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灌缝施工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2021-08-14 13:03
智能城市 2021年14期
关键词:灌缝槽口杂物

阎 雯

(甘肃省平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崇信公路段,甘肃平凉 744000)

1 路面灌缝施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要求

1.1 灌缝技术的优势

通过应用灌缝技术开展路面修补工作,能够提升整体路面的耐久性,降低养护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和压力。在具体施工时应用灌缝施工技术,降低施工问题的出现概率,避免对公路工程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在灌缝技术的帮助下,路面外观难以受到影响。在传统修补技术应用过程中,受施工人员个人因素影响,修补裂缝时易出现不均匀的长条,不利于公路美观度的提升[1]。

1.2 施工要求

在开展路面裂缝处治前,应提前开展养护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充分掌握灌缝施工的具体技术要点。施工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灌缝施工要求开展,提前规划有效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监督工作。各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根据路面裂缝的实际情况,安排后续的施工内容,为操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2 公路路面裂缝的常见类型和原因

2.1 载荷裂缝

由载荷裂缝表现形式中可知,主要以横向裂缝为主、纵向裂缝为辅,横向裂缝面积较大。横向裂缝主要受公路路面行车方向影响,裂缝位置处于路面中心位置,该裂缝具有明显的垂直形状特点。针对部分情况可能存在裂缝现象和道路行驶方向保持一致,路面都出现裂缝问题,影响过路行车安全,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纵向裂缝是受过路行车荷载压力过大导致的裂缝,受时间影响,实际压力长时间高于路面荷载力时出现网状结构、相互交错的裂缝,一般达到100 m以上,呈路面向四周扩散的现象,严重影响过路行车安全。现阶段,常存在超载现象,给路面增加更大压力,由于路面无法承受,路基向下的拉应力逐渐提升,最终出现路面裂缝问题。路面横向裂缝如图1所示。

图1 路面横向裂缝

2.2 沉陷裂缝

出现沉陷裂缝的原因主要是公路路基不稳定,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较常见。路面路基沉陷问题出现之,会导致公路原有内部结构受到破坏,影响其内部结构稳定性,引发断裂或沉降现象,最终演变为裂缝问题。分析养护工作可知,路基出现沉降问题,公路路面裂缝现象无法避免。引发路基沉降的因素较多,如路基回填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存在问题、回填压实度与相关标准不符等。从实际研究结果中可知,受地表径流冲刷及地震等因素影响,公路内部结构不稳定,增加路面沉陷裂缝的出现概率。

3 公路路面裂缝的影响及最佳修补时间

(1)路面裂缝问题影响过路行车安全,相关部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路面修复,待修复完成后应做好养护工作,加大施工成本。

(2)裂缝的出现减少了公路的施工时间,对公路养护单位造成较大影响。例如路面出现裂缝问题后,路面径流沿裂缝渗入道路内部,影响整体稳定性,长时间可能导致路基出现坍塌。若高速公路上出现裂缝问题,因高速公路过路形成一般速度较快,出现裂缝问题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相关人员发现道路出现裂缝现象时,需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部分道路修护人员存在消极的工作态度,希望快速将道路修补工作完成,导致未制定相关修护方案进行施工,最终造成后期裂缝问题仍然频繁出现,应在最短时间内制定修补方案。

在路面裂缝处理方面,应选择合适的天气进行道路修补作业,避免在高温或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施工,空气温度过高时,会增加灌封胶凝固时间,降低灌封施工效率,影响道路修补质量。周围空气过于寒冷,灌封胶的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导致其不能与路面良好黏合。根据以往经验可知,5月是道路裂缝修补的最佳施工日期,此时温度适宜,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灌封胶的性能,提高道路工程质量。

4 路面灌缝施工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具体应用

4.1 前期准备工作

实际公路路面灌缝施工操作时,养护施工人员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灌缝施工技术能够顺利开展,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

