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2021-08-14 11:40李萌戚虹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4期
关键词:龙骨失眠症牡蛎

李萌 戚虹百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诱发急性心脑血管风险,其发病人群逐年增加。许多临床试验发现,高血压是导致失眠的原因之一,许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会出现失眠症状,其发生几率占总数的60%以上[1]。而且,失眠也同样影响了患者的血压,有关临床试验结果证实,失眠会刺激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依赖型舒张因子,增加血管压力负荷,加重机体的水钠潴留,不但导致高血压发生,而且还增加了高血压的控制难度[2,3]。高血压和失眠症的关系是相互干扰、互为病因。现阶段,西医治疗方法只能对各病单独对症治疗,而中医学考虑,两病的病因相近,其病机相似,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对其进行综合治疗可达到相对理想的效果。本文通过此次试验,采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症,其效果明显,患者的血压控制较理想,安全性较好,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1 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中医科治疗的56 例高血压伴失眠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 例。治疗组男15 例,女13 例;年龄52~76 岁,平均年龄(66.9±5.2)岁;高血压病程2~20 年,平均高血压病程(10.4±3.7)年;失眠症病程0.5~11.0 年,平均失眠症病程(7.2±3.3)年。对照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50~75 岁,平均年龄(63.4±4.7)岁;高血压病程3~17 年,平均高血压病程(11.6±3.2)年;失眠症病程0.6~13.0 年,平均失眠症病程(7.4±2.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阴阳两虚型的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6》[4]制定的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2017 年发布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制定的诊断标准,评估失眠症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关于高血压、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和症候诊断;②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未参与其他的试验研究。排除标准:①因急性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等导致的继发性失眠;②因精神障碍或焦虑心情导致的失眠;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④使用精神类药物的患者;⑤因某些药物导致的失眠,或出现高血压之前就已经患有失眠症。

1.2 方法 根据所有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及特征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控制血压,并坚持每日测量血压2 次。对照组常规降压基础上给予氯硝西泮片(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4)治疗,2 mg,睡前1 次口服。治疗组在常规降压基础上给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基本方:桂枝6 g,白芍10 g,生姜3 g,大枣10 g,甘草3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酸枣仁10 g,柏子仁10 g,夜交藤15 g,合欢皮10 g,法半夏6 g,夏枯草10 g;若心神不宁,加珍珠母25 g;梦多加远志15 g;烦热不眠、急躁易怒加栀子15 g,柴胡15 g,牡丹皮15 g;心悸胸闷加瓜蒌12 g,薤白l4 g,郁金20 g。以上中药均来自于本院中药房,按正规方法炮制,1 剂/d,水煎至300 ml(医院统一煎服),分2 次早晚服。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按时规律进餐,避免烟酒、浓茶、咖啡。两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采取PSQI 评分评估,以此判定临床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痊愈:所有不适表现彻底消失,疗效指数≥85%;显效:所有不适表现彻底消失,疗效指数45%~85%;有效:所有不适表现较前减轻,疗效指数25%~44%;无效:所有不适表现没有减轻,甚至进一步恶化,疗效指数<25%。临床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数×100%。②血压控制情况,通过《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6》[4]中介绍的测量血压的方式,经医务人员手动测量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每次操作两遍,操作相差30 min,计算其平均血压。③根据PSQI 测量患者的失眠程度。PSQI 一共包括18 个项目,主要选项有自我感觉的好坏、状态进入时间、持续时间、深睡眠次数、入睡困难、使用镇静药及白天活动能力。所有项目计0~3 分,总共0~21 分,其总数较高的患者提示其睡眠较困难;总数0~5 分提示睡眠很好;总数6~10 分提示睡眠较好;总数≥10 分提示睡眠很差。④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不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治疗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1 mm Hg=0.133 kPa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其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值。长年持续高血压极易导致相关靶器官受损,导致各种并发症发生,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而失眠则是较多见的一类症状。有关试验证实[6,7],高血压和失眠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高血压能引发失眠,而失眠也影响血压平稳,造成恶性循环。国内外关于高血压为何会引起失眠的研究,学者考虑是高血压的多个病因,同样对睡眠神经系统产生明显的干扰,例如交感神经活动、前列腺素含量下降、中枢神经递质水平增加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睡眠的水平。中医学将高血压归属于“眩晕”“头痛”的疾病范围,而绝大部分高血压属于阴阳两虚的证型,而失眠主要是因为情志异常、饮食不节导致的痰火内生,耗伤阴液,阴不敛阳,而致阳虚,故最终阴阳两虚。而西医治疗主要还是分病治疗,控制血压和调节睡眠不能综合考虑,而且长期用药可出现大量的不良反应,而且药物之间互相影响,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中医学的优势是通过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观点出发,结合实际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综合分析,各脏腑整体调节,其治疗效果明显。作者根据大量病例观察证实,高血压伴失眠症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是阴阳两虚,而标实是痰、火等病邪,患者因生活不节、年老体衰,导致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致使阴阳俱损,虚火上炎,而且痰郁久而化火,上扰心神,而出现失眠。所以,要通过滋阴补阳、清热祛痰、安神定志为治疗原则,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控制血压,调节睡眠。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原方出自《金匮要略》,作者在此基础上加味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法半夏、夏枯草,可滋阴补阳,敛阳入阴[8]。方中桂枝、甘草温补阳气;芍药、大枣滋阴生津;姜枣和中补气;生龙骨、生牡蛎有敛阳入阴,宁心安神;酸枣仁、柏子仁养血补肝;夜交藤、合欢皮安神定志;法半夏、夏枯草清热泻火;诸药合用可共奏滋阴补阳、清热祛痰、安神定志之功[9]。现代药理学试验证实,桂枝拥有明显的镇痛镇静效果,动物实验发现能减少小鼠的运动量,加强巴比妥类药物的效果,而加入龙骨、牡蛎后形成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可增加镇静功能。

综上所述,使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症,其效果明显,同时还有辅助降压的作用,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龙骨失眠症牡蛎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架龙骨
一种建筑钢结构龙骨连接结构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识别真假龙骨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