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息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8-14 11:40郝奂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姑息营养状况肺癌

郝奂伶

流行病学调查指出,肺癌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从而导致晚期肺癌患者占较大比例,丧失手术治疗的有效时机。临床工作中发现,肺癌患者中80%以上均为非小细胞肺癌,晚期阶段患者有食欲下降、乏力等表现,从而影响日常基本生活,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精神、心理负担。针对晚期肺癌患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全身多处转移晚期肺癌患者无靶向治疗适应证情况下以姑息化疗治疗为主,姑息化疗即以传统化疗药物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临床工作中发现,姑息化疗可以提升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文就本院晚期肺癌患者为例,分析姑息化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取2017 年9 月~2019 年1月本院80 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0 ∶10;年龄最小50 岁、最大75 岁,平均年龄(63.6±5.6)岁;病理类型:腺癌患者23 例,鳞癌患者15 例,小细胞肺癌患者2 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9 ∶11;年龄最小52 岁、最大76 岁,平均年龄(63.8±5.8)岁;病理类型:腺癌患者25 例,鳞癌患者14 例,小细胞肺癌患者1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1]①经病理组织等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Ⅳ期晚期阶段;②患者和家属知情,有意愿参与试验;③患者无化疗禁忌。

1.2.2 排除标准 ①接受放疗等其他手段治疗患者;②依从性较差患者;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④精神疾病/退出治疗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化痰、雾化、抗炎、补液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治疗。

1.3.2 观察组 予以患者姑息化疗治疗。顺铂(25~30 mg/m2)+多西紫杉醇(60 mg/m2),化疗4 次为1 个周期,根据患者的肿瘤进展变化情况决定化疗周期数。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随访1 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及死亡情况。

1.4.2 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生存质量 ①营养状况包括BMI、Hb、ALB、TRF、PA。②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况,总分百分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负性情绪越明显。③参考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re-core30,QLQ-C30)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该量表包括功能量表(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2]、症状量表(包括疲倦、疼痛、恶心呕吐)、单项测量项目(包括呼吸困难、食欲丧失、腹泻、便秘、失眠、经济压力)[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 随访1 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BMI、Hb、ALB、TRF、PA 水平及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疲倦、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食欲丧失、腹泻、便秘、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经济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生存质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情绪状况、生存质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肺癌患病率以及死亡率均相对较高,疾病发生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结果,包括吸烟、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以及家族史等。肺癌初期阶段无明显不适表现,所以导致多数患者错失最佳诊治时机。肺癌患者后期有咳血以及胸痛等表现,而终末期阶段患者丧失手术机会。所以,药物成了多数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唯一方法。虽然,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领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经济不发达区域仍以化疗治疗手段为主。姑息化疗有缩小肿瘤、减轻肺癌临床症状、降低肿瘤转移风险的目的,从而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4]。另外,临床工作中发现晚期肺癌患者的长期营养消耗情况明显,并影响生存质量。随着晚期肺癌患者姑息化疗治疗工作的开展,发现顺铂+多西紫杉醇姑息化疗可以促进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提高患者的化疗耐受性,进而促进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存质量[5]。苟福胜等[6]研究指出,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姑息化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在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的基础上延长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生存质量。

本文结果显示:随访1 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BMI、Hb、ALB、TRF、PA水平及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疲倦、疼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食欲丧失、腹泻、便秘、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经济压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和阙丽琳[7]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其研究显示,观察组生存率72.86%高于对照组的6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症状、腹泻、呼吸困难、失眠、无食欲、便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晚期肺癌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需积极治疗。姑息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营养学指标、提升生存质量,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猜你喜欢
姑息营养状况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决不姑息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