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2021-08-15 10:26徐娜郭慧芳徐国君蔡丽莎王琪邱丹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8期
关键词:心肌病出院住院

徐娜,郭慧芳,徐国君*,蔡丽莎,王琪,邱丹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心内科,2 护理部,辽宁 大连 116600)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也是心力衰竭及心脏移植的常见病因。在我国,该病患病率为13 例/10 万人~84 例/10 万人,10 年存活率为22%,病程可长达10 年以上,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极大[1]。因此,除给予患者及时治疗外,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意义。个性化护理作为 “以患者为中心” 的护理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2]、高血压脑出血[3]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中,但鲜有将其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远期预后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和再住院率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6 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相关诊断标准[4];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Ⅱ~Ⅳ级;③出院后1 年内无死亡,且接受随访。排除标准:①心率小于55 次/min,血压小于90/60 mm Hg;②支气管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③无起搏保护的Ⅱ度及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④合并全身重要器官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 =28)和观察组(n =28)。对照组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30~70 岁,平均年龄(48±16.2)岁;心功能分级:Ⅱ级6 例,Ⅲ级10 例,Ⅳ级12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10 例;年龄31~70 岁,平均年龄(47.6±15.4)岁;心功能分级:Ⅱ级5 例,Ⅲ级9 例,Ⅳ级14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均给予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防治并发症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和疾病特点为其提供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A)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系统评估,若患者出现焦虑或/和抑郁情绪,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者抗焦虑抑郁药物外,还需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B)系统健康教育:①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详细评估患者病情、既往病史、经济收入、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睡眠情况等;②群体讲座:安排主治医生及责任护士定期举办DCM 讲座,主要内容包括:DCM 的具体病因、病理变化、治疗及护理常规,病情评估和护理的方法,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清淡饮食和适当运动的意义等。(C)家庭支持:与患者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宣教DCM 疾病相关知识,并倾听患者家属在护理上的难处和困惑,纠正用药、治疗等方面的误区。(D)延续性护理:建立健康咨询档案和微信群,并在患者出院后,由护士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每季度家庭随访一次,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意识、心理和用药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随时接受患者和家属的咨询,给予相应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①根据方积乾译版SF-36 量表并结合DCM 的特点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生存质量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满意情况四个维度,Cronbach'α 系数为0.90,重测效度为0.994。两组患者在研究者指导下分别于入院第1 d 和出院后1 年接受生存质量问卷调查。②记录两组出院后1 年内因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疾病再住院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存质量评分入院1 d,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综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1 年,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再住院率出院后1 年内,观察组的再住院率为10.71%(3/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9,P =0.027)。

3 讨论

DCM 病因至今尚未明确,目前临床多选用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相关研究[5]表明,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基于循证医学指导的健康教育可进一步提高DCM 合并HF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1 年,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及综合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 年内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提示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较常规专科护理干预在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方面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如下: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常规专科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其护理需要,个性化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尊重患者的个性,站在患者的立场,尽量满足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需求。首先,该护理模式根据患者自身的特点和具体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过程,使患者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提高生存质量及远期疗效,预防终点事件的发生。其次,通过讲座、微信平台、健康宣教材料等形式向患者传授疾病相关知识,即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发展的护理知识,使患者自觉控制诱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如呼吸道感染、过度体力劳动、情绪不稳、饮食不合理、不正确服药等),并提高患者对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监测、运动疗法、自我保健和管理等知识的认知。扩张型心肌病属于慢性疾病,护理工作延续至院外,家属承担起一定的护理职责,护士与家属保持联系,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做好院外服药指导,让患者意识到科学、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研究[6]指出,感染诱发心衰加重是导致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避免患者进入人流量大的地区,切断感染途径十分必要;另外患者家属需参与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协助患者做好诊疗计划,自发为患者着想,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延缓患者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持续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

猜你喜欢
心肌病出院住院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踏莎行 住院感作