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8-15 10:26张凯宁潘秋燕孙嘉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绝经期病程综合征

张凯宁,潘秋燕,孙嘉敏

(清远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清远 511515)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并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多在45~55 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自主神经失调症状,常伴有性功能减退、假性心绞痛及骨质疏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围绝经期妇女体内雌激素水平往往较低,情绪障碍尤为显著,故调整好患者心态,对帮助其顺利度过围绝经期临床意义重大。相关研究[2-3]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 例进行随机分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80 例。纳入标准: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诊断标准[4];病程超过3 个月;伴烦躁、易怒、焦虑、多疑等不良情绪;具有一定文化,可自主完成问卷调查表;无严重精神障碍、严重自杀倾向;依从性好且配合度高。排除标准:合并心血管、肝、肾系统疾病者;癫痫及药物依赖者;存在沟通障碍及语言障碍者;合并卵巢功能早衰等疾病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3~54 岁,平均年龄(48.12±3.53)岁;病程4~9 个月,平均病程(5.61±2.71)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41~53 岁,平均年龄(47.24±3.21)岁;病程5~8 个月,平均病程(5.28±2.36)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借助问卷调查、沟通等方式收集患者对围绝经期的认知情况并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教育方案。采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册及知识卡片、建立“围绝经期管理交流群” 等方式,讲解围绝经期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正确认知该生理过程,纠正一些传统的错误观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指导患者如何缓解过度的不良情绪,并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②饮食与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饮食应清淡,以富含钙、铁、维生素等的食物为主,饮食定时定量,减少饮食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指导患者适当增加运动,可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转移对疾病的关注,通过运动可改善大脑细胞的代谢,有效改善失眠、烦躁、易怒、焦虑、多疑等精神症状,缓解不良情绪。③用药指导:伴有睡眠障碍和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口服谷维素和阿普唑仑,缺乏户外活动的患者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④心理干预:a.疏导情绪: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换位思考体贴患者,倾听、尊重并关爱患者,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信心,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b.家庭支持:医护人员做好患者家属对围绝经期的认知宣教工作,让家属参与治疗过程,与患者和谐相处,在生活中要给患者更多关怀、理解与尊重。c.移情易性:由于围绝经期患者容易情绪低沉,对自身疾病过分关注,心理活动会增强,需要分散患者注意力。鼓励患者生活中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对生活充满热爱与激情,提高身心状态。鼓励患者制定自己想要追求的新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积极努力学习充实自我。生活中有心理压力时,及时向家属或医护人员倾诉,及时释放心中压抑情绪。积极参加娱乐活动,融入集体,分散注意力,排除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①焦虑、抑郁情绪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5]、抑郁自评量表(SDS)[5]进行评估,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的情绪越好。②生活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社会关系、生理机能、独立性及心理4 个方面,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2.2 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 <0.05。

3 讨论

由于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内分泌环境发生变化,雌激素水平下降,心理压力往往较大,约40%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躯体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极大[7]。因此,除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状态至关重要。

常规护理因其干预形式较为单一,目前已无法满足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需求。综合护理干预是由专业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的个体化、全面性及规范性的护理干预模式,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及合理性,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8]。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从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干预、用药指导及心理干预四个方面进行,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绝经期病程综合征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女性身体有了某些“变化”,可能快触碰到绝经期了
亮丙瑞林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子宫肌瘤临床研究
考前综合征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开学综合征
一毛学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