27日,张子清跟着毛委员去迎接朱军长率领的湘南红军上井冈山。他指挥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在酃县城外的湘山寺、龙王庙等地,阻击三倍于己的湘敌,激战五小时,歼敌千余人。不幸的是,在追击敌人的时候,他的踝骨中弹。

看看时间到了中午,王云霖主任还没到,张子清看了看伤口,从床铺下抽出一把小刀,咬着牙,一刀一刀,割去腐肉。疼痛令他的额头淌下豆粒大的汗珠。病房里的战士们看了,也咬紧牙关,在心里给他们的师长鼓劲。战士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红军中早就传开了张师长刮骨疗伤的故事。在没有医疗器材和麻醉药的情况下,王云霖主任仅用一把小刀,在火上烤热了,先后五次直接割开他的伤口,用钳子在他的骨头上夹那罪恶的弹头,可是,无法取出弹头。

此后,张子清不再做手术了,让红军医生将精力放到其他伤员身上。他唯一的最好的消炎镇痛药就是食盐。然而,井冈山的食盐也很紧缺,他就让战士们给他储备了一些金银花等草药。敌人围困得太紧了,食盐、粮食都奇缺,红军战士不得不节衣缩食。饭虽说是大米煮的,可米少南瓜多,不过,米香味倒是不吝啬,依旧在战士们的鼻端缭绕开,菜是野菜和竹笋,没有食盐的菜难以下咽。

张子清艰难地伸手在床头下摸摸,那里有一小包食盐,这是他清洗伤口消炎的“救命灵丹药”。他舍不得用。他想自己是共产党员、红军干部,必须带头廉洁,关心战士。

张子清曾经也有过两包盐。

第一包,是红小鬼刘小虎带来的。

刘小虎是毛委员派来的联络员。刘小虎没说食盐是谁送的。张子清自然猜得出贈送者是毛委员。那次,毛委员来探视他,看到他疗伤,痛心地说:“张子清是红军的关云长!当年关云长做‘刮骨疗毒的手术,咬得牙关铮铮响。现在张子清切开脚板用钳子夹弹头,痛得昏过去也不说苦,这不是与关云长一样吗?”

井冈山的食盐是珍稀之物,红军干部不搞特殊,张子清知道,肯定是毛委员为了给他清洗伤口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的。

第二包盐是警卫班战士们凑的。警卫班战士省吃俭用,将食盐留下给他们的张师长清洗伤口。可是,这两包食盐,张子清一点也没用,都暗中给了王云霖主任,用于其他重伤员清洗伤口。

现在,张子清枕头下又有了一包盐,是炊事班战士们省下给他的。他又在等王云霖主任来。

张子清用小刀刚刚清理好伤口,刘小虎来了,手里捧着一个黄黑色的土钵,里面盛着米汤,还有一碗南瓜,放在小凳子上,劝说,师长,您不能不吃东西,吃了才有精神养伤。

张子清努力将嘴角向上拉伸,算是微笑,说小刘,你也得多吃点。

师长,今天的菜好吃,有盐味,是特地多放的。

平时,这些盐是有严格控制的,多数时候,南瓜汤里只有一点盐。张子清知道,今天是红军前委开会决定,为了粉粹敌人的“围剿”,打破敌人的包围,由毛委员带领部分红军去赣南开辟新的根据地。今天菜里多放盐,是让战士们吃了有精神行军。

张子清端起土钵,用嘴吹一吹,抿一口,点点头,嗯,好吃。

下午,王云霖主任进来给张子清检查伤口。他顺势将盐包放在王主任口袋里,嘱咐说,王主任,部队要行动,战士们的伤口得仔细清洗,我这点盐,你看着用。

这怎么行?张师长,您的伤口急需清洗,这是您的救命盐。

别担心我,我留守井冈山,伤口有金银花清洗。张子清说。

猜你喜欢
师长井冈山食盐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井冈山诗五首
巧称食盐
新修订的《食盐专营办法》相关表述之探讨
食盐PK风疹块
井冈山抒怀
师长卖马
七绝 井冈山
忆直罗镇战役中击毙牛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