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吉奥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2021-08-14 11:40苏俊强辛积华赵欣然关明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吉奥氟尿嘧啶毒副

苏俊强 辛积华 赵欣然 关明光

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大肠癌的60%,是继胃癌、食管癌、肝癌之后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流行病学显示,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达284.6/10 万与176.3/10 万[2]。直肠癌的较高死亡率与其术后复发及转移有关。直肠癌在确诊时几乎50%已处于晚期,同时几乎50%的新诊断患者是死于复发、转移。对于复发性直肠癌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放化疗同步治疗被认为能有效提高复发性直肠癌的临床疗效。5-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替吉奥为二代氟尿嘧啶类口服药。与5-氟尿嘧啶相比,替吉奥的化疗指数提高了2 倍,而副作用却降低了14.3%~25.0%[3]。本研究旨在探讨替吉奥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复发性直肠癌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3 月~2018 年7 月本院收治的78 例复发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 例。研究组:男24 例,女15 例;年龄44~73 岁,平均年龄(55.35±9.42)岁。对照组:男23 例,女16 例;年龄43~71 岁,平均年龄(54.92±10.7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1)2500 mg/d,2 次/d,每服用2 周停药1 周,以此为1 个周期,共3 个周期。研究组口服替吉奥(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135),体表面积<1.25 m2者,40 mg/次;体表面积1.25~1.5 m2者,50 mg/次;体表面积>1.5 m2者,60 mg/次,2 次/d,每服用2 周停药1 周,以此为1 个周期,共3 个周期。同时两组均同步调强放疗:患者先行CT 断层扫描,勾画肿瘤大体靶区,以肿瘤大体靶区上下扩展1 cm,左右扩展1.5 cm,前后扩展1.5 cm,以此为计划靶区,每周1 次验证片。照射剂量要求:95%体积的计划靶区所接受处方剂量为50~54 Gy/次,共25~28 次,疗程5~6 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MMP-9 水平及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按1997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6]: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且能维持>1 个月;部分缓解:病灶最大径总和缩小≥30%,且能维持>1 个月;稳定:未达到缓解标准;进展: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20%或发生新的病灶。记录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腹泻、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膀胱炎、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MMP-9 水平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CA19-9、MMP-9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MMP-9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后血清CEA、CA19-9、MMP-9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完全缓解2 例(5.1%),部分缓解18 例(46.2%),稳定13 例(33.3%),进展6 例(15.4%);对照组完全缓解0 例(0),部分缓解12 例(30.8%),稳定14 例(35.9%),进展13 例(33.3%)。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33,P<0.05)。

2.3 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8 例(20.5%),Ⅲ~Ⅳ级骨髓抑制2 例(5.1%);Ⅰ~Ⅱ级放射性皮炎33 例(84.6%);Ⅰ~Ⅱ级腹泻7 例(17.9%);Ⅰ~Ⅱ级肝功能损伤3 例(7.7%);Ⅰ~Ⅱ级放射性膀胱炎4 例(10.3%);Ⅰ~Ⅱ级白细胞下降21 例(53.8%),Ⅲ~Ⅳ级白细胞下降1 例(2.6%);Ⅰ~Ⅱ级恶心呕吐11 例(28.2%)。对照组发生Ⅰ~Ⅱ级骨髓抑制11 例(28.2%),Ⅲ~Ⅳ级骨髓抑制1 例(2.6%);Ⅰ~Ⅱ级放射性皮炎30 例(76.9%);Ⅰ~Ⅱ级腹泻13 例(33.3%);Ⅰ~Ⅱ级肝功能损伤5 例(12.8%);Ⅰ~Ⅱ级放射性膀胱炎1 例(2.6%);Ⅰ~Ⅱ级白细胞下降24 例(61.5%);Ⅰ~Ⅱ级恶心呕吐15 例(38.5%)。两组骨髓抑制、放射性皮炎、腹泻、肝功能损伤、放射性膀胱炎、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肿瘤复发再手术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治愈率达20%~30%,5 年生存率达9%~39%,但由于再次手术创伤、较多的并发症以及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并不高,所以并不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化疗与放疗成为了复发肿瘤患者的首选,且同步放化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化疗或放疗。国内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对晚期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有效率达到94.1%,而单纯放疗仅为71.4%[4]。国外学者指出,同步放化疗不仅可提高局部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还可提高复发病灶的肿瘤根治性切除率[5]。

5-氟尿嘧啶被认为是消化道肿瘤的核心抗癌药,研究表明,5-氟尿嘧啶可将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从6 个月延长至14 个月[6]。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已推荐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为局部晚期胰腺癌同步放化疗的标准药物,这虽尚未见于复发性直肠癌,但目前基本也多主张用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作为晚期或复发性直肠癌的一线化疗药物。不过5-氟尿嘧啶需静脉给药,需持续泵入44 h,使用不方便。替吉奥是新一代氟尿嘧啶类口服药物,是替加氟、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钾三种成分的复合制剂,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口服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替加氟是5-氟尿嘧啶的前体药,可在体内转化成5-氟尿嘧啶,不过氢嘧啶脱氢酶可使5-氟尿嘧啶分解代谢,从而导致5-氟尿嘧啶的浓度降低,因而通过吉美嘧啶对5-氟尿嘧啶分解代谢的拮抗作用可使5-氟尿嘧啶的浓度长时间地维持在较高水平。5-氟尿嘧啶的磷酸化是其消化道副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奥替拉西则可阻断这个过程,发挥消化道黏膜保护作用。因此,替加氟具有良好抗癌活性的同时还能减少消化道毒副反应。

CEA 为目前广泛应用的肿瘤相关抗原,几乎90%的CEA 都由大肠癌产生,血清CEA 水平升高预测着预后不良,定期监测CEA 有助于评估疗效及监测复发与转移。CA19-9 被认为是转移性结肠癌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MMP-9 在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指导肿瘤治疗及评估预后均有帮助。

综上所述,复发性直肠癌采取替吉奥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可获得更满意的效果,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猜你喜欢
吉奥氟尿嘧啶毒副
莫瑞吉奥·卡特兰:愿你在此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用氟尿嘧啶注射液联合蔷薇红核植物抑菌液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对氟尿嘧啶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替吉奥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单药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临床疗效观察
替吉奥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仙茅多糖对氟尿嘧啶增效减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