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21-08-15 10:26利洁雄蔡巧丽周志衡汤自明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性病变张口高压氧

利洁雄,蔡巧丽,周志衡,汤自明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300)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上皮组织萎缩、血管数量减少、黏膜下层胶原纤维堆积等特征,从而引起口干、进食困难、张口受限、语言功能受损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方式对该病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OSF 治疗的深入研究,相关报道[2]表明高压氧可用于OSF 的治疗,起到软化瘢痕、促使口腔黏膜恢复红润、促进血管新生等效果,可有效改善OSF 的相关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对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在该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A 组(n =20)、B 组(n =20)、C 组(n =20)。A 组男15 例,女5 例,年龄20~50 岁,平均年龄(25.1±4.6)岁;B 组男17 例,女3 例,年龄21~55 岁,平均年龄(25.2±4.7)岁;C 组男14例,女6 例,年龄21~52 岁,平均年龄(25.2±4.5)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病变仅累及颊部与翼颌韧带区;经告知后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经我院相关医学部门准许。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及严重鼻旁窦炎者;合并其他黏膜病或系统性疾病者;精神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交流者;哺乳或妊娠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A 组接受每周2 次的高压氧舱高压氧治疗(氧压值:2.0 ATA,100 min/次),持续8 周。B 组接受复方丹参丸(国药准字:Z20 010132;生产厂家: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20 s)治疗[3],口服,5 丸/次,3 次/d;同时处于高压氧舱但不接受高压氧治疗。C 组则结合两种治疗方式持续8 周。同时,所有患者均在其家属的监督和医生的不定期电话随访中要求绝对戒除咀嚼槟榔的嗜好,并坚持每天进行开口训练。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口腔灼烧感。①治疗效果评定:显效:患者口腔僵硬、灼痛、纤维条索等相关症状基本消失,口腔黏膜颜色恢复正常,质地无改变或变粗糙,张口度改善>30 mm;有效:进食刺激性食物时仍有黏膜疼痛感,黏膜质地变硬,纤维条索部分消失,片状苍白色改变,张口度改善20~30 mm;无效:相关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口腔黏膜质地变硬,张口度改善<20 mm。②由同一操作者使用游标卡尺测量3 次最大开口度(上下前牙切缘间距)后取平均值记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口腔烧灼感进行评估,以10 cm 直线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表示正常口腔黏膜感觉和无法忍受的口腔黏膜灼痛感,由患者自行划线打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A 组和B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C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口腔灼烧感比较

治疗后,C 组患者的最大开口度显著大于A 组、B 组,口腔灼烧感VAS 评分显著低于A 组、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口腔灼烧感VAS 评分比较()

表2 三组治疗前后的最大开口度、口腔灼烧感VAS 评分比较()

注:与A 组和B 组治疗后比较,*P <0.05。

3 讨论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OSF)是一种纤维化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4-5]表明OSF 发病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等因素有关,目前公认为长期咀嚼槟榔干果是OSF发病的主要因素,其癌变率在1.19%~7.6%之间。

传统的治疗OSF 的方法主要有黏膜下层激素注射(包括γ-干扰素黏膜下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注射等)以及手术治疗(对严重病例可选用黏膜切开、切断纤维条索以改善张口度)。黏膜下药物注射治疗需要的时间较长,注射时产生的疼痛感使患者耐受度降低,治疗依从性不高;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复发率高[6-7]。以上传统方法治疗OSF 的效果均不理想。复方丹参丸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高压氧治疗是指患者位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中吸入100%纯氧的治疗过程。有研究[8]表明,高压氧用于OSF 的治疗可提高黏膜血氧含量,改善局部缺血缺氧,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临床疗效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辅助治疗的C 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的A 组、B 组(P <0.05),治疗后的最大开口度显著大于A 组、B组,口腔灼烧感VAS 评分显著低于A 组、B 组(P <0.05)。

综上所述,高压氧辅助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能够改善患者张口受限、进食灼痛感等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性病变张口高压氧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价值对比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探讨螺旋CT 和磁共振(MRI)在肝脏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仰天大笑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