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1-08-14 11:40张红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眼底病植入术晶状体

张红丽

白内障患病群体中老年患者居多,具有较高致盲风险。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局部营养障碍等因素所致的晶状体代谢紊乱有关[1]。临床工作中发现,白内障患者合并眼底病情况明显,集中多发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秩序,需予以积极的手术治疗[2]。结合眼科治疗工作经验,既往治疗中多采取超声乳化术治疗[3]。随着治疗经验的积累,发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安全性高[4]。本文就本院眼科2019 年7 月~2020 年3 月的80 例患者为例,评价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眼底病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7 月~2020 年3 月 本院收治的80 例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眼患病者(80 眼)。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与家属均签署手术方案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眼部疾病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传染疾病患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精神与意识障碍丧失配合能力患者[5]。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45~76 岁,平均年龄(58.50±6.50)岁;术前远视力(1.10±0.30),术前近视力(1.10±0.30)。观察组患者中,男21 例,女19 例;年龄47~75 岁,平均年龄(59.20±6.80)岁;术前远视力(1.10±0.20),术前近视力(1.10±0.2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均进行眼压、视力、房角等检查,术前1 周应用滴眼液进行降眼压治疗。

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51]散瞳,利多卡因(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049)进行术眼麻醉,于患者左眼鼻上、右眼颢上3 mm 作隧道式角膜切口(1 mm)。以术眼为中心,术眼正右侧作辅助切口,3 点透明角膜缘作辅助切口,术眼前房注入无菌眼用粘弹剂,以截囊针作环形撕囊。术眼囊膜下水分离,以超声乳化仪乳化术眼囊袋里的晶状体核,全部吸除碎核,术后术眼切口水密性。

观察组采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冲洗泪道、结膜囊,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永光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782)进行患眼散瞳,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商品名:爱尔凯因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090082)表面麻醉。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注入粘弹剂,前囊膜环形撕开,晶状体核超声乳化,皮质吸出后术眼囊袋、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作6 mm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眼囊袋内,术眼前房以平衡盐溶液冲洗,残留凝胶抽吸,术眼角膜切口可自动贴合,检查术眼水密性。

两组术后均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s.a.Alcon-Couvreur n.v,注册证号H20140811),2 滴/次,4 次/d,连续用药1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眼部黄斑水肿情况(血管荧光造影术确认)、术后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术后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部散光程度(全自动眼部验光仪检查)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2)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患者眼部黄斑水肿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眼部黄斑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眼部黄斑水肿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部散光程度、MCP-1、FGF、TGF-β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当前,伴随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等因素,导致各类眼科疾病明显多发,其中,白内障发病率高且致盲风险高。另外,病情加重期间患者并发症明显,例如眼底病,增加了患者的视力损害风险,影响患者恢复状况、生活状况,降低生活质量[6]。临床工作中发现,TGF-β2是多功能多肽族因子,具有组织修复、调节组织细胞生长分化功能,FGF 参与组织器官修复、炎性反应,可以促进细胞增长繁殖,MCP-1 可以促进细胞生长繁殖、参与炎性反应,均与炎性反应发生有关,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情况明显[7]。基于疾病对患者的巨大影响,需予以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8]。结合手术治疗经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理想。人工晶状体中的丙烯酸酯生物可溶性高,是新型晶体,对患眼创伤小,术后裸眼视力恢复快[9]。另外,人工晶状体表面包裹纤维蛋白膜,可以更加紧密的连接贴合眼部囊袋前后膜,晶体稳定性良好[10]。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眼部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眼部黄斑水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近视力、眼部散光程度、MCP-1、FGF、TGF-β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眼底病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理想,患者眼部视力佳、症状轻、炎症水平低,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眼底病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对眼底病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中老年白内障合并眼底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