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的疗效分析

2021-08-14 11:40梁雪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宫颈炎亚群干扰素

梁雪丽

宫颈炎在临床上属于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育龄期女性群体。引起宫颈炎发生的因素较多,例如性生活过早、过度清洁阴部、人工流产等,疾病发生后患者可表现出下腹部疼痛、外阴瘙痒、阴道粘脓性分泌物增多等一系列临床症状[1]。HPV 作为一种形状类似于球状直径约为52~55 mm 的DNA 病毒,当人体感染后可引起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殖,从而诱发宫颈炎、宫颈癌等多种疾病[2]。目前,临床上针对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常用物理、药物等疗法,为探讨不同方法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诊治的70 例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使用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该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诊治的70 例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23 岁,最大54 岁,平均年龄(37.82±5.69)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3 年,平均病程(2.34±0.81)年。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24 岁,最大53 岁,平均年龄(37.84±5.71)岁;病程最短4 个月,最长3 年,平均病程(2.31±0.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订同意书;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宫颈炎相关的诊断标准,并经阴道镜检查确诊[3];③经HPV-DNA 检查确诊为HPV 感染;④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⑤无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研究者;②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③伴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者;④伴有内生殖器、外生殖器炎症急性期或是亚急性期者;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者、早期宫颈癌者;⑥存在沟通障碍、精神障碍与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冷冻治疗,治疗前先根据患者的病变程度、大小以及宫颈旧裂等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冷冻头浸泡消毒,充分暴露宫颈。对宫颈阴道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分泌物擦拭干净,再将冷冻头适度加压紧贴至宫颈处,冷冻时间为1~3 min,冻品应大于病灶2~3 mm 左右,自然复温时间大约为3~5 min。使用2 次冷冻融,慢速升温,第一次冷冻融后患者宫颈表面出现水样或是黏液样分泌物,则需用棉签擦拭,使宫颈面保持干燥,然后再进行2 次治疗。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阴道视野清晰,冷冻头切勿与患者的阴道壁接触,阴道壁松弛者可以使用木质宫颈刮板分隔阴道壁、宫颈。观察组采用冷冻联合干扰素(北京瑞得合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07)治疗,冷冻治疗1 次,且经期干净后3 d 给予患者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将药物塞入阴道穹窿,80 万IU/次,连续治疗10 d,共治疗3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定标准:经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糜烂面全部消除,且经宫颈检查结果显示平滑,HPV 全部转阴,为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糜烂面与治疗前比较,范围减小≥50%,HPV 未全部转阴,为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糜烂面消除不明显,但病变从颗粒型转变至单纯性,或是从乳突型转变至颗粒型,HPV 部分转阴,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3.2 炎症因子与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液3 ml 作为标本,用3000 r/min 的速度离心10 min 后,取上层血清检测炎症因子,包括IL-1、IL-6、TNF-α 水平,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采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

1.3.2 疾病复发率 随访两组患者治疗6 个月后的疾病复发情况,并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痊愈20 例(57.14%)、好转8 例(22.86%)、有效5 例(14.29%)、无效2 例(5.71%),总有效率为94.29%(33/35);对照组治疗痊愈14 例(40.00%)、好转5 例(14.29%)、有效7 例(20.00%)、无效9 例(25.71%),总有效率为74.29%(26/3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22<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与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L-1、IL-6、TNF-α 与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IL-6、TNF-α 及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因子与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表2 两组炎症因子与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11.43%(4/35),对照组为31.43%(11/3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17<0.05)。

3 讨论

宫颈炎为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炎症性疾病之一,可分为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目前,宫颈炎的发生随着女性性生活年龄的降低,导致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并趋于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炎患者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将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诱发阴道出血、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存在癌变风险,从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宫颈炎与HPV 感染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因此,治疗HPV 感染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6]。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淑红[7]的研究中,将56 例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8 例)与观察组(28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冷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0%(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①冷冻法属于物理疗法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制冷剂迅速降低温度,然后将冷冻探头与患者的宫颈接触,使其局部血液不再循环,从而导致糜烂、坏死组织脱落,最后修复创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②干扰素作为治疗HPV 感染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属于低分子量抗病毒药物,其不仅能削弱HPVE6、E7 基因的活性表达,还能与HPV 靶向细胞受体进行结合,从而促使Caski 细胞基因凋亡,具有增强修复组织细胞再生功能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宫颈糜烂愈合。由此证明,采用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同时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IL-1、IL-6、TNF-α 及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效果,能够帮助T 细胞识别病毒感染细胞,进行定向杀灭HPV 病毒,可降低对患者宫颈上皮组织细胞造成的损伤[8]。本研究中,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干扰素经患者的阴道给药,可以直接作用病变区域表面,当药物被阴道黏膜吸收后,则能在宫颈组织深部发挥药效,有助于同步增加局部抗病毒蛋白活性、数量,从而对持续性入侵、破坏宫颈组织的病毒进行破坏,促使病变组织修复、再生。冷冻法则是利用短时间低温方式阻碍病灶血液循环,使病灶组织坏死、糜烂,最终从而促使病灶组织脱落。当患者创面组织经过系统修复后即可愈合,最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此证明,对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采用冷冻联合干扰素的方式治疗后可发挥出协同作用,内外同治,有利于提高清除病灶组织的效果[9-12]。

综上所述,采用冷冻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炎合并HPV 感染患者能获得较好疗效,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与T 淋巴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还可降低其复发率,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宫颈炎亚群干扰素
Ⅰ型干扰素抗HIV作用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紫草素对慢性宫颈炎大鼠模型中免疫因子的干预作用
利普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探析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雾化吸入γ干扰素对免疫低下肺炎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中药辅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17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