(1)养护技术人员应根据调查的路面裂缝具体情况,明确具体的裂缝类型以及裂缝出现的实际原因,制定最佳的灌缝施工处置方案,将灌缝质量干扰因素全部排除,保证灌缝施工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2)检查设备的性能情况,尤其是开槽机和灌缝机,保证其在工作中能够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应对路面专用灌封胶材料质量进行查看。

(3)开展灌封胶的预热处理操作,保证灌封胶余热温度能够让灌封胶在施工时温度处于180~200 ℃范围内,将灌封胶的最佳性能呈现出来,提升主体灌缝施工效果。灌封胶预热温度需要达到194 ℃以上,不能高于200 ℃,避免对灌缝胶性能产生影响。

(4)施工人员在执行施工任务前,应做好道路封闭管理工作,具体可以根据公路的车流量和宽度进行设计,在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灌封胶预留足够的凝固时间[2]。

4.2 开槽施工

施工人员应根据实际设计方案情况,保证开槽尺寸和深度与相关要求相符。灌缝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槽口最小宽度不能低于1.5 cm,最大宽度限制在2 cm,最小深度不能低于2 cm,最高深度为2.5 cm,避免对周围路面造成损害。如果遇到特殊的裂缝情况,可以应用二次切割形式进行开槽操作。

4.3 槽口处理措施

施工人员进行开槽施工时,除了会遇到碎石外,还会出现各种灰尘等杂物,增加施工人员灌封施工的难度,施工人员进行灌封胶施工前,应及时将表面的杂物以及灰尘处理干净,确保灌封胶与路面更好融合,提高道路修补质量。

实际开槽时,易出现灰尘和碎石等杂物,对灌缝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杂物没有得到有效清理,灌封胶注入后会影响灌封胶和道路地面之间的融合效果。

开槽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应做好槽口杂物清理工作,保证槽口内部的干净整洁。先利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体积较大的碎石、杂物清理,再利用吹风机吹尘清理,保证槽口清洁度。如果槽口内部杂物较多,人们需要开展二次清理工作,确保槽口中没有任何杂物残留。灌封胶注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槽口进行预热处理,保证灌注胶和公路路面之间的黏合效果。

4.4 灌缝施工

为了更好地维护灌缝质量,施工人员在灌缝操作前,需要开展详细检查,尤其是在槽口清洁度以及干燥度方面,应对灌封胶预热温度进行查验,保证预热温度在193 ℃。在实际灌封胶灌注时,对于速度和流量的控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保证灌缝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灌缝过程在槽内出现气泡问题。

施工人员为了控制灌缝施工质量,通常会采取两次灌缝施工。第一次的灌封胶放入数量一般为开槽深度的一半,第二次灌胶终点为灌封胶溢出一部分,是维护裂缝处理效果的常见手段之一。灌封胶灌注操作结束后,施工人员应保证灌封胶将路面裂缝完全填筑,形成保护层,维护灌缝施工的整体效果。

灌缝施工如图2所示。

图2 灌缝施工

4.5 养护工作的开展

灌缝施工操作全部结束后,需要经过15 min后才能够正常通车,保证灌封胶有足够的凝固时间,避免车辆经过导致灌封胶损耗,具体通车时间应根据天气情况以及路面温度确定。为了提升养护效果,工作人员可以在灌缝施工位置铺设一层中砂或者是细砂,保障养护工作的效果。

灌缝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灌缝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路面裂缝问题会对道路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在公路使用过程中,随使用时间延长,公路路面会出现破损变形等问题。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养护部门应及时开展相应的养护维修工作,延长公路的使用时间。分析实际养护工作中可知,路面灌缝技术较常见,能够有效补救路面裂缝问题。

猜你喜欢
灌缝槽口杂物
杂物电梯门锁常见型式及检验中存在的问题
TPO灌缝沥青研制与路用性能考察
成品轮胎杂物缺陷的解决措施
箱梁预制负弯矩槽口施工改进技术研究
带槽口缺陷的圆钢管短柱轴压性能试验
一体式顶杂物盒设计策略
热熔型路面灌缝材料的制备研究
杂物窒息
槽口宽度对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
浅谈公路沥青路面灌缝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