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2021-08-14 11:40孙佳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美拉唑埃索质子泵

孙佳丹

在临床上,胃溃疡属于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症状表现为嗳气反酸、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胃部灼热等,严重时还会出现便血、失眠、多汗等表现。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胃溃疡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均造成了不利影响[1]。经研究发现,胃溃疡的发生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饮食、胃酸过度分泌以及精神紧张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而导致的,病因及病理较为复杂,并且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等特点[2]。现阶段,在临床消化科室中,因Hp 感染引起的胃溃疡比较常见,临床治疗时通常应用抗生素药物,尽管对Hp 的清除率比较高,但随着Hp 耐药性的增强以及不良反应较多等限制,导致临床有效性不够理想。由此可见,探寻出疗效更为显著、可靠的治疗胃溃疡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3]。本文在胃溃疡临床治疗中分别应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并探讨其治疗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9 月收治的94 例胃溃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 例。对照组男∶女=26∶21;年龄25~76 岁,平均年龄(58.17±11.06)岁;病程3~15 个月,平均病程(9.26±2.10)个月。观察组男∶女=27∶20;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8.19±10.73)岁;病程3~16 个月,平均病程(9.29±2.1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存在周期性上腹疼痛等症状,经临床内镜等检查,均符合胃溃疡的诊断标准。患者知晓实验且自愿参与,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伴发其他胃部疾病、精神疾病,以及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等患者,需排除。

1.2 方法 患者入院以后,先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基础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山东鲁抗医药,国药准字H19993034),0.5 g/次,3 次/d。同时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莱阳市江波制药,国药准字H20052746),0.5 g/次,1 次/d。在上述基础上,向对照组的患者加用奥拉美唑(山东罗欣药业,国药准字H20033444),口服20 mg/次,2 次/d。观察组则加用埃索美拉唑(重庆莱美药业,国药准字H20130095),口服20 mg/次,2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为期10 d 的药物治疗。在用药期间,规范患者的饮食,严禁抽烟、喝酒。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标准:胃镜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溃疡均全部愈合,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溃疡面积不足25%,症状大部分消失,为显效;溃疡面积不足50%,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溃疡面积超过50%,症状未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炎性因子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采取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CRP、TNF-α、IL-8 的水平进行测定。③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便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n(%)]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2、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a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n(%)]

3 结论

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性溃疡,胃溃疡的一项重要病因为Hp 感染,此外,也与患者长期抽烟喝酒,饮用咖啡及浓茶,以及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等药有关。临床在诊断胃溃疡患者时,除了检查其有无典型周期性上腹疼痛症状以外,还会结合内镜或X 线钡餐等检查手段。目前,针对胃溃疡患者,临床通常采取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的方法,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其中,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的抗生素,能够溶解细菌使其破裂,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发挥出杀菌的作用;作为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克拉霉素对细胞核蛋白的联结可起到阻碍的效果,从而有效抑制蛋白的合成,发挥出抑菌的作用。而为达到根除Hp、减少疾病复发的目的,除了应用上述抗生素外,还应合理加用其他药物,以增强临床疗效[4]。

本研究中,通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向观察组胃溃疡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2、IL-8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奥美拉唑是治疗胃溃疡的一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采取口服的给药方式,经小肠吸收,血药浓度在0.5~3.5 h 内便可达到峰值,作用持续时间达到24 h 以上,能够分布到包括胃、十二指肠等在内的消化组织,以及肝、肾、甲状腺等组织中[5]。该药经口服后,可特异性分布在患者胃黏膜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通过壁细胞分泌膜中的质子泵巯基,与二硫键发生不可逆的结合,促进质子泵复合物、亚磺酰胺生成的基础上,对该酶的活性产生抑制效果,将胃酸的分泌进行阻断,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但是,由于药物动力学个体差异的不同,奥美拉唑口服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生物利用率相对较低。

而作为奥美拉唑的S 异构体,埃索美拉唑属于弱碱性药物,主要通过特异性质子泵的抑制作用来发挥出抑制胃酸分泌的效果,经口服后,1 h 以内便可起效,在高酸环境的壁细胞泌酸微管中,通过聚集转化为活性的形式,对壁细胞泌酸微管中的质子泵产生抑制作用。此外,经血浆浓度与时间曲线显示,相比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的曲线下面积更大,并且其对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要明显高于奥美拉唑,并且在任何代谢者的体内,埃索美拉唑的个体变异值均非常小,因而其疗效的可预测性良好,效果相比于奥美拉唑要更为显著[6]。此外,有研究同样指出,埃索美拉唑的药物半衰期相较于奥美拉唑更长,大约延长2 h 以上,并且,相比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对胃酸有着相当的抑制效果,可更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少,患者可耐受,可促进患者康复,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7]。除此之外,埃索美拉唑有着非常突出的夜间抑酸效果,且药物靶向特异性非常明显,可充分实现靶向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溃疡复发的效果。

综上所述,相比于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有效性更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美拉唑埃索质子泵
质子泵抑制剂对反流性咽喉炎的疗效研究
某医院临床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质控效果评价
质子泵抑制剂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
埃索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片和黛力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70例
铝碳酸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